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笔者在日常的听课活动过程中发现,很多老师的课堂巡视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或是“巡而不视”:执教者穿梭于学生之间,只关注课堂纪律,对于学生学习的状态以及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闻不问;或“视而不巡”:执教者至始至终立于讲台前,只用眼睛扫视;或是“强巡暴视”:整个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执教者不停地在教室里走来走去……  相似文献   

2.
对当前热门的课堂观察模式——"教师巡课"展开实践研究,发现阻碍巡课实施的三个关键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优化策略——整合构建共同体;引入SOLO分类理论合理选定实践问题;把巡课过程简化为"三步九要点".以"燃烧与灭火"一课为例,阐明了巡课的操作流程.  相似文献   

3.
以"教师巡课"作为课堂观察方式,围绕"初中化学课堂如何有效落实化学核心素养"这一主题进行巡课,紧扣化学核心素养,立足于"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设计"碳单质的化学性质"一课的化学核心素养巡课观测表。介绍巡课分工和巡课记录,通过交流反思活动提出最优设计建议,形成课时教学标准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听课调研中,对一位教师的习作课进行了跟踪指导交流,前后课堂气氛和效果差别很大,初始课的设计带有一定的普遍性,教师课后感觉也不理想,但苦于找不准改进的方法。经过我们共同努力,在第二次平行班教学中,取得了理想的效果。这节习作课的要求是说说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心里话,习作内容很贴近孩子的生活实际。教学中要调动他们的生活积累,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为学生创设一吐为快的宽松环境,在表达方式和内容上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规范线上教学运行管理,切实保证线上教学质量,西宁市城中区教学研究室明确巡课的内容与重点,先后对区属21所学校进行了巡管理、巡教学、巡教研、巡效果四轮线上巡课督查;并通过巡课反馈表,组织召开腾讯会议,以“优化课堂20分”“优化作业20分”等活动形式进行每日必反馈,问题速整改,积极优化线上教学新模式,助力“双减”政策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6.
近日,学校接受了市教研室的课堂教学调研,笔者陪教研员听取了一堂"小发明技法介绍"的课,做课老师有多年的教学经验,他的教学设计逻辑严密,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几乎没有一点悬念地上完了整堂课。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笔者每学期都要对高三语文复习教学进行调研,每次调研听课不少于20节。一个总的感觉是:对于高中语文教学而言,最重要又最难的课是高三复习课,最不重要又最容易的课也是高三复习课。最重要,是从应然状态讲,它能决定高考成绩,关乎学生前途;说最难,因为复习课没有现成教材和教案,要温故知新又要迁移拓展,所  相似文献   

8.
为促进民族地区用好三科统编教材,提高民族地区教育质量和水平,教育部教材局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了三科统编教材巡讲活动,对民族教育、发展薄弱地区教育进行重点指导帮扶工作。笔者作为吉林省教研员代表,与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统编教材编写组专家共同走进吉林省朝鲜族中小学校,通过基层调研、课堂观察、课例研讨、出课指导等活动,了解统编教材使用情况,指导教师深入理解统编教材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内容,结合本地本校实际,用统编教材上好语文课。  相似文献   

9.
在调研听课过程中,常常能听到教师们这样的反映:这样的课后指导要是放在课前就好了。由此,我萌生了这样一种想法,在今后的调研中,如果条件和时间允许,可以把调研重点由听课转向参与备课,然后再听课诊评。这种调研方式我姑且称之为“前置式调研”。  相似文献   

10.
《课标(2011年版)》倡导过程教育,但在以《一元一次方程》为载体的教研活动中发现,课堂教学普遍与过程教育存在偏差,也没有体现以学为中心思想。鉴于此,笔者在重复式观课与反思基础上,对这节课的教学进行分析与解读,得到了同仁的认可。  相似文献   

11.
本文旨在探索实用英语写作课程的教学实践。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特点和实用英语写作的特性,笔者运用“过程体裁教学法”,分别对实用英语写作课的宏观及微观过程设计进行了尝试,最终确定该教学法对实用英语写作课的教学实践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课标(2011年版)》倡导过程教育,但在以《一元一次方程》为载体的教研活动中发现,课堂教学普遍与过程教育存在偏差,也没有体现以学为中心思想.鉴于此,笔者在重复式观课与反思基础上,对这节课的教学进行分析与解读,得到了同仁的认可.  相似文献   

13.
何捷 《中国教师》2011,(17):63-65,78
<正>笔者在向自己的师傅于永正老师请教的过程中知晓一个有趣的事情。于老师说他年轻时精心备的课、上的课,孩子几乎都忘记了,孩子们唯独记住的是和他交往过程中发生的有趣故事,如外出郊游、一同游戏等。笔者强烈认同,因为同样的事也发生在笔者自己的经验中。那些正儿八经备好的课即便上得行云流  相似文献   

14.
笔者听了一位年轻教师执教的<万以内数的认识>一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借助于媒体演示来对学生进行"数感"培养过程中出现了缺憾,这当中也反映出了一线老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数与代数"教学中对"数感"培养存在的共性和困惑问题.接下来,笔者就出现的缺憾过程进行一些分析与思考,愿与同仁共探讨.  相似文献   

15.
正学科调研是教研员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每次调研均有推门听课、教师说课、教研员和上课教师交流意见等活动。课堂上教师的教学常常会出现偏离目标、把握不准,或者隐隐约约点到而已等教学目标落实不到位的情况。但听教师说课时,教学目标定位又是基本准确的,既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又重视结果。问其原因,教师的回答如出一辙,教学目标是从教参上或优秀教案集上抄的。教学目标本应是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拟定,可现状是教师们没有制定教学目标的意识,当然也缺失了制定教学目标的能力。下面笔者以二年级下册"数据收集整理"一课为例,谈谈着眼于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  相似文献   

16.
彭辉鳌 《今日教育》2007,(4S):40-42
笔者在听课调研时发现.农村小学的口语教学出现了一些失衡现象:一是不能准确把握口语交际课的课型特点.对怎样实施教学感到茫然:二是对教学过程探究不够.学生自主交流的主线不明确。任其“自由”发挥。作为语文教研员,我们应该怎样帮助教师解读教学中的失衡现象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笔者在日常的听课活动中发现,很多教师的课堂巡视存在着一些问题,或是"巡而不视":执教者穿梭于学生之间,只关注课堂纪律,对于学生学习的状态以及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闻不问;或是"视而不巡":执教者自始至终立于讲台前,只用眼睛扫视;或是"强巡暴视":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18.
覃方确 《广西教育》2012,(16):25-26
很多年没有像这几天这样全天候地进课堂听课,真的很开心,也很有感触。高三第一次备考调研开始了,我一口气走了6所学校,扎进课堂听了近15节课,加上巡堂,几近40节课,有令人兴奋、快慰的幸福味道,也有令人担心、忧虑的纠结情愫。  相似文献   

19.
从去年开始,笔者开始接触做微课.在接触微课的过程中,笔者感觉微课是传统课堂教学的一种有益的补充,它有可能彻底改变学习者的学习方式.1.微课是什么?1.1笔者眼中的微课.就笔者的理解,微课不同于传统课堂的录像,也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的过程,实际上主要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过程也是学习者自我教育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笔者在哲学课教学中,有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