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大学之大,非谓有大楼之谓也,乃谓有大师之谓也。”教育家梅贻琦这句名言阐述了这样一个真理:学校的发展在于教师,在于教师的发展。基于这样的认识,近年来,我校致力于探索一条符合我校实际的教师发展之路,着力打造学校的“大师”。  相似文献   

2.
大学何以为“大”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大学为什么是大学而不是其它,在诸多社会组织中大学何以独一无二?本文试图从大学的基本要素和基本精神两方面着力回答这个问题。构成大学的基本要素就在于,大学之大有“大家”谓大;有大师谓大;有大学生谓大;有灵性的校园文化氛围谓大;有探究学问的博大和追求真理的伟大谓大,大学之为大学不仅在于它是一种物质存在,更是一种精神存在,大学基本精神主要体现为:自由精神、科学精神、民主精神、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3.
提起“大学”的定义,今天的高校领导,几乎无一不能说出梅贻琦先生的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梅先生认为,教授与校长相比.校长固然重要,但不过是率领职工给教授搬椅子、凳子的人,最重要的是教授。  相似文献   

4.
大师、大楼与大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大师之谓也”。恐怕是现今中国人论大学者引用频率最高的一句话。梅贻琦先生的这句名言之所以为人们钟情,就是因为它道出了办好大学的一个基本理念。一所真正追求卓越的大学,它应当有能够创新知识的杰出教师。师之所存,道之所在;道之所在,人之所向;英才聚焉,故成其大。  相似文献   

5.
我踏着达达的马蹄声.从江南无数个春天里走来.风雨兼程,任柳絮翻飞,莲花开落,我在追求我的大学。 梅贻琦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千百年来,无数学子在求学之路上奔波劳累.追寻着更深度的学术研究。那扇通向大学的门引无数学子向往。然而有的人被囿于“大楼”中找不到出路.有的人却沿着书香花径,一路成了大师。  相似文献   

6.
周根红 《求学》2004,(10):23-25
以前.若要提及大学,就少不了蔡元培先生的“兼容并包”,或是梅贻琦先生的“大学.非高楼大厦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然而,如今的大学纷纷巧妙地将大学、大厦、大师……和谐统一、相映成辉,形成自己的特色。继上期大学风云榜介绍了大学名师、名人后,本期就全国各大高校,选取“最”具特色之部分,方方面面介绍大学,让您与大学来一次最亲密的接触……  相似文献   

7.
“家里蹲”大学——国际网络让你在家拿文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空间上的实体在现代化浪潮未曾席卷全球的传统世界里,“大学”这个词从哪个意义上讲,都必须首先是一个空间的实体。虽然早年的著名教育家、清华大学校长梅琦贻先生说过:“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但谁也不  相似文献   

8.
试论大学教师的学术素养及提升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教育学家梅贻琦教授认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学办学的关键是大学教师,而大学教师的学术素养是大学教师内在品质的重要表象.我国一些大学近期出现的学术泡沫、师生疏离,以及教师间的口水仗等事件,不仅影响着大学教师的学术形象,也制约了大学的发展.文章试图阐述大学教师学术素养的现状、成因及提升策略,找出有效解决途径和措施,期望获得相关机构和人员对大学教师学术素养问题的关注,促进我国大学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从"教士的村庄"到"知识人的城镇",再到今天"多元化巨型知识都市"的大学究竟是什么?这是人们一直探索的对大学内在逻辑与外在使命的认识问题。在现代大学的发展进程中,我们虽然还未达成明确的共识,但无论是"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中国式大学理念,还是"一流教师成就一流大  相似文献   

10.
铸造大学之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铸造大学之魂”是一个重大的哲学命题。“文化是大学之魂”深深地蕴涵在“育人是大学之本”和“科学是大学之根”之中,其核心是大学应当坚守的文化品位和崇高理想。主要凝聚在深厚的文化底蕴之中的大学文化是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形态,是大学赖以坚守文化品位和崇高理想、承担起历史赋予的重大使命的根本。铸造大学之魂,对于大学办学来说,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工作,应当与时俱进,持之以恒。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学习策略的特点及其教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学生对学习策略的学习和掌握以至合理运用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与中小学生相比,大学生运用学习策略指导自己学习活动的意识和能力有显著提高。大学生学习策略具有目的性、选择性、有效性、个性化等特点。与大学生学习策略特点相一致,大学教学应开展开放性的、个性化的、咨询式的学习策略指导工作,以促进大学生的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2.
论大学精神与大学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大学精神对一所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推动着大学的发展。大学只有不断地通过制度建设、文化熏陶、大师引领等发展途径,才能孕育出大学之精神并使之薪火相传。  相似文献   

13.
民国时期是中国大学发展相对稳定的一个时期,这为中国大学的迅速崛起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民国大学的发展,并不是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诸多因素发生化学效应所促成。在学习大学模式这一方面,曾有过学德与学美之争,最后中国大学舍德国模式而取美国模式。在当今我们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学习民国大学的成功经验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4.
The research undertaken for this article aims to analyse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perceived employability and the actual national employment rate among Italian students and graduates undertaking different courses in a large Italian university. Data were collected through a cross-sectional survey of 2087 students in 19 faculties, and compared with the national indicators of employment rate for each faculty. Using faculty as unit of analysis, the results indicated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participants’ perceived employability and national employment rate. This trend was similar for both genders. However, the results showed a difference between bachelor’s and master’s degree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erceived and actual employability was not significant among bachelor’s participants while it remained significant among master’s participant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graduates are only partially aware of their possibility to enter the labour market and this, in turn, highlights that universities have only partially met the goal to increase awareness about the chances of finding a job among students and graduates.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经济变化的影响,日本政府对科学技术政策、高等教育政策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而且这些改革与产学研合作是紧密相连的。随着《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和国立大学法人化的实施.日本大学的产学合作呈现出了新的形势:向机构与机构之间的,即以大学为单位的、更加广泛的合作交流发展。包括产学研合作在内的一系列的高等教育改革的倾向是,逐渐偏离大学应该遵守的“学问自由、大学自治”的基本准则,趋向经济效益的追求。从文部科学省分离出来的国立大学因此就可能成为经济界、产业界的附庸,这正是所有倡导学问自由、追求大学自治的人士所担心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强调一个阶级掌握精神生产资料的重要性,葛兰西提出文化领导权理论,阿尔都塞则认为教育机器是资本主义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社会主义大学作为社会主义社会重要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其校园文化主要通过营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氛围,通过大学校园理念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和活动文化等基本形式,来实现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  相似文献   

17.
评价对大学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所谓大学评价排名化,主要指排名成为一些大学评价结果的唯一表现形式,参与大学排名的机构愈来愈多,大学排名涉及的领域愈来愈广。值得思考的问题是,这么多的大学排名是否必要?大学排名的评价指标是否合理?所谓大学评价国际化,主要指21世纪之后流行的世界大学排名的实质是评价机构用一个尺度或者说一个国际性的尺度去评价不同国家的大学。四大排行榜已经对一些国家政府的高等教育政策、众多大学的办学理念、方向和行为、普通大众对高等教育的认识等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世界大学排名评价的科研偏好、英语偏好、理科偏好的特征是值得认真关注的。  相似文献   

18.
A public university was established in 2014 as a cornerstone of Ecuador’s sweeping higher education reforms. Four years later, Universidad Regional Amazónica Ikiam had developed internationally benchmarked teaching, research and community service missions within the Ecuadorian Amazon. The creation of Ikiam occurred during a period of broad international discourse on the importance to universities of academic excellence, innovation system impact, and regional relevance. This case study tests whether a top-down state-driven development model can establish a university on principles of excellence, impact and relevance. The creation of Ikiam is analysed qualitatively and the results are discussed in context with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policy settings for higher education and innovation. This study provides insights for low and middle-income countries to strengthen higher education and innovation systems through university creation. Internationally it provides practical insights for university master planning taskforces to build organisational strength and distinctiveness through excellence, impact and relevance.  相似文献   

19.
自20世纪60年代女权主义运动兴起以来,妇女学开始在西方大学里建制化。今天在妇女研究从政治立场转向学术立场的大背景下,女性主义本身也开始更多地被视为一种认识论或方法论而不仅仅是社会运动。尤其重要的是,在今天的西方大学里妇女学以及性别研究的兴起已经对大学学科的知识结构以及大学制度本身产生了重大影响。通过引入性别分析视角重构大学学科制度甚至于重建大学制度已经成为未来时期世界范围内大学与学科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20.
自17世纪学术出版制度建立开始,西方大学教师学术发表动力不断增强。现代学术研究逐成建制,为大学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发表活动注入原初动力。研究型大学的出现将学术研究与发表变成了教师基本的职责行为,进而成为教师聘任中的重要评价标准。大学对学术声誉的目标追求与大学绩效主义的治理手段相结合,推动教师不断提升学术产出。学术发表对于大学教师作为谋生工具的意义进一步凸显,乃至形成“不发表,就出局”的学术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