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第二章 分子运动论内能 1 教材特点 本章共八节。第一节介绍分子运动论的初步知识。第二节气体、液体和固体的内部结构为选学内容。第三节内能提出内能的概念,讨论影响物体内能的因素。第四节做功和内能的改变,第五节热传递和内能的改变、热量,讲述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及热量的定义。第六节比热容。第七节热量的计算。第八节能量守恒定律。  相似文献   

2.
<正>人教版《文化生活》教材经过多次修改,内容观点较好地体现了党的十八大精神,结构上更趋合理,材料引用上更具有时代性和启发性,文字表述进一步规范和科学。但是,一线教师在备课和教学中仍然感到问题不少,现就教材第四单元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修订建议,和同行及专家共同探讨。一、标题表述《文化生活》第四单元部分"框"和"目"的标题表述存在着不明确、不严谨的问题。第八课第一框第三目的标题为"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喜闻乐见,从字面上看是指喜欢听、乐意看,形容很受欢迎。"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九年级全一册<内能>一节的教学中,关于"压缩空气时内能增加"实验的教学要求是:"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的一些事例;通过探究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多种方法;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做功与内能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正>一、问题背景1.教材呈现苏人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行为与后果"第三课时,以"三思而后行"作为"对自己行为负责"内容的标题,从三个角度作了说明:1.必须在行动前对行为进行选择;2.重视行为过程中的及时调控;3.集中体现在对行为后果的自省及自觉承担应负责任。应该说,教材的分析说明具有非常严密的逻辑  相似文献   

5.
<正> 人教社出版的初中《生物》九年义务教育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有很多特点。下面仅以初中《生物》第一册(上)的第四章和第五章为例,谈一点认识。 课题新颖、切实 新教材课题采用生理标题,直接阐明了生物体的生理功能与其结构的统一性。第四章标题为“有机物的制造”,第五章标题为“有机物的分解利用和水分的散失”,比旧教材标题  相似文献   

6.
周健 《中学物理》2021,(6):25-26
笔者认为教材中"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实验存在问题,现利用注射器与LED温度传感器组合的创新实验能获得更直观的效果,并分析呈现改进过程;将"对内做功""对外做功"改变物体内能进行结构化处理.  相似文献   

7.
<正>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的标题分为三级。第一级是单元标题,第二级是课标题,第三级是框标题,各级标题在学科教学中承担着各自的功能,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本文所研究的主要是第三级标题,即框标题。有的框标题直接揭示教材内容实质,如"世界的物质性""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有的框标题暗示教材内容的主旨,如"树立正确的消贽观""新时代的劳动者";有的框标题直接显示学习的意义与要求,如"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深挖框标题  相似文献   

8.
胡静  陈实 《地理教育》2009,(6):60-61
英国高中地理教材有关“城市和城市化”的内容在第八章,标题为“城市环境”;而中国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中关于“城市和城市化”的内容被安排在必修2第二章,标题为“城市与城市化”  相似文献   

9.
探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实验是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教材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第一节"动能势能机械能"中的活动实验——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一、实验用途该实验可得出物体的动能由物体的质量和速度2个因素共同决定,同时对学生进一步理解能量、动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2006年3月第3版)教科书中"物体内能的改变"一节,有两个演示实验说明做功可改变物体的内能.本人经多次实践,对这两个实验进行了一些改进,使之简单实用,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陈远 《教育文汇》2004,(5):16-17
入选到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的中学初中语文教材第五册的课文《悲壮的两小时》(以下简称《悲》)来自《读者》1995年第2期,原标题为《宇航员之死》。教材的编写者在将其编入教材的时候,对文章作了删节并改动了标题。  相似文献   

12.
高中物理教材第二册第十一章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一节中设计了两则实验:其一,用空气压缩点火仪演示,压缩气体做工内能增加,效果很好;其二,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由于没有现成的仪器,我们在教材给出的装置基础上加以改进,制作了一台教具来演示该实验,实验效果较好。1 材料设计与制作(图1)(1)密闭容器用2 mm 厚,d=12 cm,h=20 cm 铁管及等厚度铁板焊接而成,底为法兰盘加胶垫用螺母紧固密  相似文献   

13.
初中九年义务教育物理第二册,第二章第四节“做功和内能的改变”,实验2:“物体对外做功,本身的内能减小”的实验。按教材的要求用少量“水”实验效果不明显,没有明显的可  相似文献   

14.
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继热力学第零定律后,引进了“内能”及“熵”这两个物理量。从原则上讲人们至此仅借用“温度”、“内能”和“熵”这三个物理量就应该能解决所有热力学问题。因此,深刻地领会“温度”、“内能”和“熵”这些物理量是热力学这门课程教与学的关键所在。几乎所有的关于热力学和化学热力学的教材中,全有专门章节介绍“温度”、“内能”  相似文献   

15.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二章第四节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中有一实验:演示点火爆炸———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该实验设计如图1所示。在透明塑料盒的底部钻一个小孔,把电子式火花发生器的放电针管紧紧地塞进孔中,打开塑料盒盖,向盒中滴入数滴酒精,再将盒盖盖紧,然后掀动电火花发生器的按钮。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到:酒精燃烧后的燃气对外做功,燃气的内图1教材中的实验装置  相似文献   

16.
高考试卷的文学类文本阅读考察,有一类很重要的题型是对文章标题解读的考查,亦称之为"标题题型"。为提升学生应对这一题型的能力,在日常教学中,充分利用必修教材的丰富资源,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熟悉该题型的两种类型,即"标题含义题"和"标题作用题",并掌握该题型的规律,最终规范地解答问题。  相似文献   

17.
大纲版教材演示"气体膨胀做功内能减少"实验的传统方法是:放在铁架台上的倾斜大试管中有适量的水,将其塞上橡皮塞后用酒精灯在试管底部加热,开水沸腾后汽化的水蒸气膨胀,对活塞做功,试管内内能减少,温度降低,管内沸腾的水顿时停止沸腾。  相似文献   

18.
<正>基于我们的教学实践和对教材的学习研究,现对部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的修订提出不成熟的建议。一、课文标题需点睛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法治为导向,引导学生学习法律基础知识,强调法治思想、法治精神的融入和培育,"法治"是本单元的主题词。本单元的主要立意,是引领学生初步体会法治对于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增强对法治的认同感和亲近感,自觉依法办事。  相似文献   

19.
<正>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动,赋予了《文化生活》教材新的表达、新的内容、新的视角、新的思想。这在该教材第九课中表现得特别明显,不仅本课的一、二、三节标题都有改动,而且增加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内容。这是教材服务时代、服务学生成长的体现,也是思想政治课程对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教材变动了,我们的教法也要变。弄清教材变化,转变教学观念,完善教学方法,是对我们一线教师做好育人工作的基础要求。一、教材变动概述首先,关于总课题变动的解读。本课的总标题由"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一是与十八大的新提法有关。十八大提出  相似文献   

20.
更正     
本刊2013年第3期以下内容有误,予以更正:目录的第2页石亮晶论文的标题"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下校园心理剧在中职德育教学中的运用"更正为"中职生道德发展问题及对策";第11页作者署名"吕永平1徐鑫2徐华莲3"更正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