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等效等效翻译理论的定义及其与言语行为理论的关系,对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翻译偏差的原因进行探讨,并试着在提出的对等翻译标准的基础上给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马建忠与等效翻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建忠对妇的翻译所下的定义深得翻译界的好评,但对他的等效翻译观却很少有人进行探讨。对比马氏的翻译观和现代翻译理论,马氏的翻译观点已涵盖等效翻译理论的全部内容。  相似文献   

3.
当前译界或学术界存在一种误解,即谈到西方的翻译理论就直接等同于奈达的“等值”翻译理论。尽管人们对等效翻译论进行了多视角和全面的探析,但其仍然是一个富有争议的研究课题。文章对等效翻译论的渊源、内容、目标以及标准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与合理的释读,力图在把握等效翻译论的实质基础上,对等效翻译理论的贡献与缺陷进行合理的反思。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奈达的动态等效理论,探讨广告翻译的等效性,指出由于文化差异,文化形象的转换是成功广告翻译的关键;修辞手段的应用能大大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成功的广告翻译对中国名牌走向世界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从等效译论看汉语歇后语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翻译学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等效翻译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运用日益受到关注。翻译的等效也成为译者在翻译实践所力求的目标,本文从等效翻译的角度来探讨汉语歇后语的翻译。  相似文献   

6.
自奈达的等效翻译理论提出以来,国内外翻译界对其的评价各异。本文对"等效论"的历史发展进行简单的疏理,从跨文化交际和接受美学的角度探讨了"等效论"在实践操作中的语用可能性,指出等效翻译会导致大量的文化和语言信息的流失。  相似文献   

7.
翻译策略有多种,常见的有归化、异化、改写、语用翻译、语用等效翻译等策略。不同的翻译策略在指导翻译实践时的作用是不同的,各种翻译策略研究的文献也很多,体现了相关学者们对翻译策略研究的重视,也反映了翻译策略在翻译教学、实践与研究中的重要性。通过对语用等效翻译策略相关文献展开研究,在语用等效的视角下,进一步探讨相关文献对语用翻译策略的分析和总结,从而更全面、多层次地归纳和概述有关语用等效翻译相关文献的优势与不足,对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8.
关联理论是一种认知语用理论,强调语境效果,翻译则是一个认知推理的交际过程,二者有着共同的研究对象,即语言理解和表达。从关联的角度出发,实现等效翻译必须通过关联来获得最佳的语境效果的理论;再从词义确定、情景理解和文化关联三个方面论述语境在实现等效翻译中的重要作用。关联语境对等效翻译的这种解释力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相似文献   

9.
对奈达的等效翻译理论的可取与不足之处进行探讨,概括了其在国内的传播和批判接受过程,该理论具有进一步挖掘的潜力,应成为翻译理论和翻译批评的重要一维。  相似文献   

10.
前人关于双关语翻译的研究促进了我国翻译理论的发展,但这些研究也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将语用标记等效翻译理论和Delabastita的双关语翻译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分析《爱的徒劳》中的双关语及其译文,找出译者翻译观的不同之处和制约该剧中某些双关语翻译的因素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简述中国当代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的生平,分析他非凡的外语学习与翻译实践,着重就他有关翻译促进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翻译要忠实和尊重原作,翻译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翻译要注重跨文化交际,以及质量是翻译的核心追求等翻译思想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广告翻译是一种目的性极强的翻译活动。为了传递信息和劝诱目的语读者,广告翻译追求的是效果对等,从而实现商业利润的最大化。注重语言功能对等而不是文字表面的对应的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对广告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广告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考虑语言和文化差异并关照译文读者的审美心理才能达到有效的功能对等。  相似文献   

13.
政治文本出于保密、观望、礼貌等种种主观或客观原因,较于普通文本更频繁地使用模糊语言。本文结合实例,借用法国塞莱斯科维奇创立的翻译释意理论,探索政治文本中的模糊现象及翻译方法,指出译者的认知在原文模糊语言理解中有重要作用,政治文本模糊语翻译的标准是追求意义对等而非表面上的语言对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模糊语言的具体翻译方法。本研究有助于提高政治文本翻译的质量,也有利于加深对释意理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政治经济语篇中形象表达的等效翻译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奈达的动态等效理论,探讨政治、经济语篇中经常出现的形象表达。根据源语和译语文化差异,指出翻译形象表达的三种常用方法:保留源语形象、替换源语形象和抛弃源语形象,以使译语读者能够获得与源语读者基本一致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Danesi提出的概念流利理论为人们了解、解释英汉两种语言差异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引入中国后,这一理论被广泛运用于二语习得、外语教学、翻译等领域,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各方面研究提供了借鉴。但通过对相关研究的梳理和综合分析,可以发现关于此方面的研究仍存在很多不足和缺陷:研究缺乏全视角性分析,重实践轻理论,质量亟待提高。因此,未来应加强理论的宏观性研究,注重理论自身研究,完善理论基础,扩大应用领域,将理论与母语迁移、中介语等热点话题结合起来拓展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16.
在目的论的翻译理论视角下,从法律英语的特征出发,展示法律英语作为一种特殊用途的英语,其专业性和行业性决定了目的论对法律英语翻译的理论指导作用。对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规则在法律英语翻译过程中的使用,以举例的方法进行阐释和说明,以期探索更适合法律英语翻译的有效翻译途径。  相似文献   

17.
隐喻是英语语言里的一个重要语言形式,具有形式和形象多样化的特点;其翻译的难度也比较大。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主张让译文和原文在功能上对等,而非简单的形式对等。应用功能对等理翻译英语阴喻的方法有:对等地借鉴形象相同或不同的汉语阴喻,对等地借鉴汉语明喻,和对等地用主体;要在具体语言情境中对等翻译;在实现功能对等的前提下,选择形式更对等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加快,国际交往日益增多,翻译在文化交流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如何避免翻译中的文化壁垒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本文介绍了奈达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奈达认为,翻译是指在译语中用最切近、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信息,首先是语义对等,其次达到文体对等,并在词汇层面上举例说明"动态对等"理论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翻译是不同民族语际交流的实践活动。随着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人们逐渐认识到翻译实际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既包括语言的转换也包括了对不同文化的正确诠释 ,所以语言、文化和翻译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