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个性,是指一个人在自己的行为活动中经常表现和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提倡“个性化”教育已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要尊重学生,在平等中发展个性;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全面、公正、合理地对待每一个学生;鼓励学生的质疑问难,使学生在质疑问难中不断超越自我;从做中学,在体验中发展个性;强化“人本意识”,在主动中发展个性。  相似文献   

2.
教育与人的个性发展既是重要的教育理论问题,更是重要的教育实践问题。什么是个性,个性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人的比较固定的特性。个性发展是指个性品质在形成中由量变到质变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马克思说过:“个性自由的发展是一切发展的前提条件。”1984年邓小平同志在论述教育问题时,曾指出:“学生的发展不是整齐划一的,而是千差万别的,正是这种差异性,构成了各自的个性、特长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人的个性的丰富和全面发展,是人类的崇高理想和追求。在这个过程中,“工作日的缩短”或闲暇时间的增加是必要前提。随着“减负”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广大中小学生将会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脱出来,学生的闲暇时间大大增加,这为人的个性的丰富和完美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如何教育和引导学生学会沿着正当的方向支配属于自己的闲暇时间,对个性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以下简称中职教育 )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我们要抓住机遇,勇对危机,坚持走素质教育成功之路──学生个性自由发展。   早在 153年前,《共产党宣言》就提出人类最高理想就是建立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今天我们的教育就是为了培养一代共产主义新人而努力,使学生个性自由发展无疑是一种成功的教育。然而,以往人们比较注重普通中小学教育中学生个性自由发展,对中职教育中学生个性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5.
以人为本思想的实质,就是以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本,以人的个性、独特性和创造性为本。一切教育必须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这是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内涵和基本价值取向,也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精髓。“以知识为本”和“以技术为本”的教育,不能培养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素质教育是全面和谐发展的前提,人文教育是全面和谐发展的支撑,个性发展是全面和谐发展的核心。  相似文献   

6.
人的全面发展--成人教育的理念与现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人类发展的祟高理想境界,同时也是现实人生的必然选择,全面发展的个人是独具个性、自出发展、不断自我完善的个人。成人教育则是面向人的现实生活的开放教育,推祟个性发展的自由教育及终身教育的集中体现,所以说,成人教育理应而且现实地体现着人的全面发展的旨意和追求。  相似文献   

7.
"80后"现象的教育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80后”的不少代表人物是社会生活的成功,也是当代教育体制下校园生活的失败。他们存在着明显的“去校园”现象。通过对“80后”现象的分析,我们发现当代中国教育存在着四大弊病:工业化生产模式,片面理解“全面发展”,过度偏爱知识教学,教育目标俗化。为此,有必要结合新课程改革理念,坚持“四强调,四提倡”,即强调学习主体,提倡个性自由;强调多元评价,提倡优势发展;强调能力本位,提倡有效学习;强调目标境界,提倡高尚追求。  相似文献   

8.
人是教育的中心和出发点,也是教育的目的和归宿,而人应当是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实现及其实现程度受制于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教育制度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只有“好的”、“善的”教育制度才能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9.
论当代教育对于人的独立个性的追求与探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培育人的独立个性是当代教育的主导价值追求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历史,是人们向往、追求个性自由和解放的历史。人类获得个性自由和解放的历程大致需要经历四个历史阶段,即原始自然经济条件下的“群体人”阶段,封建农业经济和“人的依赖关系”条件下的“阶级人”阶段,现代工业、市场经济和“物的依赖关系”条件下的“独立的个体人”阶段,未来高度发达社会条件下的“个性自由发展的人”的阶段。根据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人的发展规律,当代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应是培养独立的社会活动主体或培养人的独立个性。早在  相似文献   

10.
人本主义教学流派的兴起是从美国倡导教育革新运动开始的,20世纪60年代末期,美国教育在历经数次钟摆式变革运动之后,又迅速堕入“冰川时代”。当时,过重的学业负担、陈旧的教学模式和传统的课程设置等都极大地阻碍了学生个体智力、情感与个性的充分发展,普通教育经历了布鲁纳课程改革运动失败折磨,社会呼吁“复归人性”的声浪愈加强烈,正是此时,人本主义教育理念迅速兴起。一时间,“教育的真谛在于个性的自我实现”、“人道主义是教育的核心”、“打破传统教育的一切权威,让学生获得个性的自由发展”、“促进个性发展是教育的唯一目的”等人本主义的呼声四起。人本主义的主要代言人是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他从分析传统教育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入手,强烈抨击传统教育不能顺应时代潮流,无法满足社会和人的发展的真正需要,呼吁广大教育者克服弊端、改革教育。他曾剖析传统教育的八大弊端:①教师的权威性;②教学手段的惟知识灌输论;③学生是知识的容器论;④师生关系僵化;⑤信任是最低限度的;⑥学生在恐慌中生活;⑦民主价值遭到践踏;⑧完整的人的价值缺失。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就是针对传统教育这八大弊端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11.
简论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在教育中的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是人类精神的两个维度。教育也应做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二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借 此实现人和自然、社会的高度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人文精神的培养是综合性的培养和熏陶。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从高校体育教育的角度阐述了体育文化与人文精神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提出体育文化可以从营造精神文化、营造制度文化、营造物质文化三大方面来影响大学生人文精神,从而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起到有效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对当代中国的教育精神研究状况进行文献整理和分析,发现对其概念内涵的理解和阐述随意性强而比较凌乱,有必要进一步厘清教育精神的内涵特质,研究其缺失的原因,并对符合时代精神的教育精神的建构给出合理的策略路径。  相似文献   

14.
对当代中国的教育精神研究状况进行文献整理和分析,发现对其概念内涵的理解和阐述随意性强而比较凌乱.有必要进一步厘清教育精神的内涵特质,研究其缺失的原因,并对符合时代精神的教育精神的建构给出合理的策略路径。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精神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意蕴出发探讨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认为昂扬向上的中华民族精神需要教育的塑造和弘扬,并就如何实施中华民族精神教育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发展的两个重要支柱,两者共生互补,任何一种缺失都将造成人在实践过程中的失衡。就我国大学教育的发展来看,我们经历了在大学教育中提倡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在大学教育中的缺失,以及我们所倡导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同一,即现代人文精神应该是融合科学精神在内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7.
师范教育改革十余年来,师范教育中的科学人文素质教育仍然式微,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教育缺失。根深蒂固的专业知识技能培养的本体师范教育观、把科学人文素质教育等同于科学人文知识教育、片面强调教育教学技能提升训练是其主要原因。师范教育改革应树立以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培养为目标,知识能力、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三维一体的师范教育发展观;在课程定位与内容设计上,体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培育的维度;在培育的途径上,构建起课程教学、团学活动、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一体的师范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培育的平台;在课程教学方法上,要选择知识传授与情感激发、启发、引导一体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彭先桃 《高教论坛》2007,(4):16-18,30
专业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客观要求,更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世界潮流.文章针对当今教育普遍存在着重科技、轻人文,重专业教育、忽视人文教育的倾向,分析了大学教育专业化的局限性,呼吁让人文教育走进大学课堂,并指出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大学教育应有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9.
人不仅是生物的存在,更是精神的存在,是在物质基础上的精神存在。教育的价值不仅在于为人提供获取物质的手段,更重要的是在于指向人的精神和灵魂,在于引导人认识自己的价值,使人的精神世界得到完善。  相似文献   

20.
从当前师范教育改革的实践出发,论述了如何建立高师创新教育体系。其中管理创新体系构建,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关键,它将直接影响到基础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