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有义务去发掘学生们无限的艺术潜能,为他们提供一方教学互动的舞台,让他们勇敢的叙述自己所感悟的美,从而在音乐课中找到更多高贵的美感和无比的快乐。  相似文献   

2.
1 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我们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灿烂的历史文化,有着无比深厚的文化底蕴:有无比丰富的知识资源让我们去开采、去发展;而中学生正处于对新生事物感到好奇的生理阶段,作为教者,传授一定相对比较浅显易懂的传统文化基本知识,对吸引学生听课和提高学生文化素质有莫大的帮助.我们必须在课堂上涉及、讲解一些基本的传统文化知识,催化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们都喜欢去翻书、喜欢去读书(课外的书),那就会大大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让教师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解华 《教学与管理》2012,(36):149-150
生活有着无比丰富的艺术宝藏,传统的美术教学形式,只是教师画,然后让学生去模仿,这不但限制了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而且不能对他们进行更多的审美与情感教育。现在的美术教学课堂拓展了更多的形式,丰富了美术的课堂教学。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4.
在作文教学中如何才能让学生快乐作文?尊重、理解学生是“快乐作文”的前提。“快乐作文”的关键是发掘学生作文的闪光点,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让学生挑重担,树信心。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发掘、捕捉每一个学生作文的成功点、闪光点,给予明确的鼓励或暗示,始终让他们觉得“我能行”“我真行”,让学生去获得成功的体验,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有利于养成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促进他们写作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在作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准确把握时机激发学生情感,并善于捕捉细微的变化,及时加强激化积极的情感,让学生带着这种情感去写作,学生的作文就不会再缺乏真情实感了。农村广阔的天地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只要我们善于开垦和发掘,将作文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就一定能帮助学生学会写作,使学生的作文综合实践活动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相似文献   

6.
改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这是时代的呼唤,也是教师的职责。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觉性,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自身的创造潜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观察、去实验、去猜测、去验证、去推理、去交流,使得学生在不习过程中形成对数学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小学作为语文教育的基础,有着重要作用。教师不仅要为学生打好坚实的语言文字基础,还应注重对学生的引导教学。一方面让学生善于发现生活美好,乐于去发掘生活中的趣事,为其树立语文来源于生活的意识。另一方面,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改进,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沟通交流、思维想象、语言应用等方面的锻炼,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掌握语文知识,增强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小学生处于个性发展的特殊阶段,依托生活情境教学,更有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对此,我们应在数学教学中,多让数学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去,让学生自主学习数学,激发他们学习数学兴趣,发掘学他们创造性思维,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正>"哪里有数学,那里就有美!"在数学教学中,只要我们稍加发掘,就不难发现数学的这一重要特征.这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帮助学生感受数学中的美,让学生去欣赏数学中的美,并不断地去  相似文献   

10.
侯凤菊 《考试周刊》2008,(16):44-45
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语文教学应当尊重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需要,特别是要不断地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拥有了这种精神,学生才会允满活力,孜孜不倦地去发掘知识的宝藏.  相似文献   

11.
词语,貌似静止的符号,却有着无比深刻的内涵。学习语文,没有对词语的吸收和内化,就很难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然而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只是简单地在字词读音上一遍又一遍地领着学生机械认读,词语教学也因此"味同嚼蜡"。我在本文中主要探讨如何让低年级学生快速地学习词语,让词语教学变得灵活、有趣。  相似文献   

12.
<正>数学是一个工具性的学科,以其严格的量化数据和严密的逻辑关系来描述各种复杂的关系,成为人类探索世界奥秘的重要工具。小学数学作为一个基础性的学科,在教学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它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正确使用工具能够提高办事效率,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需要强化教学工具的使用,以创新的眼光发掘教学工具的意义,在教学中引入教学工具,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发现和  相似文献   

13.
高中化学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以,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发掘和利用这一点,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生活化探究的能力。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获得知识和技能,从而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4.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物理教学同样如此。但物理本身并不是美学,要想使物理教学闪烁教与学的魅力,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中是否认真发掘物理的科学美,是否去展示其美学特征,是否去创设美的意境,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物理科学美的陶冶。  相似文献   

15.
在物理学习过程中,不少学生感觉知识深奥而枯燥,艰涩而乏味.所以对物理学习的热度逐步冷却.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感受物理知识的趣味,更主动地去学习物理,教师需要借助一定的妙招,给知识润色、添趣.1发掘背景,实验探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需要发掘知识背后蕴含的故事,灵活穿插到教学过程中,这样做不但可以给教学添趣,吸引学生注意,也可以将探究问题巧妙寓于其中,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思考,  相似文献   

16.
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成为了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教学课堂已经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技能的场所,更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地方,让学生主动去学,愿意去学,能够自觉的去发掘知识、吸收知识,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让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在学习生活中成为知识的主宰者,而不是被学习所操控,变被动为主动,尤其是在小学教育中,习惯要从小抓起,让学生从小就知道学习是一件主动的事情。本文围绕"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实践研究"为主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呢?以下我谈谈几点看法: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学习是学生的内部活动,谁也不能代替。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应尽最大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到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中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理解、去小结。  (一)让学生自己去发现  迁移理论告诉我们,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对后继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自己去发现新问题,探求新知识。  例如,教学“比的基本性…  相似文献   

18.
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可以从语言认知的层面去发掘文言文的文化内涵。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其中的古代文化知识,从文言文中汲取语言文化的滋养,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继承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9.
赏识就是爱     
人的智慧是多元化的,每一个学生各自在不同方面有着不同的发展,因而出现了差异。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认识这种差异,学会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即将学生身上已有的闪光点放大,将学生潜在的优点发掘,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真实成长的体验,让每一个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教学实际,谈了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运用"趣味数学"法辅助教学的几种做法,意在抛砖迎玉,召唤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去发掘、探究更多的"趣味数学"教学法,引导学生走进数学、进而爱上数学,让学生"在趣味中学习,在快乐中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