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日常生活世界是德育的出发点,也是德育不可避免要回归的地方.德育生活化克服"美德袋"道德教育模式和"认知性德育"模式,使学校道德教育从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王国里走出来.回归垒活是德育的目的,是通向美好生活的一种手段,是21世纪学校道德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价值取向.日常生活世界是德育理论中的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重要内容.在实践上,它对于我国德育建设的各个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学校道德教育与生活世界脱离是造成学校德育困境的主要原因。生活世界是学校道德教育鲜活的“教育场”;回归生活世界是学校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学校道德教育应从生活实际出发,在生活中关注德育主体的现实需要,培养生活中的德育主体。  相似文献   

3.
陈凤 《大连大学学报》2008,29(2):141-144
学校道德教育与生活世界脱离是造成学校道德教育困境的主要原因,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是时代精神和现代道德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向。生活德育的实现必须依托以生活为基点的德育理念,坚持德育来自于生活并回到生活,关注道德主体性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和谐德育"应体现学校的特色,秉承和谐原则,营造和谐氛围.倡导"和谐德育",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是现代德育科学理论和学校德育工作创新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推进小学教育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关心德育模式以“关心”(Caring)为核心概念,体谅德育模式以“体谅”(Consideration)为核心概念。这两种不同国别条件下产生的道德教育模式具有相似的主张。本拟从两产生的历史背景、道德教育的目的、学校的课程设置、道德教育的方法、教师的专业素质等方面作一比较,以期对我国学校道德教育和课程改革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6.
生活德育有自身的现实境遇,那就是世界、人和教育的技术化、机械化。教育回归生活,实际上就是回归人及人性本身,是教育领域的"人本主义"。生活德育论或道德教育回归生活则是德育领域的"人道主义"。生活德育有自己的鲜明主题,而其主题就在于如何理解生活、道德与道德教育这三个关键词上。生活德育论实际上是德育的一般原理,什么时候我们不再强调生活德育论了,生活德育论也许才是真正实现了。但学校非生活化的严峻现实是对生活德育论的巨大挑战,这一局面如果不能扭转,生活德育论也许真的没有未来。  相似文献   

7.
邹骋胤 《教师》2022,(9):24-26
德育是一门培养人的课程,"双减"政策的实施要求学校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突出德育有效性,共育时代新人.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三乐"德育理念是德育的重要内容.文章作者结合多年工作实践将"三乐"德育理念融入育人实践主题活动,形成了不同年龄段与不同月相结合的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具有"乐己、乐人、乐天...  相似文献   

8.
高校道德教育实效性低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杜威、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都引导着我们:大学道德教育只有从"理性"回归到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中去,才能重新焕发其生命力。道德教育要回归生活,就要把握道德教育的生命逻辑起点,树立以生活为元基点的德育理念,创设回归生活的道德体验环境,还要打破科学化的主客体模式,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9.
当前,在学校道德教育中,学生的"学"是德育评价的重心所在。这种评"学"取向的德育评价模式是基于对完整道德教育过程和道德教育功能认识的偏颇,遮蔽了学校和教师的道德责任。转向评"教"取向的德育评价是道德教育和德育评价的特性使然,也是学校和教师应承担的道德责任。同时,应理性考量评"教"取向的德育评价的价值和作用,避免其被过分夸大或被贬损等不良倾向。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普遍采用"2+1"办学模式,即学生第一、二学年在校学习,第三学年到企业定岗实习.与传统日校办学模式相比,"2+1"模式在德育工作和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上具有双主体的特点,德育途径和方法也应有新思路.文章通过对"2+1"模式下德育工作和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了适应这些特点的德育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学校德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帮助学生完成其对人生意义的求索和生存质量的提升。学生生活在一个现实世界里,构建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的、生活化的德育格局是学校人本性德育的真谛。生活本身就是德育的源泉。丰富生活化德育内容、完善生活化德育手段是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2.
李菲 《教育学报》2006,2(6):85-90
生活问题归根到底是生活意义问题。生活意义为人的生活确立根基,使人的整个生命富有灵魂和生机。对意义的需求是人存在的总体需求,对意义的追索也是人存在的永恒情结,这种永恒情结就是“终极关怀”的情结。“终极关怀”指人对生活意义的自始至终的关怀状态和过程。德育作为一项以道德为依托使人成“人”的事业,应该以“终极关怀”为精神意蕴或指向。当前,以“终极关怀”为视角思考和建构学校德育目的也是对德育回归生活的深化。终极关怀的视角下,德育目的应该是成就自主关怀生活意义的人。这种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是具备自主关怀生活意义的意识和能力的人。  相似文献   

13.
“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本土化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回归生活世界是当前我国德育理论界达成的共识,在很大程度上是受西方学界“回归生活世界”观念的影响。在借鉴西方学术成果的时候,有必要考察“德育回归生活世界”提出的本土特殊语境及其独特的价值诉求。只有这样,才能为当前中国德育找到正确的回归生活世界的路径和方向,从而避免对西方学界的简单追随和效仿。  相似文献   

14.
在呼唤人性复归,强调以学生为本的今天,学校道德教育与学生生活世界的分隔已使学校道德教育走入了误区。生命是道德教育的根本,“超越性”将道德教育与生命紧密联系在一起。生命因道德教育而成为价值的存在。生命是过程,是生活的主体,生命惟有在生活中才可找到生命精神的源泉。以个体的生命成长为旨归的学校道德教育必须走向生活,在生活中进行,最终改变生活,提升生命。  相似文献   

15.
社会风气是社会大多数人的精神风貌和行为方式 ,它具有群体性、连锁性和二重性的特点。社会风气与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密切关系 :一定的精神文明水平总是要外化表现为一定的社会风气 ;特定时期的社会风气又会反作用于精神文明 ,影响和制约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在我国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出现了一些不良社会风气 ,必须通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以转变。  相似文献   

16.
德育超越论奠定了将“超越”作为德育之本职的理论基础,但它在逻辑上陷入了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将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对立起来,从而导致它在回答超越的内涵、超越的对象、如何实现超越这三个根本性问题时存在不足之处。究其根源,在于研究者对社会转型期层出不穷的“假丑恶”现象和软弱无力的德育现状极度失望,由此导致了否定现实世界的极端思想。德育的超越性不是体现在对现实世界的否定,而是对德育自身的否定;超越的对象不是整个现实世界,而是现实之恶;实现超越的途径不是回归生活世界,而是联系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17.
道德教育与“生活世界”具有双向互动性:生活世界构成了道德教育活动的背景;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意味着道德教育对日常生活的批判性重构。道德教育应回归真实的而不是理想的生活世界,开放的而不是自我封闭的生活世界,充斥价值冲突而不是故意掩盖矛盾的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18.
卢乃桂  王芳 《教育学报》2006,2(2):55-59
在华人社会,道德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教育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因为培养有道德的人是教育的首要任务。道德教育的实施,其实是培植那些反映道德标准的价值观。然而,信息时代的出现及充斥在互联网上的大量信息,已改变了教育的方式,并向传统的道德教育发出挑战。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建议中国的教育工作者应寻求实践道德教育的新途径,以迎接网络世界的出现。崇高空洞的道德标准应让位给简洁易懂的观念,比如“尊重”。我们应该积极的去探索“网络世界”中的信息和观念,而不是一味的避免。有启发性和适切的道德教育应建基于儿童和青少年的发展需要和真正兴趣之上。华人社会的德育工作者,包括学校教师,家长,非正式教育的组织者,都应共同努力去了解虚拟的网络世界,并设计出可行的方法来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需要。  相似文献   

19.
薛晓阳 《教育学报》2005,1(5):57-62
贴近生命,是现代教育的流行话语,但生命不仅有感性的体验,仍有精神的高度。在道德教育的古典传统中,我们感受到超越生命直观的命运意识。今天,我们的德育普遍缺少这种追索命运的精神气质,强烈的生存理性瓦解了古典德育的命运感。在这种生存理性的驱使下,学校德育变成解决社会问题、维护学校秩序的实用工具。道德教育必须为自己建构一种精神的境界——站在历史与命运的中心,占有终极性的道德资源,并回到精神生活的内在性上。这样的道德教育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的道德根基和存在理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