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教育是一种特别的视觉艺术,老师如何运用他的注意力与他的教育效果真是关系重大。是啊,并不是我们自作多情,学生是需要我们的关注的。甚至可以毫不过分地说,很多学生在很多场合的很多时刻里,在乎的就是老师有没有看他(他们)。学生们是多么会捕捉老师的眼神啊!大大方方地回视老师的目光;或者在你没有注视的时候他(他们)注视着你,可是你一旦注视他(他们)又躲闪开去;或者他(他们)对你的注视就是想确认你是否在注视他(他们)。这多像有趣的猫捉老鼠的游戏!可是谁是猫谁是老鼠?不回答也罢。  相似文献   

2.
当你从初中升到高中.你的语文老师很可能会布置给你一项特别的作业——随笔。这大概是最让人愉快的作文训练了、因为在这些没有命题的作文里,你可以畅所欲言、而不必努力证明别人的观点.或者谈论一些你本来不感兴趣的事情。虽然有时你也会为想不出写什么而苦恼,可是当你慢慢地写啊写啊,写了一年、两年,甚至三年、你的随笔本变得很旧,翻开来是密密麻麻颜色不一的字迹,到了那个时候,你就会发现你有多感谢随笔。是它给了你一个说心里话的空间、让你记下了成长中的种种情感和思想。特别是,它还会让你多一个好朋友,那就是你的语文老师.因为只有他(她)一直关注着你的随笔、分享着你的心情。有同学在来稿里写:“记得有一次、我们的班主任向语文老师提议,给每周一篇的随笔定题目,这个建议最终被婉拒了,因为语文老师说:‘让他们写吧,他们也只会在随笔中写心里话。’”真的,如果没有随笔,我们也许就辜负了青春。  相似文献   

3.
“徐金卫.学生说你出的试卷很反动。”期中考试历史一考结束.监考老师走出考场碰到我笑嘻嘻地说了这么一句话。我没太放在心上.觉得这只是开玩笑。“老师,你怎么会出这样的题目。很多同学说你‘反共’啊!你不担心自己啊?这样的题目我们无法下笔啊!”  相似文献   

4.
最好的礼物     
说到教学中的激励语言我们会想到什么呢?“棒,棒,你真棒”、“真聪明”、“老师佩服你”、“你真出色”、“你这种解法老师都没想到啊”……从激励的语言可以窥得一个老师的学生观.从激励语言的变化可以追寻某一阶段教育的某种精神内涵。在我看来,教育就等于激励,虽然这话有点武断。可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他老人家说得多完整与深刻啊!其实也是这个意思:教育即激励!  相似文献   

5.
开学初,一位年轻的班主任老师找到我说:“杨老师,你是心理老师,我们班学生抄作业现象挺严重的,能不能请你给我们班学生上节班会课,让他们不要抄作业了?我用了很多方法都没什么成效啊。”  相似文献   

6.
冯老师走进教室的时候,孩子们一怔。“你们好啊!”冯老师满脸洋溢着真挚的笑意,声音充满了亲切和关爱。正想上课,突然,有个学生举手站了起来,还没等老师问他什么事情,便急急的说:“冯老师,可以给你提个问题吗?”“当然可以了。”冯老师仍然微笑着。“你今天为什么戴眼镜了?”“对呀,你为什么戴眼镜了?”这时很多学生也随声附和起来。冯老师这才想起走进教室时孩子们满脸疑惑的原因。冯老师并没有急于回答学生们提出的问题,而是故意问他们:“好看吗?”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有的说“好看”,有的说“不好看”,有的不说话…  相似文献   

7.
何炅 《中学生百科》2012,(18):44-45
做最精彩的自己就好何老师,你好!告诉你一个秘密,在我们家,你就像那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我爸妈都非常喜欢你,尤其是一家人一起看电视的时候,他们时不时就对我说:何老师的串词真有意思啊!何老师的救场真是妙啊!很多类似这样的称赞。顺便还要教育我一下:你这孩子是一上台就哑巴,上不得正板(长沙  相似文献   

8.
老师:“请把你的同桌叫醒!” 学生:“是你把他并睡的,你自己来叫醒他吧!” 历史老师:“请你回答,从前我们这座城市里有没有出生过大人物?” 学生:“没有;只出生过很多婴儿!” 老师:“这篇文章是你写的吗?” 学生:“是呀,每句都是。” 老师:“啊,尊敬的朱自清先生,见到您真高兴,原来您还活着!” 学生甲:“王小强他骂我,说我像一头犀牛。我能不能报告老师?” 学生乙:“当然能,他是什么时候骂的呀?” 学生甲:“上个学期。” 学生乙:“那你早该报告老师了。” 学生甲:“可是我昨天才第一次看见犀牛呀。” 地理老师:“同学们。如果遇到了地震,你…  相似文献   

9.
传统教育观念中,老师无疑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和教育秩序的维护者。也许是追于残酷竞争的教育现状,多数老师在扮演上述角色时都是一本正经、不苟言笑的,任凭老师再怎么自我感觉“蜡炬成灰泪始干”,苦啊,累呀,无私奉献呀,都没用,学生对你总是敬而远之的。因为在他们看来,老师大多是不折不扣的“黑猫警长”,俩眼瞪圆了盯着他们,有个风吹草动——查!犯错了——批!闯祸了——罚!你笑,他担心“笑里藏刀”,你语气温婉,  相似文献   

10.
一天,一位小学生对我说道:“我们老师好不公平哦!”我问道:“为什么呢?”孩子说:“我们老师罚这次成绩考得较差的同学去扫地,他们本来就没有学习好,扫了地就更没有时间去复习了啊,还怎么学习得好呢!”在我们老师看来,通过惩罚来教育学生是再正确而平常不过的了。但是幼小的学生心里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想法,师生心理的巨大反差怎能不使我们的教育结果低效,甚至是适得其反呢?  相似文献   

11.
“赵老师.您怎么不太叫您班学生的大名啊?”小李老师问。“就是啊,听您班学生说,平时您不是叫他们‘毛毛’.就是叫‘豆豆’。甚至还有叫‘乖乖’和‘宝贝蛋’的。”小张接着说,“上次在您班上完《幸福在哪里》一课后.问学生最幸福的一件事情是什么时。竟然有很多人说是在你叫他们‘乖乖’的时候!”“一说起称呼.您班学生兴奋得两眼噌噌地朝外直冒光!”小李玩笑似地接过了话茬。“哈哈哈……”办公室的其他人被两位活泼的年轻人的一唱一和引得笑语不断。  相似文献   

12.
对不起谁     
尹老师慌慌张张地跑进办公室对我说:“贺老师,我们班学生小胡离校出走了,这是他留下的一封信,你看该怎么办?”我接过尹老师手中的信,上面只有短短几句话:“尹老师,这次考试我又没考好,我对不起您,对不起父母,对不起班集体,对不起学校,我已无脸见人了,只有一走了之。”我一边读信,一边回想起这个学生的情况。小胡性格内向,不爱说话,虽然学习挺用功,但成绩一直不好。记得不久前尹老师找他谈话,苦口婆心地劝导他:“小胡啊,一定要加倍努力!如果你下次还考不好,你怎么对得起教育你的老师?怎么对得起辛苦抚养你的父母?怎…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节品德课,我竟突发奇想地想要学生也当一回老师。当我把这个想法告诉学生时,他们兴奋不已,竟也高兴地答应了,这让我感到有些意外。接着,学生们都自告奋勇地推荐自己。当小老师选定之后,这位“老师”一本正经地说:“老师!不,是袁慧同学,你要坐好来。等会儿要检查学习效果。”我没有吭声,认真照着学生的要求坐好,心想着,看你还有什么花招。可没有想到,精彩的还在后头呢!这位小老师上起课来竟然也像模像样,还有板书呢!他接连问了好几个问题,其他学生们也很积极地回答,那劲头可真让我开了眼界,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后来,小老师将一个问题抛向了我:“袁慧同学,学完这一课之后,你认为我们应该学习张海迪的什么精神?”听到提问后,我马上站起来回答说:“我们要学习张海迪在病魔面前不低头,坚强不屈,奋发向上的精神。”“回答得很好!”小老师表扬了我。本以为可以坐下,但这位小老师又冷不防地提出了第二个问题:“那么,你在生活中有没有做到像张海迪一样呢?”我看着这位小老师,只见他正得意地看着我,仿佛又在说:“老师,你不能回答吗?”好啊,得理不饶人了。于是我就将计就计,沿着学生打开的思路,给了学生一个正面的回答:“在我的生活中,的确也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  相似文献   

14.
罗丹,法国著名大雕塑家。一天晚上。他终于完成了7年来精心构思的杰作——巴尔扎克雕像。他满意地注视着这尊雕像,心情激动不已。于是,他叫来几个学生,让他们一齐欣赏巴尔扎克的雕像。一位学生看着看着,目光落在雕像的手上,说:“这手像极了!老师,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奇妙而完美的手啊!”  相似文献   

15.
安娜 《吉林教育》2004,(3):45-45
1.走进学生的学习,让学生从你的语言中读出你的爱。有一句话说地好:“蹲下来与学生说话,让学生平视你的眼睛,从你的眼神和语言中读出你的爱”。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语言,都在学生心中有很重的份量。学生都希望他的老师跟他们说话时目光在自己身上,甚至老师蹲下来目光与他的目光在一条水平线上,他们都希望他的老师的脸上  相似文献   

16.
爱的细节     
有一次.我在街上走着。天忽然下起了雨。因为没有带伞.只好在路边等雨停下来。突然一个声音从背后传来:“沈老师!”回头一看,是一个小男孩儿,看上去像一年级的学生.但我似乎不认识他。我礼貌地向他点了点头:“你好啊!”我笑着说。他看了看我,问:“老师.您没有带伞吗?我的给您!”说完,硬是把伞往我手里一塞.转身跑进雨里。我朝他喊:“回来,你会淋湿的。”他跑到路对面。向我甩着手说:“老师,您用吧,我家很近的。”“你叫什么名字?我好把伞还你啊!”  相似文献   

17.
美丽的错误     
一次,我听一位老师上《科利亚的木匣》一课,他在板书过程中把“匣”字写成“箱”字了。当时有学生举手提出:“老师。你把‘匣’字写错了。”老师听后连忙对学生说:“同学们.这‘箱’字是老师故意写的.我想看看大家上课有没有认真!”之后.教室里立刻鸦雀无声,学生全都坐得端端正正.眼睛注视着黑板。整节课气氛沉闷。课后.一学生告诉我说:“老师经常这样.自己说错了或写错了。就说考考我们。真没劲!”  相似文献   

18.
《家教世界》2008,(Z1):50-51
1.题目:原来小学生写:原来他是我爸爸。老师评语:妈妈关切一下。2.题目:……我把你……[如:(树啊树啊)我把你(种下)。]小学生写:(汤圆汤圆)我把你(吃掉)。老师评语:真是可爱!3.题目:一边……一边……小学生写:他一边脱衣服,一边穿裤子。老师评语:他到底要脱还是要穿啊!?  相似文献   

19.
一盏敬业的明灯──肇州县二中英语教师于淑贤剪影本刊记者陈双,魏永生于淑贤老师啊,你个子并不高,然而人们却都仰望着你.学生仰望着你,是因为你的光辉映亮了他们求索的眼睛.陶天书,放弃了英语的学习,可你却没有放弃陶天书.教室的灯光知道,校园的夜风知道,你是...  相似文献   

20.
《红领巾》2015,(2):28-29
亲爱的小朋友,作为一名小学生,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向题:你,为什么要上学?如果你没有想过,菲儿想过。菲儿是谁?他和你一样,也是一名小学生,开学的第一天,他去向老师:"老师,您说,我为什么要来上学呢?"老师被很多很多的学生问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可是,菲儿的这个向题,让她愣住啦:这算是什么问题啊?!小学生来上学,不是天经地义的事儿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