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庄枫 《教师》2010,(17)
对于学生在课堂上做出的无理举动,教师要持有"五颗心",不但要持有一颗平和心,还要持有宽容心、矫正心,进教室应带着一颗笑心,还应拥有一颗进取心.  相似文献   

2.
于漪老师说:“应创设余音缭绕的气氛,让学生带着美感下课堂,带着继续探索的心理下课堂。”一节完整的中学语文课教学,应如一篇“形散神聚”的散文,课堂结束前的几分钟,应如散文的高潮,当为精彩之笔。因此,优化课堂教学,不仅导入要扣人心弦,主旋律引人入胜,还应该终曲耐人寻味。为此,我将课堂的结尾归纳为以下十种。 1、 音乐渲染,美的升华 《我的小桃树》:让学生闭上眼睛蓄梦,并说说你的梦是什么?你的梦是什么颜色?然后放音乐《明天会更好》。在音乐声中构筑一个优美的意境,主题在美中升华。 2、 妙用诗句,画龙点睛 《驿路梨花》:用诗句“…  相似文献   

3.
"行知课堂"的推行与实践能活化语文课堂,一堂"活"的语文课,就像一篇跃动的散文,一件流光溢彩的艺术品.语文课堂教学的"活",需要灵活的教师引导,鲜活的学生思维,活跃的课堂气氛.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应带着"小问题"走进课堂,更应带着"大问题"走出课堂,走向生活。本课教学,以文本为切入点,适当地予以补充拓展,既丰富了教学的内涵、促进了学生的积累,更燃起了学生课外阅读探究的浓烈兴趣,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始终徜徉在美的情境之中。  相似文献   

5.
优秀的散文大多设有"文眼"."文眼"往往是文中最精采、最耐人寻味的地方,是反映主题思想、创作意图的关键词句.抓住了"文眼",就抓住了全文的关键,找准了理解、把握全文的突破口.因此,在散文教学中应紧扣"文眼",以它为纲把握全篇.  相似文献   

6.
引导自学法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觉进行学习,自主获取知识,自我提高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由"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转变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学生的学习行为由"带着教材走进教室"转变为"带着问题走向教师".  相似文献   

7.
散文是体验历程的产物,是纯正思考的结晶.散文之"神",散文之"魂"就是作者对于人生世相的思考,对于生存之理的探索,这就是渗透于散文形象中的"哲思".鉴赏散文独特的"哲思"美,需要开放性地理解.散文的本性是自身的独特性、自我性、思辨性、情感性的艺术整合.是散文家"人间情怀"的袒露,是散文艺术规律的体现,是散文审美意象由局限到开放的昭示.  相似文献   

8.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会计的教学工作环境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在这种大的背景下,本文根据《基础会计》课程特点、高职院校学生特点,详细阐述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基础会计"课程"课堂下"和"课堂上"教学活动设计思路和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需要进一步探索"中学历史课堂如何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历史课堂真正‘活'起来,使课堂成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笔者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和主阵地,探索一种适应素质教育的新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历史课堂"分组活动"教学法.  相似文献   

10.
"文化散文"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散文创作繁荣"的主潮现象.本文试图对"文化散文"创作思潮的特征进行理论上的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文气"说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是古代散文理论的一个中枢性的、整体性的概念.它在散文的创作过程、文本构成、作家的人格修养、艺术功力和风格等方面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文气"说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经曹丕、刘勰、韩愈、苏辙、刘大櫆等古代文论家的一系列论述,逐渐完善为一个独立的理论体系.以"气"论文,体现了古代文论整体性、普遍性、易感性观念.正是由于作家们注意到了作品中"文气"的贯注,从而使中国古代散文,尤其是议论散文具有了生命机制和艺术品质.  相似文献   

12.
陈卫东 《文教资料》2008,(35):17-19
本文从郁达夫、巴金的散文代表作入手,论述了散文写作与赏析的"情趣"和"理趣".作者认为,散文除了一般的叙事、写景、抒情之作外.还有大量蕴藉含蓄、优美隽永的、充满哲理的佳作.  相似文献   

13.
课堂观察是指研究者(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与有关辅助工具,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的一种教育研究方法.其中,自我观察法是改善教学的非常有效的途径之一,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即时观察,即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观察自己的课堂;第二种是延时观察,即"坐在自己的课堂前",带着明确的目的观察自己的课堂,研究自己的课堂,最终改善自己的教学,一般采用录像、录音的方法,通过音像的回放来观察自己的课堂.本文研究的是延时观察.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单一而固步自封的法学传统课堂教育模式日显捉襟见肘,教育方法和理念的革新迫在眉睫,"智慧微课堂"正是顺应时代需求孕育而生的一种具有开拓性的智慧教育模式.针对法学专业传统课堂教育模式的弊端,应通过开展"法学"课程群的智慧微课堂建设、"法学"课程群之智慧微课堂的系统工程开发及以"智慧微课堂"为核心兼容混合教学法特色的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等改革工作,进而构建以"智慧微课堂"为核心兼容多种教学模式的法学课程体系,以实现法学专业教育信息化.  相似文献   

15.
当代彝族散文创作虽然在许多方面取得很大进展,但是在文学观念、审美精神和文体样式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受到传统写实观念的禁锢,导致其文体样式的陈旧,缺乏现代性.彝族散文应超越"博物馆"意识,追求文体自觉,提升艺术境界和水平.  相似文献   

16.
课堂提问,虽然只是课堂教学中一个看似微小的话题.但是它却能产生巨大的作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的提问应做到"五要"、"五忌". 一、课堂提问"五要"  相似文献   

17.
顾丽媛 《江西教育》2022,(11):68-69
"限时讲授"理念下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要求教师将课堂还给学生,平衡好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限时讲授"理念为指导构建课堂,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有效开发课程资源,创设更鲜活的任务情境,让课堂简约而不简单.  相似文献   

18.
"老生代"散文是新时期散文发展中的重要现象之一,而"文革"记忆是"老生代"散文多有涉及的内容.在对这一内容的表述上,"老生代"散文家选取了两种不同的叙事态度:一种是以巴金、萧乾、季羡林为代表的讽谏立场,另一种则是以杨绛、陈白尘、孙犁为代表的宽容节制立场.不同的叙事态度产生了不同的美学风格,但因精神资源的共通性与一致性,"老生代"的"文革"多元记忆完成了彼此间的互补,共同构筑了中国知识分子群体人格精神.  相似文献   

19.
课堂,说到底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学堂".一切的教学事件都指向学生的成长,并以一定的课程要素为之奠基.放在时代教育哲学背景下审视,作为导学的手段,课堂中的"放"与"收",无疑具有深入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20.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思想进入数学课堂,其实这就是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培养学生数学课前预习的习惯,也是在新课改下构建"学生主动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先决条件。一、转变思想,重视预习1.教师要重视学生的预习预习是学生自主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2.教师还应让学生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