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开课应是本真的课、平实的课、高效的课。当前的公开课教学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课堂表面上热热闹闹,花里胡哨,教师无法进入真实的教学状态,学生无法进入真实的学习状态。因而,有必要对公开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让公开课常态化,让常态课优质化。一、教学是双向的,要力求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和谐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中只有充分地调动学生认知、心理、情感等方面的因素,学生才能进入一种自  相似文献   

2.
<正>一、问题的呈现:内容和形式往往各执一端就教学的形式与内容来说,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困惑:在实际的历史教学中,是重形式轻内容还是轻形式重内容?现实的情况则是,大多数公开课的课堂可能更注重形式,而平时的常规课则往往更注重内容。下面笔者通过两个相关案例来进行说明。【案例1】2013年12月,一场全国性的赛课活动在我校举行,正好一位赛课教师被安排在笔者所教的班级授课。当把这个消息告诉学生们的时候,有位学生大声表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进行,代表性的课型"微型课"在各地进行得如火如荼。教师们对"微型课"的认识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微型课"体现了课改的要求,以一种新的教学形式,探索新的英语课教学方法,有效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围绕"微型课"的定义、特点、作用和备课,谈到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所注意的方面,目的使师生在"微型课"中都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4.
公开课是每一位一线教育工作者都熟悉的一种课型,在课堂上它除了有学生参与之外,还有同行、领导或专家的光临,因此公开课往往成了展示教师教学风格,传达先进教学理念,探讨科学教学方法的主要阵地和舞台。它为中青年教师的成长、成才提供了机会.  相似文献   

5.
王维华 《考试周刊》2012,(60):99-99
每个学科、每个教师每年都要开公开课,这在每年的考核中是必备的。但许多教师对公开课的看法不一而足。体育公开课与常态课的教学被有些老师视为是不相融的两种教学形式,认为公开课是给大家看的,没有实用意义,而常态课才是真正的体育课。另一些教师却认为,公开课来源于常态课却又高于常态课,是常态课的最高形式,其实公开课对常课有指导意义,而常态课是公开课的基础,二者能融合。  相似文献   

6.
刘正平 《中学教育》2004,(10):19-20
要研究课堂、改进教学就必须进行公开研讨课,但目前有很多的公开课都是一些失去诚信的课,一些作秀的课。下面一堂公开课是摘自浙江省义乌中学学生吴铭发表在《科学24小时》上的作文——今天下午,我们班上了一节怪无聊的语文课。  相似文献   

7.
目前,"公开课"和"评优课"作秀的现象依然存在,一些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过度追求外在形式的完美,追求浮华的表演,表面上课堂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实际上却效果不佳。这势必会影响课程标准的落实及课堂效率的提高。其实,一节课好不好,形式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要探寻适合学生学习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8.
如何建设高质量的小学语文教育呢?笔者以为:专题研讨活动固然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公开课的展示或研究课的示范固然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学科性的赛课活动也固然是一种有效的推进……但是,仅有这些还远远不够。我们应该把关注的目光锁定在常态课上,应该把研究的重心聚焦在常态课上。也就是说,我们要从常态课中去寻觅可借鉴、可分享的教学亮点;在常态课中去挖掘可推广、  相似文献   

9.
所谓公开课,是相对于教师日常上课而言的,是主讲教师以较严谨的教学结构、科学的教学方法、浓郁的课堂民主氛围为追求,努力体现其教学水平和风格的课堂教学,因此赢得了广大学生的普遍欢迎。一、公开课让教师的课前准备更充分,学生课堂学习目标更明确。公开课一般要接受众多教师的积极评判,主讲教师为了上好一节公开课,会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尽可能地考虑到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预设好明确的课堂教学目的、严谨的课堂结构以及要使用的教学方法。由于教师的课前准备比较充分,课堂教学目的十分明确,学生在课堂学习过  相似文献   

10.
微型课是新课程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课型,它广泛应用于教师的集体备课和各类优质课评选过程中。本文重点阐述了微型课的概念、微型课的特点及微型课的上法,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师专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公开课公开课泛指开放课堂,同事、同行、家长、领导或专家等进入课堂听课;特指有组织的、有一定规模的、有特别准备的课堂。它主要包括三种类型:示范型公开课、研究型公开课、竞赛型公开课。公开课的意义公开课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特殊意义。公开课是最好形式的课例研究,正像病例研究是名医成长的重要载体一样,课例研究也是名师成长的重要载体。首先,公开课一般都要经历说课、听课、评课这三种课例研究的基本活动方式,它比常态课的备课、上课、反思多了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等要素和活动,因此为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和教学水平提升提供…  相似文献   

12.
数学常规课就是数学日常教学昕上的课,常规课是相对于目前广泛开展的研究课、公开课、示范课、赛课等而言的,我们把后面的这些课通称为观摩课.  相似文献   

13.
“当前的‘赛课之风’成就了一批名师,耽误了一批学生”,在全国初中教育校长论坛上,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陶西平指出,当前的教学改革存在着形式主义蔓延的危险,“赛课之风”是这种危险的表现之一。现在教育界很风行“赛课”,老师们经常要上公开课,上级主管部门还要对公开课进行评比。陶西平指出,用于“赛课”的公开课是脱离教学常态的,能讲好这样一节精心准备的课,并不意味着也能讲好日常的每一节课。但是,为了评比、为了展现教学改革的成果,这种“赛课”已经成为一种风气,不少教师“靠一节课一举成名”,陶西平认为这是“造星”,不能培养出真…  相似文献   

14.
公开课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其本质仍然是一种普通课,只是以开放课堂形式呈现。有效公开课的功能有二:一是公开课的内在本质功能,即作为特殊形式普通课的教学功能;二是公开课的外在功能,即观摩、教研功能。要从公开课的内在功能和外在功能两个纬度入手来认识和实施公开课。有效且反映教育本质与规律的公开课对执教者、观摩者和学生大有裨益,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口语交际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具体生动的交际情境、交际活动的设置和开展,培养学生交际能力及口语表达的一种课型。这种课型完全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基础,所以,要想上好口语交际课,激发学生已有的经验与生活十分重要。而这次有幸观摩了几节口语交际的赛课,我从赛课教师们讲的口语交际课中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6.
以前,在笔者上中学的那个时代,教学目标好只是作为教师备课时的一个参照,一般不会出现在课堂之上。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又发生了一种现象,那就是教师习惯在导入课堂以后展示出教学目标,特别是一些公开课、展示课。展示课堂教学目标,有利于学生对课堂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让学生的课堂学习更有目标性,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掌握。  相似文献   

17.
常规优质课     
一堂好课应该是常态下的课,真正的公开课是平时教学中的每一堂课,我们的教学专家或者学校管理者们,应该随时走进教师的常规课堂,看看他们平时怎样开展教学。  相似文献   

18.
微型课是一种短时间内反映教师教学素养与技能的课堂模式。高职语文教师在微型课堂教学中利用平台优势、融入学科特点、采用有效教学方法,实现自身的业务成长。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教学的改革应该是新课改的重要方面,因为目前我们的教学主要是课堂教学,学校教育最主要的阵地就是课堂。但实践证明,尽管“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实现主体发展教育”已经提了很多年了,教师口头上也接受,但一到课堂上还是滔滔不绝地讲,学生死气沉沉地听;教师接二连三地问,学生断断续续地答;教师不断地发出指令,学生手忙脚乱地去执行。学生忙来忙去还是处在被动接受的地位。其二,要研究课堂、改进教学就必须进行公开研讨课,但目前有很多的公开课都是一些失去诚信的课,一些作秀的课。下面是摘自某学生作文中的一堂公开课的…  相似文献   

20.
"微时代"的到来,使得"微课"这一教学模式进入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微课,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教师和小学数学课堂都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微课制作中,也要注意微课制作要精心,要考虑学生特色,要认清教师和微课的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