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运动生物力学分析揭示了日本优秀运动员富田洋之完成的单杠团身后空翻转体360°越杠再握动作的运动学规律和技术特点,为我国运动发展此类动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研究结果显示,整个身体及肩关节超过杠前水平位置后两手同时撒手;团身后空翻越杠向左转体后右手先抓杠,然后左手抓杠时整个身体处于杠水平以上较高的位置。  相似文献   

2.
冯喆单杠直体后空翻转体360°越杠再握动作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运动学分析揭示了冯拮完成的单杠直体后空翻转体360°越杠再握动作的运动学规律和技术特点,为我国运动员改进和发展此类型动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运动学分析揭示了跳马世界冠军、我国优秀运动员李小鹏完成的跳马踺子转体180°前手翻直体前空翻转体900°的运动学规律与技术特点,为我国运动员发展此类动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冯单杠直体后空翻转体360°越杠再握动作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运动学分析揭示了冯喆完成的单杠直体后空翻转体360°越杠再握动作的运动学规律和技术特点,为我国运动员改进和发展此类型动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运用三维运动学法对中国体操女子集训队员--杨亚红和王湉湉的跳马前手翻直体前空翻转体540°的动作进行了对比性技术分析,并针对二人动作完成的情况进行了技术性诊断.以期对我国跳马前手翻直体前空翻转体540°动作的训练和技术改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对我国优秀跳马选手程菲完成的踺子后手翻直体后空翻转体900°和踺子转体180°前手翻直体前空翻转体540°两个高难度跳马动作的运动学规律和技术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重点比较了这两个高难动作在踏跳、推手和第二腾空等几个关键技术环节的运动学特征,从中分析出两个动作在这几个关键技术环节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为我国年轻运动员发展和改进这两个高难动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文章选择“飞行”动作中较具代表性的“向前大回环直体前空翻抓杠”,以5名中外优秀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进行动作技术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从振浪、撒手腾空、空中翻转和再握四个环节,对关键性技术指标的优劣进行诊断、评价,提出高质完成该动作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8.
通过运动生物力学分析揭示了我国优秀运动员李娅创新的高低杠向后大回环后空翻转体180°接屈体前空翻转体180°下,即"李娅空翻下"运动学规律和技术特点,为我国运动员发展和完善该动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运用三维运动学法对中国体操女子集训队员——杨亚红和王湉湉的跳马前手翻直体前空翻转体540°的动作进行了对比性技术分析,并针对二人动作完成的情况进行了技术性诊断。以期对我国跳马前手翻直体前空翻转体540°动作的训练和技术改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跳马踺子跳转180°接前手翻直体前空翻转体类动作是近几年发展较快的技术,文章通过运动学分析,找出了黄旭完成该动作的技术特点及一般运动学规律,为进一步发展和改进此类动作技术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跳马踺子后手翻直体后空翻转体360°动作是当前女子跳马的主要发展趋势和潮流动作之一。又是向踺子后手翻直体后空翻转体540°、720°、1080°等高难动作发展的基础难度动作。本文主要研究了舒舒诺娃、萨博、西里瓦斯、沃伊尼亚等世界优秀运动员完成的跺子后手翻直体后空翻转体360°动作的技术特点及一股运动学规律,并为教练员、运动员提供了一些技术参数作为训练时参考。舒舒诺娃曾多次获得世界女子跳马冠军。她完成的动作质量高,技术先进,值得我们学习、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通过运动生物力学分析,揭示了我国优秀运动员滕海滨完成的双杠向后大回环转体360°的运动学规律和技术特点,为我国运动员发展和改进该动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主要通过运动生物力学分析法、文献资料法、观察法与解析法,研究揭示了我国优秀运动员杜伟完成的跳马侧手翻直体侧空翻转体990°动作的运动学规律与技术特点。提出的观点和技术参数,能为我国运动员发展和改进该动作技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对促进我国男子跳马的技术水平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男子自由体操是在1911年第五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及1932年第十届奥运会上才正式列为比赛项目,但其发展速度是很快的,特别是六十年代以后难度变化大。五十年代还仅有不同方向和形式的简单空翻动作,如直体后空翻转体360度及前手翻接前空翻动作。六十年代就出现直体后空翻转体720度及团身后空翻两周的难度动作。在70年代则不仅难度上出现了直体后空翻两周及直体后空翻转体1080度等多周数翻腾动作,而且如团身后空  相似文献   

15.
邢傲伟跳马侧手翻直体侧空翻转体810°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通过运动学等研究方法,揭示了我国优秀运动员邢傲伟完成的跳马侧手翻直体侧空翻转体810°的运动学规律与技术特点,对于进一步发展笠松类高难动作,提高我国男女跳马技术水平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随着男子跳马手翻空翻及手翻空翻加转体多复合型动作的出现,女子跳马也有了新的发展.一九七四年第十八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中,女子跳马开始出现了"科尔布特跳"(即360°前手翻)和塚原跳(即侧手翻转体90°团身后空翻).在第二十一届奥运会上,团身、屈体塚原跳、前手翻前空翻等动作已被多数运动员  相似文献   

17.
1987年全国少年体操比赛,有28个省市代表队共196名运动员(男97人,女99人)参加角逐。在比赛中,各队的技术难度和动作质量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过去双杠项目少年较难完成的“前摆转体180°成手倒立”、“团身后空翻二周下”、“大回环”等技术巳被普遍掌握,部分运动员还完成了“屈体后空翻二周下”、“经倒立前翻360°成支撑”、“大回环转体180°、360°”等高难动作。其中河南运动员陈军完成的“前摆转体90°成一杠手倒立接大摆落下越杠直体后空翻转体360°下”,辽宁邵宝智、黑龙江王景宇完成的“一杠手倒立大摆落下越杠团身后空翻二周下”等难新动作受到体操界行家的注目。为了更快地提高少年运动员双杠项目的技术水平,本人对参赛队员的动作内容、数量、难度、完成情况及落地稳定性等作了现场统计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采用录像解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第十一届全运会决赛3名优秀女子蹦床运动员决赛中屈体前空翻两周转体540°(晚转)动作进行运动学分析,结果表明:从离网瞬间到形成屈体动作瞬间,李丹表现最为突出,其技术特征是用时短、角度小、空翻周数大、水平位移小;黄珊汕开腿转体技术最出色,其特征是利用髋关节力量及手臂摆动在空翻阶段迅速完成转体,对身体的控制到位;钟杏平准备触网阶段的技术特点是直体腾空时间尽量长,使其有充分的时间准备触网.  相似文献   

19.
1前言运动水平和成绩的提高与技术的改进是分不开的,只有不断的加强对技术的研究,对训练手段的更新,才能在训练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率。在双人项目动力性动作中,“键子小翻跳转:360°成荡没”的技术已渐渐被各队运用,如福建男双的“键子小翻跳转360°成荡浪甩前空翻下”、江苏男双的“键子小翻跳转360°成落泪甩前直体成倒立”。利用“键子小翻跳转360°成荡浪”的技术,不仅增加了动力性动作的技术类型,提高了动作的连接难度水平,而且也丰富了成套的编排。2研究方法2.1观察法观看国内外各届技巧锦标赛技术录相。2.2归纳法总结洲练教…  相似文献   

20.
踺子转体180°前手翻前空翻类动作是跳马项目近几年来开发的一类高难度动作,从当前发展趋势看,此类动作发展潜力很大,将成为新的潮流动作。袁柯霞是我国完成踺子转体180°前手翻屈体前空翻动作质量比较好的运动员。研究她完成此动作的运动学规律及主要技术特征,对有条件发展此类动作的运动员具有理论和实际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