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一、实验原理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1节"研究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和产物"这个实验时,课本上所设计的实验内容是:在烧杯中加一些水,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把一小块钠放入水中,观察实验现象。我们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钠浮在水面四处游走,熔成闪亮的小球,同时发出"嘶嘶"的声音,滴有酚酞的水变红。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思考,可以得出以下事实:钠的密度比水小;它的性质非常活泼,能与水发生剧  相似文献   

2.
通用化学教材初中全一册,叙述钠跟水反应的实验时写道:“向一个盛有水的烧杯里,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把一小块钠投入烧杯里。”“钠跟水起反应后,使滴有酚酞的水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这个现象说明有别的物质生成,这种生成物就是氢氧化钠(NaOH),使酚酞溶液变为红色是氩氧化钠的一种性质。”在教学过程中,我按上述实验步骤演示,结果学生误认为;氢氧化钠能使水变为红色。在另一堂课上我将酚酞改为在氢氧化钠生成后再滴入,结果学生没有上述误解。因此,我认为在做钠跟水反应的实验时,后滴入酚酞好。  相似文献   

3.
一、知识点回顾1.钠与水反应实验操作要点(1)所取反应的钠的体积不能过大,绿豆大小即可.(2)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注意手不要接触到金属钠.(3)用镊子把上述绿豆大小的钠放在滴有几滴酚酞的水中,若以烧杯作反应器,注意烧杯中的水不能过多,以防止钠与水反应时钠块或液体飞溅伤人,可`在烧杯口盖上玻璃片.2.钠放入滴有几滴酚酞的水中的实验现象(1)浮:钠浮在水面上,说明钠的密度比水  相似文献   

4.
一、知识点回顾1.钠与水反应实验操作要点(1)所取反应的钠的体积不能过大,绿豆大小即可.(2)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注意手不要接触到金属钠..(3)用镊子把上述绿豆大小的钠放在滴有几滴酚酞的水中,若以烧杯作反应器,注意烧杯中的水不能过多,防止钠与水反应时,钠块或液体飞溅伤人,可以盖上玻璃片.2.钠放入滴有几滴酚酞的水中的实验现象(1)浮:钠浮在水面上,说明钠的密度比水的小,(2)熔:钠熔成小球,说明钠的熔点比  相似文献   

5.
邵斅农 《考试周刊》2011,(42):188-189
本文针对2002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第一册教材中安排的钠与水反应演示实验的改进,即:一是将钠投入水中,观察钠在水中的变化;二是收集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进行检验。证明钠与水反应中有氢气和碱生成的分离实验进行整合性的创新改进,便于观察现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 苏教版化学必修一第49页的“观察与思考”演示了钠与水的反应,虽然达到了一定的演示效果,但仍存在以下问题:该实验反应现象虽然明显,在证明产物时仅加了酚酞试液说明产物中有碱性物质生成,但对于氢气则没有进行验证。为了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并能对产物进行——证明,我们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7.
“钠与水反应”实验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一个实验。现行课本的实验设计属传统方式,观察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和验证生成的气体分列两个实验,耗时、操作复杂、安全性差等。新设计的钠与水反应实验器,克服了这些缺点,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1 问题的提出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化学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编著)第29页的[实验2-3]是验证钠与水反应的情况,[实验2-4]是检验钠与水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这两个演示方案存在如下问题:(1)课堂演示时间过长,冲淡了教学重点。(2)实验[2-4]易使学生产生疑问:产生的气体是由钠与水反应生成的吗?因为在以后的学习中,学生会知道  相似文献   

9.
高中化学教材中钠与水反应实验虽然简单,但无法让学生直观看到反应生成的气体,且未能对该气体性质进行论证即给出结论,不利于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同时,该实验容易因取用钠太大造成实验事故。文章通过改进实验,能清楚观察到气体的生成并对其溶解性、可燃性进行验证,并能观察到钠在煤油和水层反应的跳动现象,效果明显,实验成功率100%,不存在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钠和水反应的实验"是高一化学必修1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中的内容。这个实验是高一学生学习金属化学性质的重要内容,在整个高中化学金属性质的学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材中的实验是在装有水和酚酞的烧杯中放入钠块,可以观察到"溶液变红,钠块浮在水面上,迅速游动,熔化,并发出嘶嘶声响"。此方法存在的缺点是:不能观察到生成物氢气的生成及其检验,实验进程难以控制,学生不便自己动手做实验等。对于刚步入高中的学生  相似文献   

11.
演示钠与水反应的实验,通常要分2步进行。一是把钠粒投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发生反应,以便观察钠与水反应的现象;二是用刺孔铝箔纸包裹钠粒,用镊子夹持置于水面下,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并检验氢气的存在。实验方法的缺点是收集氢气的操作不够方便,收集的气体只能做1次实验,演示费时。为此,笔者对实验做如下改进。一、实验原理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气比空气轻,能跟氧气反应,因此可用吹气泡、点燃和爆鸣  相似文献   

12.
检验钠与水反应后,水溶液的性质时,一般是往溶液中滴酚酞试液,溶液立即变红说明生成了碱性物质氢氧化钠。那么做钠与水反应的演示实验中到底何时加入酚酞好,加入酚酞后溶液是否一定会变红?按照高级中学课本第一册94页对实验作的规定“向一个盛有水的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去做,这样有利于学生直观而清楚地了解酚酞溶液不能使水变颜色,当“把一小块钠投入盛有水的烧杯里”钠与水起反应后溶液的颜色立即发生变  相似文献   

13.
正钠与水的反应实验是中学化学重点实验项目之一,而现行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化学第一册关于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装置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影响实验结论的准确性。因为钠被铝箔包裹,而钠与水反应的产物氢氧化钠能与铝箔反应生成氢气,干扰了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是氢气这一结论。二是气体不易收集。实验过程中钠与水反应时会移动,脱离铝箔,从而失去控制,浮出水面,导致生成的气体无法进行收集。三是存在安全隐患。在用  相似文献   

14.
一、内容与要求表l内容考试要求1.钠的物理性质B 2.钠的化学性质(与氧气、水的反应) C 3.钠的重要化合物(如过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B 4.碱金属元素原子结构、性质的比较B 5.焰色反应B二、知识要点及规律1.钠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Na年伪NazO之T N一20 2.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及解释①钠浮在水面(钠比水的密度小);②熔化成小球(钠与水反应放热,钠的熔点低);③四处游动(反应产生气体);④嘶嘶作响;⑤酚酞变红(产物中有碱) 3.钠与硫酸钢溶液的反应①ZNa 2H20=ZNa0H H:t②ZNa0H CuSO;= ZCu(OH):工 NaZSO。总反应:ZNa 2H20 CuSO.…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2007年1月第2版)高一化学教科书上钠与水的反应演示实验用了两套装置,一套用于观察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另一套用于收集检验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按教科书上的装置和方法在课堂上演示该实验时,有两个方面明显不足:①将可以一次完成的实验分割为两次做,  相似文献   

16.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编著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化学第一册《钠的化合物》一节中,安排了这样一个实验:把水滴入盛有 Na_2O_2固体的试管中,立即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检验生成的气体。在教学活动中,许多教师为了说明产物中除了有 O_2生成外,还有NaOH 生成,就向反应液中滴加酚酞溶液,产生的现象却是溶液变为红色后很快褪色。是什么原因使红色褪去呢?关于这一现象的解释有很多,在各类化学期刊上也有相  相似文献   

17.
1 存在问题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在介绍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时,共设计了四个随堂实验:[实验2-11切割钠和观察钠的颜色;[实验2-2]钠与氧气的反应:[实验2-3]钠与水的反应和[实验2-4]检验钠与水反应所生成的气体,一个学生分组实验(实验三碱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完成上述几个实验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关于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的演示实验,所有高中教材都只要求检验生成的气体是否为氧气,而不要求检验化学反应中的另一种生成物--氢氧化钠,这是为什么呢?如果能用酸碱指示剂检验出另一生物是NaOH不是更有利于教学吗?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如下探讨. 首先,我们仔细观察了过氧化钠和水在试管中反应的实验现象.发现二者反应并不像其他固体物质与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现象那样--固体消失后,产生的气泡很快消失,而是固体过氧化钠消失后,产生的气泡还要持续很长时间,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气泡慢慢减少,如检验完放出的气体为氧气后,立即向试管中加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可发现溶液瞬间显红色,而后立即褪色.当固体颗粒完全消失后,加入无色酚酞试液,瞬间变红又立即褪色,且随着固体过氧化钠消失后,间隔时间越长,加入的酚酞试液变红后褪色也越慢.这是什么原因呢?虽然过氧化钠的氧化性较强,具有漂白作用,但在足量水中,不可能溶有看不见的过氧化钠小颗粒,并且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出的氧气也不可能持续很长时间.依据上述现象,我们经过认真研究,判定可能有过氧化氢(H2O2)生成,持续放出的气泡和使溶液褪色均是过氧化氢(H2O2)所致.  相似文献   

19.
钠能与水反应产生氢气,为了演示这一性质,200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第一册教材中安排了两个实验:一是将钠投入水中,观察钠在水中的变化;二是收集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进行检验,证明钠与水反应中有氢气产生.  相似文献   

20.
中和反应是指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在中考中常作为一个重要的考点出现,下面以氢氧化钠和盐酸为例谈谈在中考中的应用。一、指示剂的选择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时,因为现象不明显,所以反应中要借助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判断反应是否恰好完成。1.选择酚酞试液作为指示剂为使中和反应现象更明显,可选择酚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