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蒋海燕 《传媒观察》2004,(12):60-61
副刊是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新闻版相得益彰,有的副刊甚至成为一张报纸的品牌栏目,如北京《晨报》的“晨报副镌”、上海《时事新报》的“学灯”副刊、沈从文编的《大众报》文艺副刊等,还有20世纪60年代的《羊城晚报》的“花地”,80年代《新民晚报》的“夜光杯”,都曾拥有大批的读者。  相似文献   

2.
央视新闻频道开播,栏目设置和播出内容给人耳目一新的显印象是:新闻性较强的谈话类节目和评论性节目增多,在与综合频道同时播出《焦点访谈》外,又推出了《央视论坛》、《中国周刊》、《世界周刊》、《国际观察》等重要的新闻评论性节目。新闻评论性节目的增加,是  相似文献   

3.
8月21日,由上海广电学会和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主办的《新闻坊》栏目研讨会在上视大厦举行。来自北京、江苏、安徽、上海等地的媒体领导、专家学者、电视同行参加了会议。大家结合《新闻坊》的实践.从宏观的、理论的角度探讨了民生新闻的相关话题。  相似文献   

4.
不应制造新闻盛祖宏现在有些记者,喜欢没事找事,没新闻硬找新闻,这叫无事生非。1996年9月,曾在《红樱桃》中饰楚楚的郭柯宇获第十九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而去年冬天,北京某报记者在其报纸的一版上,发表了《〈红樱桃〉会为裸体打官司吗?》的新闻...  相似文献   

5.
民生新闻作为城市电视台的主打新闻已经红火了三年多,对它的属性及价值判断,业内有较大分歧。有不少人认为它代表了当前电视新闻发展的方向,探求它的突破方式,也就把握住了中国电视新闻改革的动向。于是理所当然地认为,从九十年代以来,电视改革经历了中央台的《东方时空》、湖南台的《快乐大本营》和城市台的“民生新闻”三个阶段,“民生新闻”的成功再次证明了新闻节目应有的主体位置。  相似文献   

6.
《新闻传播》2006,(5):49-49
《新闻学苑》2005年第5期发表赵胜利、赵治昱的文章《浅论新闻的经济调节功能》。文章说,提起新闻的功能,人们往往从政治方面谈起,说它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而忽视了它的经济功能。  相似文献   

7.
新闻界新闻     
湖北电视台《新闻空间》改版受到专家首肯 今年三月,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第四届十佳制片人评选活动中,湖北电视台《新闻空间》栏目以独具特色的栏目风格、良好的运作机制,被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授予优秀制片组奖。这是获此殊荣的唯一地方台新闻栏目。 在湖北电视台新闻中心日前举行的《新闻空间》理论研讨会上,来自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和湖北大学的新闻专家教授指出:《新闻空间》以深度报道形式,“说新闻事件、讲百姓故事、评社会热点”,关注百姓生活,注重舆论监督,抓住了最大的观众群,节目形式活泼,内容夹叙夹议,可…  相似文献   

8.
《新闻战线》是人民日报社主办的新闻专业刊物,面向全国新闻工作者、新闻通讯员、新闻研究人员、新闻专业师生和广大新闻爱好者。它的主要任务是:传递新闻改革信息,交流新闻实践经验,研究新闻写作技巧,探讨新闻理论课题,反映国内外新闻界动态。刊登中央报纸、省报、地市县报、专业报、企业报总结新闻实践经验的专论和文章,经常介绍人民日报编辑部的编采业务。设有《总编辑札记》《一月谈》《采编心得》《致青年记者》《新闻界人物》《新闻界信息》《新闻摄影》《读者论坛》《广播电视》《博览》《古文鉴赏》《世界新闻窗》《瞬间精华》《报纸美术园地》等专栏。每月10日出版,每册定价0.60元,国内各地邮局订阅,代号:2—674,国外发行由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北京2820信箱)办理,代号:M136。  相似文献   

9.
湖北电视台经济频道去年11月份新推出了一档新闻节目《新闻快报》。它是一档“舆论引导,服务受众,反映社会”的以社会新闻为主,包含国际新闻的综合性新闻栏目。从运作一段的效果来看,《新闻快报》已显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活力。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第三届“全国新闻核心期刊”于5月28日在北京揭晓,有20家新闻期刊当选,《新闻知识》第三次榜上有名。其余19家是:《中国记者》、《新闻战线》、《中国广播电视学刊》、《新闻大学》、《新闻与写作》、《新闻界》、《当代传播》、《新闻与成才》、《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新闻爱好者》、《新闻实践》、《编辑学刊》、《中国出版》、《中国图书评论》、《编辑之友》、《出版发行研究》、《编辑学报》。“新闻核心期刊”是“中文核心期刊”的一部分。它覆盖了新闻传播学的整个学科即新闻、传播、广播、…  相似文献   

11.
《新闻采编》2007,(4):8-8
新华社北京7月19日电北京电视台《透明度》栏目7月8日播出的《纸做的包子》报道被证实为虚假新闻,令人震惊,令人愤怒。这起虚假新闻严重败坏了国家声誉,严重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严重违背了新闻职业精神职业道德,严重损害了新闻媒体的形象和社会公信力。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代表全国广大新闻工作者对制造虚假新闻的行为表示谴责,要求新闻界采取切实可行的有力措施杜绝虚假新闻。  相似文献   

12.
梅松武 《新闻界》2001,(1):13-15
新闻的真实性既是一个实践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新闻界》 1996年 1期有两篇文章引起了我对新闻真实性的进一步思考。一篇是何光同志撰写的《新闻真实论》,另一篇是喻权域同志撰写的《世妇会报道对新闻学的启示》。前者从五个方面分析了“本质真实论”在理论上不能成立,在实践中无法操作,认为它不能作为检验新闻真实性的标准。后者分析了某些西方传媒对世妇会的报道“本质上不真实”,认为“本质真实的意思是对的”。近几年,新闻界关于新闻真实性的争论仍然没有停止。   我是不赞成“本质真实论”的。这不仅因为“本质真实”…  相似文献   

13.
陈丹 《记者摇篮》2005,(7):59-60
3月3日,随着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的召开,辽宁卫视2005年全国“两会”特别报道徐徐拉开了帷幕。18点30分,所有观看《辽宁新闻》的电视观众,都看到了《辽宁新闻》全国“两会”特别报道《直通北京》首次采用双视窗,以沈阳、北京两地演播室主持人互动的方式对全国两会进行播报。  相似文献   

14.
民生新闻热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艳丽 《青年记者》2006,(18):81-82
民生新闻栏目《南京零距离》从开播至今仅三年多的时间,但是它所引起的冲击波却是强烈的,它的零距离服务百姓的编辑方针和极具亲和力的“说新闻”形式,在社会乃至业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全国各地方媒体纷纷仿效。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新闻写作原则?——答《一条违反新闻写作原则的新闻稿》一文的作者陈封杜继昌陈封同志在1996年《新闻战线》8月号《读者论坛》专栏中,就《我国水利经济正在兴起》这篇对外稿中没有写明消息来源,写了题为《一条违反新闻写作原则的新闻稿》一文,说它“违反了...  相似文献   

16.
面对地方新闻传播媒介紧锣密鼓、红火热闹的改革热潮,我们军队新闻工作为了担负起为新形势下加强军队建设提供正确舆论导向和强大智力支持的重任,必须在已经进行的卓有成效的努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军队新闻改革推向深入。笔者认为,军队新闻改革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应该是如何更好地发挥其宣传教育功能,进一步强化指导性。为此,必须充分用好深度报道这一近年来不断发展的新闻文体。(一)大家也许都注意到了,去年底今年初,中央各报的深度报道日见其多。一向重视深度报道的《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等自不待言,《人民日报》的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17.
江卉 《新闻三昧》2005,(2):30-32
新闻发现这一命题最早由《武汉晚报》原总编辑潘堂林于1996年在《怎样发现新闻》一书中提出。在8年多的时间里,我国新闻界对于它从多方面进行了研究和阐述,这些阐述比较多的是从新闻发现的概念、作用和思维等方面进行研究。对于怎样能够真正获得新闻发现,怎样具体地发现新闻研究不太多。本从新闻发现的四种模态切入,具体探讨新闻发现所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军事记者》2006年第3期发表张永红的文章《探析否定式新闻》。 文章说,有一种新闻不时出现在媒体上,尽管它也是以目击的形式出现的,但它选择的不是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而是没有发生的。“某某事情没有发生”作为新闻事实,它又确确实实是已经存在了的。这些新闻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它用否定的角度比肯定的角度更适合表达新闻事实的典型性,也决定了否定式写法在新闻写作中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陈敏直 《今传媒》2006,43(3):40-41
新闻漫画是指“以新闻事件为创作素材,用幽默与讽刺的艺术手法进行的一种新闻表现形式,它既有新闻性、又有艺术性。”①方汉奇先生认为:“早在鸦片战争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知道,运用印刷和散发单片时事新闻和讽刺画的办法来进行反帝斗争,公开刊售和刻印叫卖的《大败鬼子》、《芝相行乐图》就是其中的佼佼者”。②20世纪初,漫画随《神州日报》、《民呼日报》等报刊的出现而得以孕育、生成和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日报》比较重视新闻漫画,培育了一批有影响的漫画家,如华君武、方成、陈依范、英韬、米谷、钟灵、蓝建安等。改革开放以…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新闻     
首都报纸明年纷纷改版从北京举办的“2000年度报刊发行宣传日”活动传出的信息表明,明年各报的竞争焦点将集中在新闻报道、特色专刊及版式设计上。《中国青年报》称,2000年将进行以减少周刊、增加新闻版为主要内容的改版,届时现在每天两块的新闻版将增加至7块,每天只保留1块副刊,以增加信息量,吸引读者。《北京经济报》也提出通过增加新闻版的数量突出自己“信息实、消息快、文字短、视点热、涉猎宽、服务强”的特点。《中国体育报》明年的目标是每天8个版,通过大量新闻消息与深度报道增加自己的体育特色。《中国改革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