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江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独具特点,源远流长。文章阐述了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现状,分析了抢救保护原则,提出了抢救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蒙古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基,而草原生态旅游的兴起为保护和传承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一种新的视野。近年来学术界对草原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传统旅游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关注比较多,对草原生态旅游和蒙古族非遗保护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很少,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当今世界范围内一个广受关注的新课题。齐齐哈尔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有着非常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把握生命原则、创新原则、整体原则、人本原则和教育原则。  相似文献   

4.
肃北蒙古人的先民大约从18世纪60年代起就陆续进入了今天的肃北地区。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他们借鉴吸收了周围诸多民族的文化元素,不断适应新的社会文化环境,形成了自己独具风格的文化特征。为了进一步认识扣了解肃北蒙古人文化在社会转型中的现状尤其是宗教文化的现状,笔者对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进行过扎实的田野调查。经调查发现当今肃北蒙古人社会生活中大量残存古老萨满教信仰习俗。并部分习俗与现令的佛教信仰交融为一体;除此肃北蒙古人佛教信仰的独具特色之处是其僧俗不分现象;另外如今肃北蒙古人信仰出现了多样化扣弱势化趋势便构成了他们宗教信仰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凝结了一个民族的智慧、情感、想象力、创造力,凝结着这个民族的传统价值观。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是为了保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更为重要的方面是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推动文化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江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从  相似文献   

6.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值得珍视的宝贵财富,是文化人权原则的重要内容,是人类生态环境权的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最有成效的必然是法律手段。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的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长期保护等制度,以期促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健康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值得珍视的宝贵财富,是文化人权原则的重要内容,是人类生态环境权的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最有效的手段是法律。通过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的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长期保护等制度,以期促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健康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各国政府为主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持续已近十年了了,在学者的广泛参与下.它已从政治层面转向了学术层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践、传统学科的发展革新和学者的安身立命等需求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学科化,即依据传统学科体系的视阈分层、对象分化和条件分用的规律和原则,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类型为学科骨架和形象,以代际传承的精神文化现象为研究对象,建立独立、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9.
"活态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顺利实施的关键。"活态保护"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间三个部分组成一个动态的文化场,在这个场中进行着疏通传承渠道、存留文化空间和延续文化时间的工作,以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活态保护"具有的再创造性的确认、核心价值的确立和当代文化建设系统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三个关键点。"活态保护"必须贯穿回归生活文化,表达个性特征,突出多样性,展示创造力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0.
邱艳 《华章》2010,(3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它是地域文化和精神的重要承载,彰显了文化的独特性、丰富性与多元性.本文对"万载开口傩"的历史发展做了初步的探求.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社会的进程中,传统的黑衣壮化受到了现代明的严重冲击,方方面面都发生了改变,许多传统化形式面临着失传的命运。如何在发展中实现保护,在保护中进行开发,成为了黑衣壮人、研究、政府以及商业人士共同关注的问题。在黑衣壮化保护与开发的理论建构上,研究们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认为:化需要在活的历史潮流中取得发展。传统化的内涵是化发展的基础和源泉,任何脱离传统的化发展都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难以有长久生命力。因此,黑衣壮化须以开发为途径,以保护为目的,以培养黑衣壮本民族的民族自觉意识为根本,协调社会各方面力量,群策群力,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文化缺乏"理性"特征,特别是以科学主义为标志的工具理性。因此,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必须以接纳和吸收现代性的工具理性主义之精神为向度。把倡导工具理性作为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科学和技术在中国的兴起奠定文化氛围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遵循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综合创新的基本原则。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资源,积极探索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策略与路径。  相似文献   

14.
古村落民居保护与开发的产权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社会的进步,许多传统古村落正在迅速消失,代之而起的是现代建筑。伴随着古村落的消失,许多古老的传统文化、民族习俗也在消退。为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古村落被列为国家文物加以保护,并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文物可以划分为文物实体和文物形态,利用产权经济学的相关原理,分析传统古村落民居的产权现状,及由此所引起的保护与开发的无效率性,可以给古村落民居的保护与开发提供合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土家族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其悠久的历史和多元的传统文化,渗透在民族发展的各个方面。传统文化资源是长阳县深层次开发旅游业的重点,必须正确认识保护土家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开发的关系,遵循文化、社会、经济、环保全方位统筹兼顾的开发原则,确立以饮食文化、民俗节日、民间艺术及宗教文化为特色的旅游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6.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生态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特质,既在于对人类历史文明的积淀,更在于它是未来文明的母体,孕育着未来文明的基因。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和多样性充分地展现了“和而不同”的各种文化的生态统一。正是这些多样丰富的文化,成就了各自的文明进程,并共同造就了当代的世界文明。因此,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认定和宣布不仅在于唤起人们对文化的抢救和保护意识,更重要的在于唤起人们的文化生态意识,从而进一步促进人类文化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西部开发中,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少数民族传统工艺文化也不例外。以我国西北地区而言,怎样保护和利用少数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源,既是一个重要的学术问题,又是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保护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源涉及的问题很多,本文主要探讨青海互助土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源的现状、开发及其利弊、保护。  相似文献   

18.
贵州独竹漂具有表演性和竞技性两大显著特征.现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等形式阐述贵州独竹漂当前的生存状态和发展中的瓶颈问题,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立足点,根据贵州独竹漂具有的表演性和竞技性两大特征,提出对其进行持续性保护要遵循原真性、生态性原则,建议通过民俗旅游、竞赛、教育等多种路径促进其广泛传播、传承和发展,走以大众化为主,竞技化为辅的发展路线,增强其生命力,丰富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库,为民族文化增添色彩.  相似文献   

19.
面对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外来文化的入侵,我国具有农耕色彩的传统体育文化受到严重冲击甚至消亡,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为传统体育文化带来了生机。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处理好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做到通过动态的保护促进传统体育在保持原本面目的情况下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对外战略是指国家在对外交往中以增进国家利益为核心的各种政策、策略和原则。国内外学术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文化因素在对外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文化价值观可以引导国家利益的建构和追求方向,同时它本身也是构成国家利益的重要内容。中国和平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中国在对外战略中提倡什么样的价值观。在这方面,中国战略文化传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泛道德主义取向、和合思维、“天人合一”的整体宇宙观、“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以及诚信博爱是中国战略文化传统的核心。这些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不仅有利于增进中国的国家利益,有利于回应和化解当代世界的各种冲突与矛盾,而且有助于形成全球共同体意识、实现国际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