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针对技工院校学生的特点,本文重点从“信”和“靠”两个方面谈一谈如何提高技工院校学生的素质和质量。  相似文献   

2.
沈永兴 《文教资料》2014,(34):44-46
写作教学是技工院校语文教学的难点,本文通过对教师“教法”与学生“学法”的探讨,提出改善技工院校语文写作教学现状的途径,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动力,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3.
技工院校学生职业指导是指对已经毕业或即将毕业的技工院校学生进行就职前的培训,引导他们规划职业生涯,帮助他们结合自身的情况及眼前的机遇和制约因素,为自己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选择职业发展道路,确定教育、培训和发展的计划等,让学生为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而确定行动方向、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就目前就业形式来看,我国人口众多,就业压力大,就业任务繁重,因此技工院校应该做好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本文从技工院校学生职业指导工作现状出发,探究如何提高学生职业指导的实效性,帮助学生做好就业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4.
一、正确认识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价值(一)理论价值开展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研究,培养学生职业素质是顺应时代和社会的迫切要求;是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满足技工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能否培养出高素质的劳动者是技工院校教育成败的标志。技工院校培养的学生具备了较高的职业素质,输入到社会、企业,就会受欢迎,就会成为企业需要的人才资本,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  相似文献   

5.
在阐述习惯养成对提高学生"知、情、意、行"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大学生养成教育的现实必要性,并进一步从养成教育原则的主体性与被动性的协调,养成教育计划实施的系统性、有序性,以及在操作上如何把握针对性和具象性等几个方面提出实施大学生养成教育的思路。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学生养成教育的缺失表现对民办高职院校必须重塑、加强学生养成教育的现实必要性进行探究,并且对民办高职院校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现实意义作出阐释。  相似文献   

6.
“双师型”教师是技工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通过对技工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分析,强调从实际出发,建立技工院校教师及“双师”教师资格认证标准,拓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是提高技工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陈兰 《现代企业教育》2013,(20):224-225
在社会的发展之下,各类企业对于技术工人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就为广大技工学校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机遇,技工院校的学生有着自我意识强、习惯较差等特征,为了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加强德育管理工作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分析技工院校学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德育管理的方式。  相似文献   

8.
何克奎 《广西教育》2011,(24):14-15
养成教育在高职院校学生教育与管理中具有必要性,高职院校在实施养成教育中,应创新高职教育理念,加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创设校园文化环境,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养成教育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9.
作为学生必修的体育课程,必须与时俱进,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作出调整,随之而形成具有技工教育特色的“体育课程双转移”;何谓“技工院校体育课程的双转移”?作者认为,技工院校体育课程的双转移应该是:教学内容从重视学生体育达标数据转移到着重培养学生对某项运动项目的兴趣,教学目标从强调体育课堂上对运动专项技术的掌握转移到重视学生课余运动爱好的养成.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养成教育的现实意义、目前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现状及其原因,并提出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三种精神”是技工院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特色。通过以下三个方面举措,构建技工院校开展“三种精神”培养的实施路径:一是从加强理论阐释和内容研发,提高技工院校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以“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为载体,将劳模工匠精神融入技工院校思政教育课程体系;三是以劳模工匠工作室为依托,以劳模工匠团队为支撑,建设技工院校思政教育实践平台。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技工院校学生英语基础普遍偏差,英语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模式陈旧落后,教学方法单一这些现状。提出强化技工院校学生英语教学改革措施——分层教学,旨在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3.
职业素质是技工院校学生步入社会的基本保证,是影响学生能否适应社会的重要因素,对技工院校学生的发展前途起到重要作用。因此,了解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现状并制定相关的培养方针和对策成为提升技工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对职业素质内涵的分析和加强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养成的必要性出发,总结出了提高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张权 《林区教学》2014,(5):111-111
在全面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今天,对于技工院校而言,有效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尤为重要。技工院校的学生毕业后会成为企业的一线职工,而他们身体素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企业及自身的发展。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日益激烈的社会就业竞争趋势,尽早构建成形的高效体育课堂,成为当今技工院校教育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5.
培养和提高高技能人才素质,首先应提高技工院校师资队伍的素质。技工院校的广大教师应以技工院校“名师”为目标,在教育教学和专业实践中磨砺,尽快成为名师。本文就技工院校采用PDCA循环的科学方法,从作用、过程设计等方面探讨了名师培养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我国西部贫困地区技工院校技工院校学生学生的实际,从技工院校学生自身、学校图书馆、校园文化氛围等四个层次来探讨如何提高学生信息素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是在校学生遭受意外伤害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技工院校教育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素质等因素,技工院校学生遭受意外伤害的概率又高于其他学校。因此,加强技工院校学生的自我保护教育刻不容缓。各类各级技工院校不但要重视学生的技能培训,更要重视学生的自我保护教育。本文就加强技工院校学生自我保护教育的重要性、技工院校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缺乏的成因以及教育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由于技工院校的学生和所在班级的特点与普通学校有所差异,因此普通学校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并不适用于技工院校的语文教学。而如果想要在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技工院校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班级的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思维教学模式配合以语文教学实践,从而从本质上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技工院校发展势头整体看好。但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由于技工院校普遍实行“宽进严出”、“免试入学”,不同文化程度的应、往届毕业生进入技工院校就读,事实上已经没有门槛,跟着而来的问题是:①由于文化理论基础参差不齐,学生很难普遍按照教学大纲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教师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20.
教师要对技工院校教育特点进行分析,重视当前技工院校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思想素质、践行传统美德及处理人际关系方面存在的问题.技工院校学生思想品德不良现状的三大成因是社会、学校、家庭,要针对成因,提出做好技工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措施方法,即:技工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力量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