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胡顺东  杨广智  徐增林  范学锋 《武当》2006,(12):I0004-I0004
10月18日,香港武当学院养生训练基地揭牌仪式在武当国术馆举行。武当山特区管委会主任李发平,香港特别行政区议员、武当养生之旅代表团团长吴锦津为香港武当学院养生训练基地揭牌。来自香港的28名武当养生之旅代表团成员及武当山特区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揭牌仪式。该基地的成立,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挖掘武当武术养生资源,探索道教养生对武当武术形成与发展的影响,使武当武术更好地为全民健身服务,使武当武术养生文化进一步在世界传播,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文章认为道教思想从“重人贵生”、“天人合一”、“神形相依”、“阴阳辩证”、“内修外行”这五个方面对武当武术的产生与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武当武术从诞生之日起就从未脱离养生作用。  相似文献   

3.
柯超 《武当》2012,(10):3
2012年9月15日,太和医院·武当丹道养生专家论坛暨武当太极十三势挖掘整理研讨会在武当山举行,包括国家武管中心社会部副主任刘普雷,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熊继宁,美国道教养生学者康仕学,武汉体院教授江百龙、雷斌,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郑勤在内的65名武当丹道养生专家和太极养生专家参加大会。大会由太和医院主办,太和医院院长、党委书记罗杰致欢迎词。江百龙教授担任论坛主席。丹道养生和武当太极十三势是中华悠久养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十堰市和武当山特区重点发展的项目,深受海内外广大养生爱好者的喜爱,近些年,随着武当丹道养生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丹道养生已逐渐由封闭走向开放,进入大众社会,积极地服务着大众健康。研讨会上专家们进行了精彩的演讲和互动,还重点研讨了武当太极十三势的源流、挖掘整理武当太极十三势的基本原则、武当太极十三势的  相似文献   

4.
袁康就 《武当》2005,(10):29-32
当我们提到武当拳术,一定会想像它是一种以柔为主、且柔中寓刚的武术。这个观念的产生,之所谓“养生为本技击为末”,但此说法并非准确,取而代之的应是“养生与技击二而一、一而二,它既养生又技击、既技击又养生”。这个说法的立论依据,是来自老子思想的“橐龠效应”。武当拳的养生与技击功能,既是手段又是目的很多人抱有一种观念是,能够以技击伤人的功夫,都不与养  相似文献   

5.
随着老龄人口的逐渐增多,老年人的健康成为社会关注的新问题。根据武当太极拳的养生特点,针对老年人的心理、生理状况,提出武当太极拳适合老年人养生。  相似文献   

6.
简化武当拳养生原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化武当拳一经问世,即得到武术爱好者和广大群众的喜爱,人们在练习的同时,更想进一步了解简化武当拳的养生原理。本文就简化武当拳养生思想基础;养生的核心;阴阳变化;天人合一四个方面加以探索。认为《简化武当拳》修炼的最终目的是追求人体内的阴阳相对平衡和人体与自然或宇宙这两个相应的大小系统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武当道教武术养生方法进行了系统地分析,提出武当道教武术主要是通过精神修养、呼吸修炼、形体锻炼这三种途径来达到健身、养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杨群力 《武当》2003,(1):26-28
一、武当武术养生特点 (1)武当武术养生的思想基础是重视今生武当武术是以道家思想为核心。而道教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重人贵生”是道教的精义。道教对人生是  相似文献   

9.
吴志勇 《湖北体育科技》2013,(9):757-758,845
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和专家访谈等方法研究得出,武当武术旅游资源的开发应突出武当武术养生文化的核心地位,加大武当武术文化的多方位促销活动,打造具有武当武术旅游特色的旅游产品等对策。  相似文献   

10.
《武当》2013,(5):20-20
由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武当杂志社主办的网上社区“武当论坛”已全线升级开放,论坛分设“武当咨询”、“武坛时弊“、”养生验方”、“武坛光影”等几大版块,欢迎广大武友积极参与网上互动交流。  相似文献   

11.
朱道琼 《武当》2014,(8):55-56
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创办《武当》三十年间,挖掘整理出大量武当武术拳法套路,推荐出大批传人、掌门人,彰显了这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谛及养生文化底蕴。可谓群英荟萃,拳法璀璨。一时间,武当武术传遍了大江南北,五洲四海。  相似文献   

12.
武当太乙五行拳具有独特的修身、健身、防身理论和效果,受到广大武术爱好者喜爱,并以其特有的魅力走向世界。本文通过对武当太乙五行拳的健身功效、养生功效、防身功效进行阐述,体现了武当太乙五行拳是武当道门养身秘籍,是难得的内家拳法。  相似文献   

13.
冯开春  张玫 《武当》2013,(6):I0002-I0003
4月23至25日,武当道家养生文化与书画艺术研讨会在武当山成功举行。中国书画家协会常务副主席陈敬国,民建中央副主席、原全国政协常委王少阶,原湖北省政协副主席、武当道家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杨斌庆,湖北中华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国家一级编导、武当道家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吴健华,十堰市政协副主席、湖北武当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14.
倪元海 《武当》2014,(4):4-4
武当山今年将启动五龙宫景区项目群、武当新天地客运新站、西武高铁、武当太极文化产业园、健力宝饮用水生产综合体、武当影视基地、太极养生谷、武当山码头集散中心建设及汉十高速武当山互通、太极大道、武当山火车站改造等十大工程。  相似文献   

15.
刘伟 《武当》2007,(1):51-51
为弘扬武当武术,推广中老年养生,更进一步地普及全民健身,由丹江口市文体局,丹江口市武术协会主办,由武当剑英国术馆承办的武当太乙五行拳培训班,于2006年11月6日隆重开班。  相似文献   

16.
刘伟 《武当》2009,(10):43-43
2009年8月24日上午,浙江常山武协一行15人由协会主席杨金香老师带队来到了武当山,参加了由武当杂志社组织的武当道家养生武术四日游活动。  相似文献   

17.
《武当》2012,(10):4
研武求道养生趋吉真功实技明师亲传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武当杂志社主办第一期武当武术大讲坛培训班已于5月23日在武当山下的丹江口市成功举办,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在武术界引起了一定反响。应广大武友的强烈要求,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武当杂志社决定举办第二期武当武术大讲坛培训班。武当武术大讲坛旨在为广大武友和武术明师提供一个更加宽广的教学交流平台,最大限度地增强互动性和融合性。本期大讲坛培训班除了常规的教学模式外,将特别推荐优秀学员加入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并颁发会员证。学习结束后,将取得由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武当杂志社和各  相似文献   

18.
王玮 《武当》2005,(9):13-14
一武当赵堡太极拳是源于元明时期武当道家张三丰真人的太极内丹养生修持文化体系,后流传河南温县赵堡,经过四百余年,历代热爱太极拳知识的赵堡传人身练体悟,不断实践与总结,继承发展到今天,形成一套地道传统的,能动、能行、能用的,具有卫生、养生作用并可防身的内外兼修功法。武当赵堡太极拳契合传统天人合一的太极思想,历代修炼者从认识阴阳契入修炼本质,以现实的  相似文献   

19.
《武当》2012,(1):2
为了调动各方资源服务广大读者,为武当武友寻找明师学真技,进而促进武当内家拳法及相关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光大,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武当杂志社决定举办武当武术大讲坛。大讲坛将分批次邀请武当内家拳法、道家内丹养生、武当中医药及周易预测等方面的专家开坛授课。讲坛形式以讲座、训练辅导与研讨、考察实践相结合,学员可以专修、兼修或旁听,也可以根据学员不同功底等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力争运用最佳的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在有限的单位时间内取  相似文献   

20.
《武当》2013,(4):3
习武趋吉快乐养生真功实技明师亲传2012年,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武当杂志社先后成功举办了两期武当武术大讲坛,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在武术界引起了一定反响。应广大武友的强烈要求,经研究决定举办第三期武当武术大讲坛。武当武术大讲坛旨在为广大武友和武术明师提供一个更加宽广的教学交流平台,最大限度地增强互动性和融合性。本期大讲坛除了常规的教学模式外,将特别推荐优秀学员加入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并颁发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