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贾母论     
伟大的作家,他的不朽创作之中,有些是属于自觉的,有些连作家本人也叹为鬼斧神工之笔的那些章节,倒可能是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化所形成的智慧密码,在作家脑海中的闪电般的爆裂。  相似文献   

2.
中国烹饪之道高成鸢英国李约瑟先生论证,15世纪后中国文化才失去世界领先的地位。这是由于中国的三大发明使西方崛起,后来居上。孙中山先生断言:"我国近代文明之进化,事事皆落人后,惟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他还预言中餐将成为"世界人类之师...  相似文献   

3.
郑慧生 《寻根》2009,(5):22-27
从猿到人 人类是从古猿人进化过来的。这一认识最早出现于西方。但在古老的中国汉字结构中,早巳透露出了这一信息。商代甲骨卜辞里有“高祖夔”,他是商民族最早的祖先。夔的写法:  相似文献   

4.
国家日新之时,社会进化之机,自古皆然。处在山坳上的中国,积淀了一个世纪的伟力,崛然而起,经济在飞速进展。文化赋予我们的价值启蒙,无境不在。巨人之醒,原于文化之明辨。承载着深重的历史之任,带着横溢的朝气和深沉的美学心态,国家文化部常务副部长、作家高占祥,以其超然的艺术锐气,数年来,勤政又勤笔。因而,当他制定、实施文化战略时,可谓:事上千秋史,心中百万兵。积多年的文艺经验和艺术思辩,使他明晰地感到:“在翻新的世界里,人们不仅需要针砭时弊、宏论滔滔的政治演说家,更需要像把握经济机遇一样把握文化机遇的艺…  相似文献   

5.
我自3岁起就随父母看京戏,受益匪浅。首先是了解了一些历史知识,开始滋生热爱祖国,敬佩伟人之情。幼小时我就爱京剧脸谱,懂得了红脸是忠臣,粉白脸是奸佞,黑脸的是包青天。“黑老包”有三日铡,连阎王爷手下的判官河私,包公都敢对他开铡。于是便崇拜包老爷,敬佩他铁面无  相似文献   

6.
正龚自珍是中国古代与近代之交经世致用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同时也是中国近代维新思潮的重要先驱。作为一位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起过开风气作用的著名思想家,他不仅具有引人注目的政治、经济思想,而且也具有丰富的文化思想。他有关黄帝、炎帝及炎黄文化的论述,就是他文化思想的一项重要内容。一、对炎黄为"民族始祖"的体认龚自珍明确认为,生活于中华大地上的人们,  相似文献   

7.
单滨新 《寻根》2013,(1):99-105
电影自1896年由法国传人中国以来,一直起着独特的教育、认知、审美、娱乐等作用。著名教育家、中国近代美育奠基人蔡元培(1868~1940年)对电影情有独钟,利用电影开启民智,为中国电影发展作出了鲜为人知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1925年,张伯简编纂了《社会进化简史》一书,给毛泽东同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毛泽东同志说:"这是一本人民需要的书,革命需要的书"。1926年,毛泽东同志在广州筹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时,聘请张伯简为教员。同时他编纂的《社会进化简史》,被列为"授课以外之理论"的十种读物之一,发给学员学习。  相似文献   

9.
陈抟先天易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安岳县历史文化史研究会陈抟和李真果学会陈抟(871~989),字图南,五代末初著名道教学者。西蜀崇龛(今安岳县龙台镇龙酉观音寺)人。他"淹通三教"之学,"发易道之秘、开理学之先",对中华历史文化作出过重大贡献。在...  相似文献   

10.
爱德华·帕尔默·汤普森是一位享有世界声誉的历史学家,与艾瑞克·霍布斯鲍姆同为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派的领军人物。他坚持运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研究英国18到19世纪的大众文化,开新社会史学研究之先河,被视为“文化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乃至“20世纪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  相似文献   

11.
趙園 《中国文化》2012,(2):158-171
本篇所考察的,是见之於士大夫记述的明清之际的婚姻状况。开於这一时期庶民的婚姻状况,小说较之士人文集,更便於取样。而士人的婚姻状况,仍不能不以士人的记述为主要依据。由今天的眼光看,两性关系,士夫未必较庶民“开放”;  相似文献   

12.
至相寺在国际佛教文化交流中占有特殊地位,尤其是与新罗僧人的关系更加密切。在隋末唐初,新罗百济以及高句丽之来华者,多致力于华严经之研究。新罗慈藏法师曾居于终南山云际寺精研律学,然而他游于五台山,五台山相传为文殊道场,贤首宗之名山。盖慈藏之来已谓慕华严之...  相似文献   

13.
勇明 《世界文化》2007,(2):47-47
迈克·巴克特——一个严厉的中年男子,开大客车已经20多年,不过,不是普通的大客车。迈克开的是专车——“大篷车”,运送摇滚乐队巡回演出。当然他对摇滚乐队有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杨慎没有专门的易学著作,但有大量的讨论易学的考论性文字。杨慎祖父杨春始治《易》,于是受业者相继,取科第不绝。其父杨廷和深于《易》,杨慎自己也以《易》中试。此外,在杨春教授之外,杨慎另得福建乡进士魏浚易学之传。他之所以不注《易》,乃以经传言性命之详,不愿屋下架屋,而以刊谬正误为意,认为此亦关系至理。杨慎易学以明象为先务,对《周易》字辞音义多有考订,多有独到之见,颇能启人之思,但又时有穿凿附会。他辨疑宋代易图,实开清辨易图之先声。他考订《易》韵读,创新古音学,在音韵学上承上启下,贡献良多,开清初顾炎武《易音》之先。杨慎伪作《古文参同契》,又创商瞿为蜀人之伪说,影响甚大。在易学义理方面,杨慎也有独得之见,如其性情不离之说即得力于易学。杨慎易学开蜀学之新风,在全国易学史上也有重要影响,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新舞蹈艺术先驱吴晓邦、在中国新舞蹈艺术的道路上荜路蓝缕,以一生卓有成效的辛勤实践,亲手点燃了中国新舞蹈艺术的火种。吴晓邦于1906年12月18日出生于江苏省太仓县,1916年迁居苏州,后进入由美国人开办的东吴大学附中。1929年春,他东渡日本进入早稻田大学深造。在这里,他曾看过一个叫做《群鬼》的舞蹈,内心为之强烈震动,他决心用舞蹈去播种人类的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带着一本《邓肯自传》,他踏上了归程。回国后,吴晓邦先后三次在上海举办了“晓邦舞蹈作品发表会”,演出了他创作的《送葬》、《傀儡》、《小丑》、《…  相似文献   

16.
李怡 《华夏文化》2005,(4):38-40
杭州西湖风景秀丽,妩媚多姿,千百年来赢得了历代文人墨客的青睐,他们流连于其风姿倩影之中,产生“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的无限缱绻之情,竞相以诗文画作加以赞颂,留下了众多传世佳作,从而使美丽的西湖更平添了几许诤隋画意。在以西湖为创作对象的画家群体中,南宋画院画家开时代之先,尤以“南宋四大家”为代表,即李唐、刘松年、马远、夏琏四人。  相似文献   

17.
故事描述的是越南河内一个家庭的故事。大姐苏及其丈夫库开了一家咖啡店。库的职业是摄影师,经常出差在外,他们有个可爱的儿子。二姐寒和其作家丈夫金过着美满的生活,寒刚刚怀了孕,金的第一本小说也即将问世。三弟海还是个不知名的小演员,在剧组里跑龙套,他和四妹琳住在一起。琳在大姐的咖啡店里帮工。借聚会之机,三姐妹私下里议论着一个叫谭的男人,似乎母亲生前和他有过一段情缘。而三姐妹看似平静的生活外表下也隐藏着各自的隐私。  相似文献   

18.
阿保 《滇中文化》2000,(3):58-64
剃头匠自诺走村窜寨剃头,若无头可剃时便就地画一道圈,当街舞刀弄枪以引人,只听“唰唰”、“嗖嗖”地响,但见寒光似雨点穿梭,身影如鹰隼盘旋.十分精采。更令人赞叹的是其飞刀雕花之技。在一丈之外挂块白布,从囊中取出雪亮的三寸飞刀若干,口中念道:“着、着……”一把把飞刀便出手,射向白布,不到三口烟功夫便有一朵由刀组成的山茶花镶嵌于白布之上。观者喝采声大作,有人向其扔银钱铜币,他  相似文献   

19.
《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人之历史》和《科学史教篇》等文章是鲁迅1907年所作,属于他的早期作品。当时鲁迅以平和的态度对中西文化进行了考察。针对要打破人类诞生的各种神话,还人以自然面目,为人类平等做理论上的铺垫,鲁迅撰写了《人之历史》,叙述了西方关于人类进化的科学发现。为了打开国人在科学领域的视野,  相似文献   

20.
诸葛亮的七条用人之道一是"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向他提出矛盾的观点,看他的辩别能力。二是"穿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同他反复辩论一个问题,看他的辩才和机智应变的能力。三是"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请他出谋划策,看他审时度势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四是"告之以难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