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诉诸权威"及其"谬误"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威可分为"学术"方面和"行政领导"方面.只有以权威取代事实与逻辑,才是谬误学上所说的"诉诸权威的谬误".诉诸权威谬误的相关问题包括以权威人的话为真理、正确处理合理与真假问题、诉诸不相干权威、滥用权威、迷信权威等.辩证地看,权威具有相对性、多元性、可变性等.因此,我们不要误信假权威而要接受真权威.  相似文献   

2.
权威是教育中的重要因素。对于“权威”概念的正确认知有重要的教育学意义。文章分别从权威的“分寸感”、权威的本质、权威的张力空间三个维度阐释了“权威与权威主义”、“权威与责任感”“权威与自由”这三组概念。并进而得出权威这一因素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消解说”是关于教师权威问题的一种尚欠明确和欠系统性的认识,其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如:“消解”之含义不清,对于权威与民主、自由的关系认识不全面等。正确看待教师权威消解状况,最重要的是要弄清楚教师权威存在的基础及其具体表现。事实上,教师权威的实际运行基础并无本质性的改变,“消解”也并非一种根本性的变化,消解论者所指的教师权威消解实质上只是指其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的负面消解影响及表现,故不全面。  相似文献   

4.
维护教师正当的权威是营造全社会尊师氛围,发挥教师专业行动力的重要举措。但教师权威在现代社会受到挑战,需要对其正当性进行辩护。已有的“分类的辩护”通过对不同教师权威进行分类和对比,来阐述教师权威的正当性问题,既内生着逻辑矛盾,也可能带来教师权威的消解。学校教育不能完全等同于公共领域,教师权威的力量根源在于“天然的不平等”,它具有丰富的伦理意涵,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而并非纯粹的制度性安排。从“教育逻辑”出发,教师权威的正当性可划分为向善性和有限性两个维度,前者是教师权威的规范正当,是其正当性“质的规定性”;后者是教师权威的经验正当,是其正当性“量的规定性”。教师权威不同于教师权力,以往对教师权威的“正当性质疑”并未将两者有效区分开来,所谓教师的“不正当权威”实质是滥用的教师权力。  相似文献   

5.
论校长权威     
校长权威包括制度权威、道德权威、智慧权威和人格权威.作为专业领域中的领导者,校长不仅要善于了解和使用制度权威,更要追求与自身素养密切相关的道德权威、智慧权威和人格权威.“正当”与“公正”在校长的制度权威中处于核心的地位;智慧权威是校长职业素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尚的道德支撑校长成为师生信服的楷模;优秀的人格特质是校长魅力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6.
研究生导师权威是导师在导学交往中使研究生产生内在信任、服从效应的一种教育影响力。在权威接受理论视域下,这种教育影响力主要是由作为实施主体的导师和作为接受主体的研究生双向参与,共同建构而成。审视研究生教育实践,导师权威具有稳定的运行机制,并且其影响会因应“合理接受”“失度接受”以及“接受缺位”等情境差异而分化出不同的作用结果。解决导师权威影响分化问题的路径在于:通过夯实权威接受的供给基础,引领权威的内涵式生长并将其控制在合理限度之内,调适其压迫效应,使其在积极对接导学交往情境中发挥应然的正向功能。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当前的法治语境下 ,似乎只有司法具备权威 ,而仲裁则长期出于没有权威无人重视的境地。实际上这是对司法和仲裁误读的结果。相反 ,作为一种古老的纠纷解决机制 ,仲裁也需要权威 ,权威同样是仲裁的生命。我国目前仲裁不兴的根本原因在于仲裁权威的不足。  相似文献   

8.
网络时代信息总量的剧增、资源获取机会的均等和网络多元“三观”的激荡使“两课”教师传统性的“制度权威”、“信息权威”、“专业权威”和“感召权威”面临解构,而教育意识的现代转换则是重塑“两课”教师权威的根本途径。主要包括:权威获得意识:由“先赋性制度权威”向“自致性魅力权威”转换;教育使命意识:由“继承式纯粹说服性”教育向“创新式注重引导性”教育转换;教师功能意识:由“筛选并传递信息”向“整合并导航信息”转换;师生关系意识:由“师倨生恭”向“师生协作”转换。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教师权威的合法性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权威是教师所拥有的一种合法性权利,其合法性的基础在于国家、俗民社会以及学生的认可。国家通过法律法规以及公共舆论表达其意志,形成教师的制度权威;俗民社会经由文化传达“尊师”思想,使教师具有一定的象征性权威;学生的向师心理以及对知识的推崇,使教师的个人权威得以形成。  相似文献   

10.
数智技术冲击着传统教育范式,打破了传统“知识壁垒”,师生情感被虚拟空间隔离,教师的外在权威、知识权威和感召权威均受到一定程度的消解,亟需寻找新的支撑点。雅斯贝尔斯系统阐述了教育权威观,为我们思考数智时代教师权威提供了依据:数智时代需要教师“适度强权”规约学生自由、克服“技术局限”引导学生学习、“生命示范”培育学生精神。数智时代下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重构教师权威:明确惩戒规则和各级制度,重塑角色,重拾信心;明确学生本位,打造人机协同高质量课堂;明确育人理念,体认技术伦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  相似文献   

11.
政治权威现代化与政治稳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治权威现代化是政治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现代政治权威与传统政治权威的区别在于它的统一性、政党性、有限制性、有始有终性、对政治权威的有选择性和自愿认同性等.政治权威制度的发展成熟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政治权威与政治稳定的关系表现出不同的情形.现代化建设需要政治权威,没有政治权威,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现代化都是不可能的,只有实现政治权威的现代化、制度化、平民化的要求,政治权威与政治稳定才能真正获得一致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学术权力:中国语义、价值根据与实现路径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学术权力是大学权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术权力的价值根据在于:“学术本位”的回归,“学术自由”的保障,“学术权利”的落实,“学术管理”的柔化;应通过学术权力的制度化、学术机构的学术化、学术组织的社团化等路径,落实和实施学术权力。  相似文献   

13.
学校自其产生之日起一直被人们推崇为知识的殿堂、培育人才的场所,并因此而享有"至高无上"的教育权威地位。然而,在科技迅猛发展、社会日益进步的今天,学校的教育权威却受到了来自理论领域和社会实践领域等多方面的冲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此,学校教育要从理念和操作这两个方面努力增强自身的感召权威,谋求制度性权威与感召权威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4.
合并大学校区分馆的定位和管理分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合并大学校区分馆的定位主导其建设发展的方向。专业分馆和功能分馆是目前校区分馆的主要定位形态。不同的定位意味着分馆在文献资源、馆员队伍等诸多建设方面的差异。管理者要善于利用权力的“统分”去调节总馆与校区分馆在不同时期的管理关系。在分馆的发展期,要强调管理分权,用“分权”来开启分馆的各项管理职能,用扩大“自主权”来激活分馆的潜在活力。分馆馆长负责制是管理分权的一种可行和现实的方式。  相似文献   

15.
This article interrogates a key feature of anarchist education; focusing on a problem with implications not only for anarchist conceptions of education, but for anarchist philosophy and practice more broadly. The problem is this: if anarchism consists in the principled opposition to all forms of coercive authority, then how is this to be reconciled with situations where justice demands the use of coercion in order to protect some particular good? It seems that anarchist educators are forced to deny coercive authority in principle, whilst at the same time affirming it in practice. This is the paradox of pedagogical authority in anarchist education. Coercive authority is simultaneously impossible and indispensable. Exploring this paradox through a reading of Jacques Derrida’s later work, and, in particular, his conception of justice as requiring openness to the singular situation, I argue that in exercising their authority anarchist educators encounter the aporetic moment in anarchism, experiencing what Derrida calls ‘the ordeal of the undecidable’. Understood this way, the paradox becomes less an indication of anarchism’s limitations than it does its value. For it is here that the problem of pedagogical authority is treated with the gravity that all questions of justice deserve.  相似文献   

16.
大学惩戒权与学生受教育权的冲突与平衡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年来不断涌现的学生诉高校不当处分案,反映了大学惩戒权与学生受教育权的现实冲突正在加深。如何实现二利益的平衡,已成为当前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本以两的现实冲突立足,一方面探讨了我国大学惩戒权的内涵和作为大学自治手段存在的合理性;另一方面指出学生受教育权作为一项宪法权利的重要性和不可侵犯性。在此基础上,章针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状况和教育法律制度的实际情况,参照台湾及国外立法经验,指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1)必须从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加强我国高等教育立法,使大学惩戒权的行使接受法律的限制。(2)设立畅通的行政救济与司法救济渠道,以保障学生受教育权的充分实现。  相似文献   

17.
论教学过程中教师权威的消解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教师权威作为一种客观存在,自有其某种"合理性".然而,在现时代教师权威正面临着消解的境地.文章从为何消解、消解什么、消解之内在依据和消解之实践基础四个方面对传统教学过程中的教师权威消解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教师权威问题一直是个敏感话题。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人们开始对长期以来教师权威所起的作用表示疑问,不少人提出“去权威”。但是他们却忽视了新课改下为什么传统教育中的教师权威还会挥之不去。在某种程度上教师有些时候只能被逼使用权威,而且在现代教育中很多情况下还是少不了教师权威的作用,教师权威还是有它存在的合理性。但是我们也不能盲目地崇拜传统教育中的教师权威,应该重构新教育理念下的理性的教师权威。  相似文献   

19.
作为科层制组织的学校,管理者权威是不可或缺的。以工具理性而言,管理者权威可以通过指令和物质诱因为主的管理方式,依赖规章制度、物质刺激等"显性模式"获得;但从价值理性的角度看,作为社会专业性组织的学校管理者权威,应当以促成教职工认同管理者秉承的办学理念为目标,建立双方合作—激励关系为指向,通过价值观念、教育理念和工作方式等认同的"隐性模式"来构建。  相似文献   

20.
周恩来是毛泽东的主要助手,有客观存在的史实,有胜于雄辩的依据,更有权威的历史结论.因此,那种认为"突出周恩来,置刘少奇、朱德于何地"的悖论是不能成立的,不仅作为"主要助手"说的悖论不能成立,而且作为"毛周体制"说的悖论也不能成立."主要助手"说侧重于周恩来的历史定位;"毛周体制"说侧重于毛周关系,它从"领导体制"、"运行机制"的角度揭示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属性,它为周恩来历史定位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