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巫山神女无疑是世界上最人性化的一位美神。西方有维纳斯,中国有神女,维纳斯是人的创造,而神女却是天设地造,其境界和韵味,窃以为远胜于西方的美神。 诗人本是人间美的使者,鲜有见大美而不言者,所以,中国自有文学史以来,诗人们便屡屡向神女献上诗的桂冠。 神女何其荣幸,第一个向她倾诉衷肠的,是她的三峡同乡,那个以《离骚》等瑰丽诗篇光照寰宇的伟大诗人——屈原。 屈原出生地秭归与神女峰所在地巫山,古属荆  相似文献   

2.
伊莎多拉·邓肯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舞蹈家。1878年生于旧金山,1927年卒于法国尼斯。邓肯的人生犹如天边美丽的彩虹,虽然短暂却绚丽多姿,充满传奇和引人遐想。她在生活中追寻艺术,在艺术中追求永恒;艺术是她不朽的宗教,她的奥林匹斯圣殿里永远供奉着美神和爱神。邓肯的周身洋溢着美的火焰,她用舞蹈征服了世界,征服了她的时代。她以无比的勇气和知识,冲破了传统与古典芭蕾的禁锢,她完成了一场革命,开启了一个时代——20世纪的现代舞蹈运动由此扬帆起航,驶向人类精神更加自由、广阔的地平线。有人说,邓肯的生活具有诗史的性质。她从19世纪西方…  相似文献   

3.
维纳斯是西方神话中著名的爱神和美神,她是美的化身,也是爱情的象征。她既是“体现纯美的女神”,拥有作为美神的神圣高尚的一面,同时她又具有作为爱神代表人类最基本的生殖欲望、撼动人类心灵的凡俗的一面。不同时代的艺术家对她做出了各种不同的诠释,她的艺术形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停地变化着,每一次的蜕变都是“美”的嬗变,而这一次次的嬗变也使得她的艺术形象愈加饱满。  相似文献   

4.
居里夫人是世界科学史和人类文明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她传奇式的一生创造了非凡的成就。她在科学上的发现曾经震动世界 ,她的顽强毅力和高尚品德也无与伦比。她的小女儿艾芙·居里在《居里夫人传》一书中对她作了中肯、精彩的评述 :“她是一个女子 ,隶属当时一个被压迫的国家。她家境贫寒 ,姿容美丽。一种有力量的使命要她离开祖国波兰到巴黎求学。她在巴黎过了好几年艰苦孤寂的生活。好在在那里她遇到一个像她一样有天才的人 ,和她结了婚。他们的幸福 ,在性质上 ,是与一般人的幸福不同的。玛丽和皮埃尔·居里以最奋勉、枯燥的努力 ,发现了…  相似文献   

5.
孙力 《孩子天地》2013,(1):20-21
玛雅人相信万能的神控制着世界。为了供奉神,他们供奉祭品,血祭就是其中的一种方式。他们也是美洲人中最早发明文字的,玛雅人有卓越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根据天体的运行轨迹,他们创造了复杂的历法。对玛雅人而言,科学和艺术主要是为宗教服务的,他们把日月星辰都看做神。玛雅国王认为,他们死后将变成  相似文献   

6.
维纳斯这位“断臂的美神”,原是希腊神话中一位司春的女神,外形极其秀美。这位美神掌管着人间的爱情、婚姻、生育和一切动植物生长繁殖的职权。 公元前200年左右,希腊的雕刻家克莱阿美纳斯第一次创作了这位女神的雕像。后来又有许多雕刻家为维纳斯塑像。1820年,希腊米洛斯岛上有一个叫岳尔戈斯的农民,在一座倒塌的小庙堂的沙土堆中发现了一座美女雕像,这就是脍灸人口的米洛的维纳斯,是目前全世  相似文献   

7.
崇拜对象     
一个信徒非常崇拜神。他每天都沐浴净身,参拜家里供奉的神像。一天,一个僧人给了他一尊神像,让他供奉它。 信徒问:“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神吗?”  相似文献   

8.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现今世界上有不少动物纪念碑,以表彰它们为人类作出的杰出贡献。 鸽子纪念碑 在法国首都巴黎有一座夸特的鸽子纪念碑。这是因为鸽子曾立了功,这座纪念碑就是人们为表彰鸽子而建立的。1942年法国的一艘船在海上出事,一切  相似文献   

9.
墨尔多是嘉绒地区的一位名山神,墨尔多神山是嘉绒地区的第一大神山。坐落在丹巴墨尔多神山下的墨尔多庙是一个供奉神祗十分复杂的寺庙,所供神祗有佛教,有苯教,也有道教,呈三教合流状态。墨尔多庙供奉神祗的多样性,是丹巴地区文化多元性的反映。  相似文献   

10.
<正>黑格尔说过,一个有文化的民族,如果没有哲学,就像一座庙,其他各方面都装饰得富丽堂皇,却没有至圣的神那样。哲学如同普照大地的阳光,它照亮了人类的生活世界,使得人类生活显现出意义的灵光。马克思说,没有哲学我们就不能前进。哲学的价值究竟是什么?哲学家冯友兰借用先贤之语概括为"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把哲学的形上思维应用于解  相似文献   

11.
Angkor Wat     
举世闻名的吴哥窟建于公元12世纪吴哥王朝极盛时期。神勇善战的高棉圆王苏利亚瓦尔曼二世为了供奉印度教的维希奴神而建立了这座伟大的寺庙。吴哥窟占地约208公顷,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筑物。核心建筑是五座玉米状的高塔,代表印度教的神山。  相似文献   

12.
爱美和追求美是人类固有的天性,人们欣赏自然的美,创造生活的美。而作家艺术家们开垦出人类美的艺苑,以自己的才华和心血培植出一株株千姿百态的艺术之花,为人类生活增添无比绚丽的色彩。在中国三十年代文坛上,年轻的女作家萧红以她清新自然的笔融描绘了东北边陲小镇呼兰河的风土人情,展示了女作家独特的艺术个性,为世界文苑开出一朵美而不艳的奇葩。  相似文献   

13.
主持人这是一个浮躁的世界,一个物质的时代,人们对于文化的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一切曾经的阳春白雪都被消费主义拉下神坛,让位给打着草根旗帜的"下里巴人"。这其中也包括我们的审美观,或者如今我们应该在"美"字上加一个引号。因为,我们已经身处一个重新定义"美"的世界。  相似文献   

14.
语文是文化的语文,是科学的语文,更是美妙的语文。语文,因它的文字鲜活而美,因它的内涵丰富而美,因它的创造体验而美……正如有人所说:语文是空中楼阁般的梦幻,是荡气回肠的美妙乐曲,是意蕴悠远的诗韵,是美神维纳斯断臂的浮想联翩……语文是一门美的学科,语文学习的主阵地——语文课堂就应该成为审美的课堂。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性爱神与美神成为一而二、二而一的感性存在可以证明,在民族深层心理结构体系中。对于女性是的审美价值的评判是:爱与美同在,女神的爱与美代表着一种超功利的美学观念的发生。这种美学观念于不自觉中突破了弥漫四周的以男性为中心的语言符号的压迫,树立着爱与美之女神的不朽形象,左右着华夏民族“集体的梦”。女神所生发出来的女性精神及相应的女性崇拜的集体无意识倾向,可谓是人类命运史或文化史上的潜宗教。它化作“社会性的共同情感”潜伏在文学作品中。  相似文献   

16.
所罗门     
李乐 《现代语文》2005,(8):11-11
所罗门继承了大卫的王位,成为以色列王,他听从大卫的遗嘱,致力将以色列创造成文明国家,因此他一直与周围的国家维持友好关系,尤其是埃及,他向法老提议联姻。法老也相当赞成,于是将其中一位公主下嫁给他。他真心爱上公主,并把大卫生前的一座宫殿送给她,让她与她的臣仆居住,此外还在宫殿里设置埃及人所供奉的神像。除了埃及公主,他的宫殿里居住了来自各地的美女,她们各有不同的信仰,也将各自信奉的神像带进皇宫里。此外,所罗门开始他的造城计划,雄伟的神殿、华丽的宫殿、繁荣的大城。  相似文献   

17.
世界上许多国家把橄榄枝作为和平的象征。说起它的由来,还有一段古老的神话: 在天国脚下,有一座美丽的无名城。天国诸神都争着要做这座城市的庇护神。他们争吵不休,互不让步,最后矛盾集中在智慧女神雅典娜和海神波塞冬之间。他俩互不相让,只好在神王宙斯的调和下当众比输赢。海神以骁勇著名,他手提神叉,骑一凶恶海怪,在众神面前表演了绝伦的武功。然后在喷喷赞叹声中,眉飞色舞地说:“如果有人侵犯这座城市,我就带兵杀他个片甲不留。”轮到智慧女神了,见她嫣然一笑,手一指,一枝绿色的橄榄枝便飞到她的手中,她不卑不亢地走过诸神面前,平静  相似文献   

18.
神之源:中国原始时代社会观念的萌生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的观念的出现,应当是早期人类开始形成了自己的主体观念,将人与自然初步区分开来以后的事情。《国语》所说的人神“杂糅”,与法国文化人类学家布留尔所说的人与自然的“互渗”,都是对于原始时代一定发展阶段的社会观念的概括。“杂糅”“互渗”是混沌初开、鸿蒙初判以后,才能够呈现出来的社会精神面貌。这种观念是上古时代神话的渊薮和古史传说的源头之一。人们脱离原始思维状态,具备“人”的自主意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原始宗教观念和神灵世界的相继出现,为人走向神坛和英雄时代的降临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9.
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芙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相似文献   

20.
张平:马克思有个著名的论断:人是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世界、创造生活的.易健教授在<审美学导论>中高度概括:一部人类演进的历史,也就是人类追求美创造美的历史;人类对美的不断追求,促进并带来了人类文明与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