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蓁 《声屏世界》2006,(4):46-47
最近几年,观众对电视文艺晚会节目的不满声、抱怨声渐渐增多,普遍认为电视晚会节目同质化、模式化,新作不多、新人不多。这主要是创作人员缺乏深入生活,缺乏创作的源泉,从而未能有效地对晚会节目的内涵作深度的挖掘。如何使电视文艺晚会的节目具有思想性、可看性、艺术性,关键是看电视文艺工作者是否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做到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只有做到“三贴近、三深入”,电视文艺节目才有生命力,才有鲜明的时代性。电视文艺作品,是否做到“三贴近、三深入”,有三个问题需要电视工作者重视。1、注重受众主体的审…  相似文献   

2.
涂涓 《采.写.编》2023,(12):114-116
河南卫视不走寻常路,发扬中原传统文化优势,频出大招,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晚会节目,令人耳目一新,让亿万电视观众为之痴迷,给其他省级卫视树立了一个节目丰碑,这种文化创新节目因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别开生面的节目形式、大屏小屏联动、演员非凡的努力与演绎、打造“中国节日”大IP及全网参与的生产模式,将节目类型推上了一个新高峰,在如今满是真人秀节目、综艺节目的银屏世界,不啻于一股清风。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在新的发展阶段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阳光文化”成立伊始,就提出以“内容为核心、两条腿走路”的发展战略,希望用卫星电视和宽频收费电视网络相结合来发展历史文化的主题内容。创办一两年后,由于种种原因,原计划两条腿走路,其实一直是一条瘸腿在走路。导致出现巨大的资金黑洞。  相似文献   

5.
杨翠伟 《传媒》2023,(24):64-66+68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五个方面着力:传统文化大众化,“飞入寻常百姓家”;传统文化产业化,激发发展动力活力;传统文化数字化,提升数字产业内涵;传统文化平台化,实现资源合作共享;传统文化媒体化,扩大受众群体覆盖面。“五化”从发展定位、发展动力、方法创新、表现形式、传播手段促进传统文化“两创”。  相似文献   

6.
陈蓓 《新闻前哨》2007,(6):66-67
基层台,是指我国现行的中央、省、市、县(县级市)“四级办台”中的县(县级市)广播电台、电视台。作为最基层的一级宣传单位,基层台主要优势在于其区域化、地方性的特点。基层电视台晚会节目则因其不可改变的局限性和强烈的地区性而呈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晚会节目通常是自编自导、自娱自乐,穿插着本地方言、俚语,发散着本地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更有“贴近性”;  相似文献   

7.
广东在国内外都是以中国的一个“经济大省”的形象出现的,但近来全省上下议论较多的是广东如何打造“文化大省”。新年以来,“经济大省”如何成为“文化大省”,成了广东决策层和文化界谋划今后工作的一个重点。广东已经意识到文化是经济发展深厚的底蕴、持久的动力,建设“文化大省”作为发展战略写进了政府新的工作报告。发达的经济与不和谐的文化广东以二十多年改革开放的经济积淀,成为国内的“经济大省”。广东一省的经济实力大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以上,2002年全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超过十万亿元,广东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万一千多…  相似文献   

8.
报纸“体育新闻娱乐化趋势”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传本 《新闻界》2005,(3):101-101,98
纵观近十几年来报纸文体新闻的发展和变化,“娱乐化”的趋势已显而易见,只不过,“文化新闻”的这一趋势更为明显。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各报对文化新闻的报道,均直接放在“文化新闻”专版或“文化新闻”栏目中,但到了90年代中期前后,许多报纸、特别是都市类的报纸,已把这样的专版或专栏改名为“娱乐新闻”。老牌的都市晚报,诸如《北京晚报》则在文化新闻的报道上同时用“娱乐新闻”和“文化新闻”两种版栏统之。这种外在形式上的变化已足以看到“文化新闻”娱乐化的趋势,本文主要探讨“体育新闻”的娱乐化问题,  相似文献   

9.
董凯云 《视听纵横》2006,(2):110-110
一般情况下,播音员的工作就是把编辑完成的稿件进行再度播音创作,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只要吐字清晰、语言规范、表达正确,播音员的工作就算完成了。但是在大多数的县级台,由于台小人少,人员编制、节目安排等原因,需要的是一人身兼多职、一人多能、一专多能,“万精油”式的人才,各项业务都能拿得起干得上。这样,台里的播音员自然成了业务的多面手。一名播音员可以是新闻主播,又是晚会节目主持人,既是广播主持人,又兼电视播音员,同时涉及采、写、编、摄等各项新闻业务。在这样特定的条件下,县级台播音员需潜心学习,日积月累、处变不惊、灵活应对。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播音员的“多面性”。  相似文献   

10.
坚持“真”与“善”的统一重构现代东方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作为其核心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在整个东方世界有着广泛、深远、巨大的影响,是东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泛道德主义,其基本特征是特别重视“善”,而对于“真”则缺乏必要的关注。这一特征无论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然观──认识论上,还是在对“真”与“善”的关系及态度乃至对人生目标的理解和追求上都不难发现。哲学上这种片面追求“善”而忽视“真”的倾向,严重影响了中华民族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从而不仅阻碍了科学技术在中国近代的进步,而且也使我们不能很好地把握社会运动和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11.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昆明,先后提出“规划立市”、“生态立市”,但对一个城市的整体发展而言,“文化立市”是保障城市进入良性发展的基石。“文化立市”.即用先进文化培育人、塑造人,丰富人们的精神内涵.提升人们的文化精神,使广大市民拥有良好的精神风貌、振奋的精神状态、高尚的道德情操。社区图书馆担负着传播文化知识、信息的社会职能.是城市社区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营造良好城市文化氛围和发展社区服务的重要支点。由于其具有社会公益性、服务性、知识性。社区图书馆已逐渐成为社区的文化中心、信息中心、知识中心。在社区建社区图书馆是图书馆服务社会.适应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根本目标。以提高市民的思想道德与文化科学素养为服务工作目的.是现有公共图书馆系统的一种纵向延伸和横向扩充,是现代社会及城市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图书馆适应社会发展并为城市文化建设提供服务的一个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2.
“中国”说     
1963年出土的“何(简作此字)尊”,把“中国”一词及其语义的成立推至了西周武王时期1,距今已有数千年。在这个相当长的时期里,由于汉字象形的属性及汉语的特殊本质,形态不变的“中国”一词经历了复杂的意义变化。但是,此一变化却从来就不是模糊的过程,而是一个极为精确的演变。从由东西南北四方产生的“中土”、“中土大邑”、“天下中央区域”的观念到“京师”、“王畿”的具体所指,再到指代与周天子关系密切的诸侯方国、文明程度相对发达的中原诸侯区域的意义,最后发展到文化意义的扩充,表示一种政治上的正统、文化上的发达…  相似文献   

13.
“周末版”编辑须知近年来,我国报业发展很快,有相当数量的报纸出版了“周末版”、“星期刊”、“月末版”等(以下统称“周末版”)。大部分报纸的“周末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扩大信息量、增强教育和服务功能、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有...  相似文献   

14.
沈燕萍 《声屏世界》2007,(10):57-58
新闻采访是一种思想活动,新闻舆论的文化含量和品位取决于新闻工作者的文化素养,新闻工作者的文化素养决定新闻价值的认识能力和反映能力。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书卷气”是对一个人的文化修养最完美、最直接的诠释,“书卷气”更是对一名从事新闻事业记者、编辑的肯定。作为一名工作在新闻第一线的记者要反映市井生活、人间百态,挖掘普通人的心理,折射老百姓的心路历程,在这里,书卷气和“市井气”并非一对矛盾,而是对一名新闻工作者同样重要的两个要求。  相似文献   

15.
光明日报载文批评“烟草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明日报载文批评“烟草文化”现在,许多东西都与“文化”挂钩。最近,又冒出了一种“烟文化”。光明日报6月15日第3版刊登《“烟草文化”也要“热”起来?》一文,批评目前有人提倡“烟文化”。文章讲:近日看到一则“烟文化”研讨启事。吸烟干国民健康有害,把“烟...  相似文献   

16.
说到“档案文化”,在近年来的专业报刊上可以读到不少文章,但我始终弄不懂档案与文化究竟是怎样一种关系。眼下“文化”时髦,不少人喜欢说某某是“文化”,因而,对不能免俗的“档案文化”,我心存疑虑。  相似文献   

17.
子乐 《中国编辑》2007,(2):95-95
当代文化正在经历从印刷文化到视觉文化的“视觉转向”。相对于印刷文化对读者的文化水平有基本的要求,视觉文化时代通过电子影像来传播信息,从而使得没有受过教育、不识字的社会群体也能进入文化传播的圈子。在所谓的“视觉文化”时代,“读者死了”,但是“观众”们却依然“活着”。视觉文化中的人们并不都是电子游戏和电影的被动消费者,他们依然存在着对“内容”的渴求。因此,视觉时代的职业读书人便应运而生了。同经典名著的影视作品相比,“百家讲坛”的教授们所做的工作是“替”观众们看书。通过他们深入浅出甚至“浅入浅出”的解读,满足了观众们对阅读的渴求。  相似文献   

18.
新闻标题大抵可分为娱乐性、严肃性和平述性三种类型。然而,从其产生亦至发展迄今,无论在国外还是在国内,仅就新闻标题所呈现的“娱乐性”而言,一直却未能在实践应用与理论研究领域内拥有一个确切的、原则性的限制性定义——单单是就其研读现状来说,也只是粗略且“大众化”地被人理解为新闻标题所具有的文化娱乐属性、趣味特征和文化审美内蕴而已,即强调其“娱乐性”所呈现出的“大众文化”特质和“文化审美”触角。  相似文献   

19.
在《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国家已经明确将“印刷复制业”列为“文化产业”。同样地,将数码印刷行业定位于“服务行业“也成为业内不争的事实。“文化产业”和“服务行业”的定位给我们从业者这样的一个问题如何在“血雨腥风”的价格战中立足,谋求发展,提供高增值服务、高品质产品?  相似文献   

20.
《出版参考》2007,(1S):19-19
据《新华每日电讯》报道:近日,“潜规则”成为一门“显学”,打着“潜规则”标签的书热销。有人说从这类书中学到了很多处世技巧;也有人认为,这类书的部分观点有误导公众的嫌疑。自从吴思提出“潜规则”这一概念后,“潜规则”很快成为热门词汇。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副教授漆思认为,“潜规则”走俏的背后是学习、运用“潜规则”,以求个人更好地生存、发展。这种“潜规则”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富有当代价值意义的侧面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