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玉文化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着权力、地位、财富,集人器、神器于一身,得到中国人的喜爱.丰富的玉文化在汉语词汇中的折射,形成了五光十色的"玉"族词语,丰富多彩的"玉"族词语充分体现了中国玉文化的意蕴,通过对"玉"族词语的透视分析可管窥"玉"的精神内涵,并加强对语言与文化关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贾仲明是元末明初著名的杂剧作家、戏曲史家、杂剧评论家。其创作的杂剧《玉梳记》紧紧围绕"玉梳"这一主题意象,营造相关关目,"玉梳"自身与妓女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临别赠梳象征着对美好婚姻生活的憧憬,断开玉梳寓意爱情遭遇挫折,嵌合玉梳暗喻有情人终成眷属,玉梳微显纤丝纹路寄寓"缺憾美"的人生感慨。  相似文献   

3.
元代“渎山大玉海”是我国第一件最大玉器,是琢玉工艺史上的杰出代表。最早研究“大玉海”玉质的乾隆帝释义“渎山”即“岷山”,但不产玉;周南全认为是四川之永康玉;我们自1998年首次认为是独山玉,后经亲自考察。探讨其玉质存疑、玉石原料特征、近距离肉眼观察及矿物学特征分析与对比,于2003年3月确认其玉质为独山玉。  相似文献   

4.
关汉卿和朱鼎是两个不同时代的剧作家,却同样对"玉镜台"故事进行改编,关汉卿创作了杂剧《温太真玉镜台》,朱鼎写出了传奇《玉镜台记》。前者是一部反映社会问题的婚姻爱情剧,而后者却是一部气势恢宏的英雄历史剧。文章从作品主题提炼,情节构架,人物塑造等方面对各自的创作原因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5.
郑媛 《现代语文》2007,(11):123-125
"中华悠久而古老的文明史,可谓从远古的玉石文化展开".集天地之精华,撷山川之灵气的玉,很早就引起了原始先民的注意.作为大自然的结晶,它被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伦理道德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崇玉、尚玉的思想也随着人们对玉石的了解、深化而不断发展、演变.受其影响和推动,汉语中出现了大量的含"玉"词语,反映了不同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  相似文献   

6.
中国玉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6000多年前的古人已经开始使用玉,到《诗经》时代,玉器的制造与使用已经趋于成熟,各种名目的玉在那时也已经出现。文章通过对玉的名目的梳理,厘清了各种玉器,还分析了《诗经》中“玉”物象繁多的原因,证明了当时人们重玉的主要原因是他们认为玉含有的精多。  相似文献   

7.
释“玉”     
葛力力 《文教资料》2011,(29):25-26
为了深入探讨“玉”字的起源与发展,以及“玉”族词语的文化内涵.作者从甲骨文入手.对“玉”字在纵向的字族发展与词族义的横向扩大.尤其是对词义的文化内涵做了一番探寻,对玉族词语做了一个较完整的叙述归纳.有利于人们更加广泛深入地了解词语“玉”和玉文化.  相似文献   

8.
《邢台学院学报》2019,(1):127-129
《说文解字》是一部分析字形、解释字义的书,这部书共有126个"玉"部字,分别代表不同的文化内涵。以"玉"为载体的文化贯穿了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和人们的行为规范。从《说文解字》"玉"部字解释的角度来探讨《红楼梦》人名中反映的玉文化及其文化的演变。在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对比找出这些字更深层次的含义以及词义从古到今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由于"玉"作为"字素"(构字部件)或"词素"(构词部件)具有多义性,汉语以"玉"作为范畴标志的"玉"词群在语义类别上,又可分为不同的小类,这些不同的小类是认知的产物,也是范畴化的结果。本文结合概念隐喻理论,对汉语"玉"词群进行范畴化研究,并对其意义理据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谢宜华 《语文知识》2012,(2):103-105
《说文解字》是东汉许慎所著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字典。本文通过对《说文解字·玉部》正文一百二十六字的字形、意义类别、非"玉"属字、编排原则等四方面的分析来研究此部字,概括《说文解字·玉部》字的基本面貌。  相似文献   

11.
玉石文化在我国古代生活中到处可见,且能够反映一定时期的特点。《说文解字》亦收有“玉”部字,本文把《说文》所收“玉”部字进行分类,并与先秦文献和出土遗物相参照,试图说明我国玉石文化的早期特点。  相似文献   

12.
就《红楼梦》中“宝玉”名字的意蕴,作不同意前人作出的解释,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宝”字含有“功用价值高”的含义,此字揭示了宝玉对于贾家的重要意义,也指出了宝玉被利用、被牺牲的悲剧命运,而“玉”字则评价了宝玉的人品,“玉”在中国传统化中,多用来比喻君子的道德。“玉”永远无法成为世俗人眼中的“宝贝”,这就预示了宝玉最后的悲剧结局。  相似文献   

13.
唐代是玉箸意象的繁荣鼎盛时期,唐诗中的筷箸意象不仅限于表达本义,并且稳定成为以美人泪象征闺怨的象征性意象,在闺怨诗中频繁出现。对魏晋南北朝至清代所出现的玉箸意象进行语料检索,可以明晰玉箸意象的历史发展变化,从而厘清唐诗中不同题材的玉箸意象表达的意蕴。通过分析唐代诗人对玉箸意象的书写,解读其意象艺术的演化轨迹和经验成果,可挖掘玉箸意象在边塞诗、闺怨诗、咏怀诗中所发挥的不同作用,以及由此产生的韵味无穷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玉"这一概念是如何从转喻和隐喻的角度映射到五个认知域,即财富、才能、文章、纯洁和女人。本文展示了这些目标域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联系,中国文化玉的复杂的语义网络是通过汉语使用者特定的物理和文化环境形成的。  相似文献   

15.
首先回顾了《玉篇》异体字研究概况,说明了整理宋本《玉篇》异体字的标准和方法。其次得出宋本《玉篇.示部》异体字共38组,并整理出这些异体字在《说文》等五部字书中的互见情况。最后对《玉篇.示部》异体字进行了"结构—功能"分析。  相似文献   

16.
《玉篇略》作为受到中国《玉篇》影响的系列字书《和玉篇》的其中一个代表版本,通过对其反切用字的梳理和对比,可以初步考察日本《和玉篇》与中国《玉篇》以及周边其他辞书的关系,进而从中日字书传承的角度对《和玉篇》和《玉篇》作出初步描述。  相似文献   

17.
兰州大学图书馆收藏有一部清乾隆刻本《玉厓集句》,目前本书未见有他处收藏。文章探讨了成书背景、作者身世等涉及《玉厓集句》创作的若干问题,分析了书中正文部分的内容,并阐述了本书的成就和不足。  相似文献   

18.
利用"形相似、数相同"的分析方法,对汉蔡邕遗文复原的星图与凌家滩出土的玉龟玉版上钻孔上进行比较和解读,结合河图图式,运用经典文献和考古文物成果,得出二十八宿来自凌家滩出土的玉龟玉版上钻孔的结论,并还原出二十八宿星图,证实凌家滩玉龟玉版曾流传于世,并为上古先贤们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搜集了本世纪以来《玉篇》的研究资料,分专题综述了《玉篇》研究的过去和现状,指出《玉篇》研究的成绩与不足  相似文献   

20.
王嵘 《甘肃高师学报》2009,14(3):123-125
民国至今,研究宋本《玉篇》的专著有两部,论文有十三篇,虽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学界对此项研究却缺乏总结、归纳。总体来看,宋本《玉篇》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综述:一、宋本《玉篇》校勘、版本研究;二、宋本《玉篇》音韵、文字研究;三、宋本《玉篇》研究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