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核心课程。小学科学实验课把探究作为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方式。但是,有的教师片面理解、消极应对,导致在上科学实验课的过程中出现了"不探究""假探究"等许多"假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2.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它承载着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为他们的后续发展打下基础的重任.科学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需要做大量的演示实验和指导学生进行一些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探究活动,而科学、规范地进行实验操作是打好科学探究的基础和提高科学课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在我市小学科学课教师的技能大赛中,我们发现:小学科学教师的专业素质、动手能力、规范化程度等方面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在此仅用两个实验为例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3.
汤月萍 《小学生》2013,(9):125-125
"新课标"指出: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科学素质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实验是小学科学研究中十分重要的认识方法,也是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法。如何开展小学科学实验课教学?这是摆在我们每个实验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小学阶段,对学生科学实  相似文献   

4.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分组实验就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  相似文献   

5.
1 小学科学教具创新的意义 2017年版 枟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枠 中指出:"在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中,必须创造多种机会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科学教具在课堂中的运用促进了科学探究过程的实施.但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学生对探究性、研究性学习的需要已经不能被已有的科学教具所满足,这就需要教师去创新更能符合课堂教学的...  相似文献   

6.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让学生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像、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是小学科学教学的根本目的。而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在科学教学上就要学会创新。当前在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  相似文献   

7.
小学科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程,由于学科特点,决定了小学科学教学离不开实验。我们科学教师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科学整合生活课程资源进行实验探究,通过实验验证或科学探索,理解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此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合作探究等能力,综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全面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8.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课程,其内容涵盖“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等四个方面。《标准》在课程设计思路中还指出:“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的主要形式是探究活动”。由此可见,科学探究不仅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它还是小学科学课程目标之一。在当前小学科学课堂中,有很多教师仍然只关注科学知识,不太关注科学探究能力;多采用知识讲授,少真正实施科学探究实践。  相似文献   

9.
《小学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需要带领和指导学生做大量的观察实验、动手操作等活动。学校应支持教师自制教具和学具,搞好教学工作。"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怎样贯彻这一要求,带领和指导学生在现有装配实验教学具的基础上就地取材,自制教学具,有效开展实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学习能力呢?以下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研制  相似文献   

10.
科学探究是小学科学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纵深推进,科学探究愈来愈受到广大科学教师的关注。然而,在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的过程中还普遍存在这样一些问题:课题的提出脱离学生的生活;教学目标的定位停留在知识层面;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本课程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也深刻地认识到科学探究对小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意义。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科学课堂上只是热热闹闹地开展实验探究,不需要做进一步的分析和思考。教科版的科学课程尤其是五六年级,有大量的数据型探究活动,要求学生通过探究获得大量的实验数据并通过分析构建科学概念。但小学生的数据分析和归纳能力相对较弱,且还没形成很好的数据思维习惯,因此需要教师合理引导学生把数据直观化,以便于他们发现其中的规律,从而构建科学概念。  相似文献   

12.
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是小学科学课程的核心,学生科学课程学习的核心是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科学探究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既是中心环节,又是核心环节,也是小学科学学习的三大目标之一。正确合理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是科学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13.
张建文 《成才之路》2014,(23):55-55
正2011年版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是一门探究性、活动性和综合性的课程,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学科。纵观教科版科学教材,它涉及了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三个主要的自然科学领域,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要想让学生有效探究科学知识,实验是探究的必经之路。本文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了小学科学课程校本化实验的有效途径。一、积聚校外自然资源在自然环境中,不少是小学科学探究的内容,开展校本化实验需要教师能够结合科学实验去挖掘校外自然资源,将课堂搬到大自然中,从而让学生模拟先辈开展科学探究。在大自然中,岩石、土壤到处都是,河道纵横交错;春、夏、秋、冬,四季交替,每  相似文献   

14.
公成 《学周刊C版》2020,(13):19-20
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要重视实验教学,努力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引导学生做好每一个实验。教师要加强实践探究过程的指导,注重引导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增强学生问题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当前,小学科学课教学中还存在着诸多弊端,如何发挥教师在科学课程教学中的优势,克服不足,加强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每位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因此,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教师应该创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思路,巧妙地设计问题,再结合实验教学,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的科学素养逐渐得以形成。  相似文献   

16.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也是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的一门课程。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教师要紧紧抓主学生对科学实验容易产生浓厚兴趣的这一儿童心理特征,充分发挥实验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的特殊功能和作用,用生动丰富的科学实验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实验活动中来,亲自感知实验所产生的各种现象和变化,通过认真观察记录、积极动手实验,从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激发他们爱科学的兴趣,创设学科学和用科学的思想动机。因此,我认为作为科学课任教师要善用实验教学打开小学科学课之门。下面我结合自己执教的科学课教学实践来谈一谈自己的感触。  相似文献   

17.
科学教学的生命力在实验,科学课堂的活力在实验。小学科学课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同时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综合学科。小学科学课的实验教学在学生学习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它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学生进入奇妙的《科学》课堂,激发起学生的创新潜力,对于培养学生的表述、操作、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下面,就本人多年教学的体会,谈谈实验教学中探究能力的有效培养。  相似文献   

18.
孙燕燕 《学子》2014,(10):87-87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课程。科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源于学生生活的教学材料,组织学生利用多种材料展开开放性的实验探究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看得到,摸得着"的实验操作中发现问题,产生疑问,积极思考;在辨疑、析疑、解疑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使学生自主获取探究学习的方法及科学知识。在教研听课过程中,我发现教师教学设计中不同层次的问题设计,  相似文献   

19.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获得。《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以科学探究精神为核心的核心素养。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持续关注基础科学知识的讲解和传授,也需要通过基础理论引导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意识,引导他们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能够认真思考,提高实践能力。本文就以构建小学科学高效课堂,培养学生科学核心素养为基础性内容,进一步探讨培养策略问题。  相似文献   

20.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很大程度上要通过探究活动来形成,让学生乐于探究,亲历实验过程,会使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得以展开,活泼的个性得以表现,无形中科学知识悄然扎根在学生的脑海,科学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培养。教学过程中探究性的活动才是科学最本质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