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4 毫秒
1.
师:同学们,咱们先来听一首歌,会唱的同学请跟着一起唱. (师生同唱《好汉歌》) 师:大家唱得真投入!知道刚才我们唱的是哪部电视连续剧的主题曲吗? 生:《水浒传》.  相似文献   

2.
师:同学们,咱们先来听一首歌,会唱的同学请跟着一起唱.   (师生同唱《好汉歌》)   师:大家唱得真投入!知道刚才我们唱的是哪部电视连续剧的主题曲吗?   生:《水浒传》.……  相似文献   

3.
一、选用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四年级下册二、教学内容:1.学唱江苏民歌《茉莉花》2.欣赏不同版本的《茉莉花》三、学情分析:江苏民歌《茉莉花》虽然有的学生有点熟悉,但并不了解它所蕴涵的精神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教材:二年级《爱劳动》 [片断一] 师:今天的音乐课,我们先来听一首歌,大家猜猜,歌曲里面写了几种小动物?(教师播放《劳动最光荣》的歌曲) 生:有小蜜蜂、小蝴蝶、小喜鹊…… 师:我们再来听一听,这些小动物在干什么?(第二次欣赏) 生:小蜜蜂在采蜜,小喜鹊在盖新房…… 师:你能学一学这些小动物的动作吗?  相似文献   

5.
一、导入师:同学们,我们曾经学过一首歌,这首歌曲运用了我国一个少数民族的民歌音调,叫《花儿朵朵》。现在听老师来唱一唱。(老师唱)唱起来,跳起来,大家多愉快。手拉手儿转起来,好像花儿朵朵开。师:会唱的同学和老师一起唱。边唱边想是哪个少  相似文献   

6.
《二泉映月》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生动记叙了盲人阿炳创作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表现了他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美好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根据教材特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活用音乐,可优化教学过程,生成精彩。第1次听,感知乐曲内容背景:教学伊始片断实录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先来一起欣赏民间艺人阿炳创作的著名乐曲《二泉映月》,听的时候要用心,听听这首乐曲怎样?(播放音乐)师:欣赏以后你们感觉怎样?生:(齐)好听。师:你觉得好听在哪?生:乐曲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生:旋律富有变化。刚开…  相似文献   

7.
最近,笔者听了一节六年级语文《学会合作》的公开课。[案例1]师:交响乐团靠什么演奏出迷人的乐曲?生:靠团体目标和协作精神。师:(播放一段交响乐:贝多芬的《欢乐颂》)请同学们站起来当指挥,想唱的跟着一起唱!(学生纷纷起立,唱得整齐响亮,他们陶醉在乐曲中)  相似文献   

8.
教学实录一: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歌吗?我们先听一首歌《母鸭带小鸭》,会唱的跟着唱。(同学们边唱边做动作)师:现在,老师就像一只鸭妈妈,带着我们班73只小鸭子去玩,我们一边玩一边学,好吗?生:好。师:像老师一样把桌子上的小鸭子贴图贴在胸前,看谁贴得最快。老师手上有许多小鱼,如果哪个小鸭子表现好,就奖他一条小鱼。反思:教学开始,通过歌曲和游戏,创设了一个能把学生领入意境的学习情境,利用儿童的好奇、好胜心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老师和学生一起“玩”,教师和学生拉近了距离。师:(出示一只鸭子图案)仔细观察一下鸭子的身体,你…  相似文献   

9.
犤案例犦师:同学们,今天是姜壮壮的生日,他奶奶捎来了一个蛋糕,想让我们和姜壮壮一起分享他的快乐。你们有什么想法? 生(齐):好。谢谢姜壮壮。师(打开蛋糕盒故意问):好,那我们就准备吃,可以吗?(师环视全体学生) 生1:老师,今天既然是姜壮壮的生日,那就让我们为他唱一首《生日歌》再吃吧。师:好建议,让我们齐唱《生日歌》。(唱完后,师故意做要切蛋糕的样子) 生2:老师,等一下。我觉得吃蛋糕前还应该向姜壮壮说句祝福的话。师:好啊。那就请你带个头吧。生2:壮壮,祝你生日快乐。师:其他同学还有什么话要对姜壮壮说吗? 生3:壮壮,祝你学习进步。生4…  相似文献   

10.
一、谈话导入,营造"爱"的氛围(师屏幕配乐播放茉莉花图片,生欣赏。)师:同学们,身处在如此整洁的环境之中,欣赏着美丽的茉莉花图片和动听的音乐,融入在众多的老师和同学之中,这一刻,你的心情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一下吗?(生积极举手)生:高兴。师:能有这么多老师来和我们一同上课,确实是一件高兴的事。生:紧张。  相似文献   

11.
<正>设计思路:本课设计以聆听导入→欣赏扬州民歌《茉莉花》→欣赏《拔根芦柴花》及扬州美景→引出《杨柳青》→拓展欣赏聆听为主线贯穿教学整个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聆听、学唱、比较不同音乐风格等活动,能够从中感受到浓郁的扬州民歌风格;并尝试用扬州方言来演唱。进而了解我国灿烂的民族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之情。教学过程:1.激趣导入:播放音乐《茉莉花》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段特别优美的歌  相似文献   

12.
一、课初谈话,唤起阅读期待师:同学们,听你们班主任说,许多同学都有自己的课余爱好。那么,谁能说说自己课余时间都喜欢干什么?水平怎么样?生:我课余喜欢打乒乓球,班里没有我的对手。生:我课余喜欢唱歌,老师和同学都夸我唱得好。……师:刚才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觉得大家果然很棒。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通过《鱼游到了纸上》这篇文章去认识一位新朋友,看看他有什么爱好,他的爱好达到了什么境界。(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师:回想一下,当你第一次读到这个题目时,你有没有疑问?  相似文献   

13.
一、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相互依存”关系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一起唱首歌好吗?生:好!(文体委员站了起来,准备起音,老师请他坐下。)师:今天能不能由老师点歌,老师点什么,你们就唱什么?生:试试看!(学生显得很自信。)师:我很喜欢听一首歌,歌名叫《世上只有妈妈好》,会唱吗?生:(齐  相似文献   

14.
一、课前欣赏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刚才听了一首好听的歌,现在我们再来欣赏一组北京的风光图片。 (课件出示天安门广场图片)认识生字“安、广”,认读词语“天安门广场”。 师:看了这么美的风光图片,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生:我非常想去看看。 (教师板书“我想去看看”) 师:同学们能像他这样用一句话说说你的心愿吗?  相似文献   

15.
片断一 :师 :同学们 ,昨晚老师欣赏了一首钢琴曲 ,听着 ,听着 ,情不自禁地被那优美动人的琴声深深地陶醉了。今天 ,老师把它带来了 ,同学们想一起来欣赏一下吗 ?生 :(齐 )想 !师 :那好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享受这优美动人的琴声吧 !(播放音乐 )师 :(听完曲子后 )同学们 ,欣赏了这优美动人的琴声 ,你想告诉大家什么 ?生 :听着这美妙的琴声 ,我深深地被它陶醉了。师 :你的感受和老师一样 ,我们是知音。来 ,握个手。 (笑声 )生 :听完这优美的琴声 ,我有一种想再听一次的冲动。师 :等会儿老师就满足你的愿望 ,好吗 ?(生点头 )师 :同学们 ,这样美…  相似文献   

16.
一、欣赏傣族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师:同学们,听到这优美的音乐,你想到了什么?生:我仿佛看到了一片树林。生:听了音乐,我有一种曲径通幽的感觉。生:我好像看见森林里有很多的动物。生:我知道这是一首西双版纳的歌曲,名字叫《月光下的凤尾竹》。生:这是一首傣族歌曲。(教师根据学生以上的回答及时给予激励性评价)师:同学们的想像力真丰富!说得非常正确。这的确是一首描写生活在西双版纳地区傣族人们生活的一首歌曲--《月光下的凤尾竹》。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一起伴随着美妙的音乐走进西双版纳--一块神奇而又美丽的地方。(评:用学生不太熟悉的…  相似文献   

17.
<正> 一、准确地把握民歌的主题思想是唱好一个民歌的关键 一般地说民歌的主题思想和基本情绪是较简单明确的,很容易被歌者抓住,但是往往由于歌者的文化修养、思维方式不一,很容易产生对歌曲的多种不同理解。例如:四川民歌《跑马溜溜的山上》,以及江苏民歌《茉莉花》、有的歌者将其唱得朴实生动、潇洒大方、个性鲜明、情感真挚,有的歌者却将其唱得矫  相似文献   

18.
    
正教学流程:一听水师:上课前,叶老师先让大家听几段声音。能听出来是什么声音的同学可以举手回答。(播放水声)生:这是水滴声。师:有什么特点?生:嘀嗒嘀嗒。(继续播放水声)生:我听到小溪的流水声。师:那它的声音有什么特点呢?生:哗啦啦。生:小溪很清澈。师:你居然可以通过听声音就判断出它很清澈,说明你心里有流水的画面。生:我觉得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流。师:都说得不错。再听听下一段。(播放水声)生:我觉得这应该是澎湃的大海。生:海浪拍打在海岸的岩石上。师:最后一段。(播放水声)生:我听出来是哗啦啦的瀑布声。  相似文献   

19.
师:同学们,咱们先来听一首歌,会唱的同学请跟着一起唱。(师生同唱《好汉歌》)师:大家唱得真投入。知道刚才我们唱的是哪部电视连续剧的主题曲吗?生:《水浒传》。师:对。《水浒传》是我国的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这部小说塑造了108位个性鲜明的英雄好汉形象。今天,咱们就来认识其中的一位,他就是景阳冈上的打虎英雄———武松。师:这节课我们要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学习课文描写武松打虎前的内容,通过语言了解武松的特点;学习运用语言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师:首先,请同学们速读全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什么?生:(自读课文…  相似文献   

20.
【片段一】《月光曲》师:我们先来听写一组词语。(生听写:传说谱写盲姑娘蜡烛琴键清幽)师:这个传说究竟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请你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词语说一说这个传说,首先大家各自准备一下。(生练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