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现如今,随着我国高清以及超清视频的快速发展,较高的分辨率以及较高的帧频使得视频文件容量较大,在通信传输时会占用较大的带宽。因此,如何在保证视频编解码高质量的前提下,提高编码速率,减少编解码中的计算冗余度,成为了相关专家学者研究的重点。本文针对视频编码中的运动估计技术,通过对像素的运动信息进行分析,提出一种自适应的运动估计起始点确定方法,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视频信号的帧内多普勒域导频估计,实现对视频编码无损传输,提高视频图像传输的保真度。传统方法中对视频编码的导频估计算法采用时域亮度均值重叠分块的奇异值分解方法,视频数据进行强制分片和分块重组,视频编码流出现糊分块效应,导致视频纠错效果不好。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视频编码无损传输中帧内多普勒域导频估计算法。构建视频传输网络结构模型,进行丢包率预测,把实时视频可以看作多幅的彩色图像按一定时间间隔顺序进行刷新显示,使图像数据将其能量的大部分集中于频率域的一个小范围内,采用量化分析方法提取帧内视频压缩特征,进行视频编码无损传输中帧内多普勒域导频估计算法改进。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精度较高,提高了视频通信的图像保真度,降低了视频失真,提高了视频传输质量,具有较好的视频传输纠错性能。展示了优越性和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李普玉  闵曙辉  曹向 《科技广场》2009,(11):100-102
在块匹配运动估计中,起始搜索的模板类型和大小影响着搜索的速度,在现有的快速搜索算法中,采用由大到小的模板进行搜索,这种方法在运动矢量较小时,增加了一些不必要搜索的点数.本文在分析X264(X264是一个开源的H264/AVC的视频编解码器)编码模型中4种运动估计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六边形改进算法,在保持了原有图象质量的情况下有效的提高编码速度.通过对各种测试序列的实验证明,改进后的算法与六边形算法相比,在重建图象质量和码率接近的情况下,编码速度平均提高了12%,提高了编码器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4.
光照突变视频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导致视频通信丢包和失真,需要对视频信号进行无损编码处理。传统的编码算法采用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算法,受到高阶特征的非线性约束,导致视频编码性能不好。提出一种基于经验矩估计的光照突变视频无损编码算法,构建视频信号传输网络结构模型,进行关键帧特征提取,通过计算视频传输信号的经验矩估计特征,进行域特征点分离,通过幅频变换得到光照突变发生时的像素差,实现视频编码算法的改进,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能有效提高视频传输的正确前景点率,视频编码的码本准确度较高,保真性好,实现无损传输,提高视频通信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运动估计是预测视频帧序列的关键办法,通过运动估计所得的视频帧间的运动矢量是衡量运动估计效果的重要评价标准。本文首先介绍了基于块匹配的预测点选择办法,然后对比了全搜索、三步搜索法、菱形搜索法几种常用搜索模板的性能优缺点,为将来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首先简要介绍MPEG-4运动图象编码的标准,尤其是MPEG-4技术相对其它图像编码技术的优势,接着分析了MPEG-4视频数据流结构、解压缩编码原理,以及编码过程结构图。在认识了MPEG-4视频编解码技术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MPEG-4广泛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为IPTV业务指明了未来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7.
针对H.264的编码特性,选择了编码代价最小的帧间编码模式,通过改变搜索范围来优化多帧运动估计。实验结果验证,该编码算法可以平均节省H.264编码时间的30%。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分析了智能视颇分析技术.研究了视频监视系统中的运动目标检测与跟踪方法,提出了基于背景统计模型估计的方法在基于运动目标检测与跟踪算法的智能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实际应用方案,并设计了基于智能视频分析技术的数字化监狱网络监管系统的实现方案,包括基于DSP处理和单片机控制的运动目标检测与跟踪系统的硬件组成方案,和基于运动目标检测与跟踪算法的智能视频监控系统控制图像处理电路以及算法流程.  相似文献   

9.
在视频序列中,帧与帧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空间冗余度,通常要进行运动估计,以去除帧间的冗余信息,保留相关有效信息。运动估计算法很多,常用的简单有效的运动估计算法是块匹配算法,本文通过使用常用序列,对几种块匹配算法(BMA)进行测试比较,最后给出了一种新的匹配算法。  相似文献   

10.
H.264是新一代视频压缩编码标准,基于H.264视频编码的多宏块多参考帧快速搜索算法可用于各种不同的基于块的运动搜索算法之上,有效地提高了运动搜索速度。  相似文献   

11.
新一代视频编码标准(High Efficient Video Coding,HEVC)是JCT—VT正在规划中的视频编码标准,主要面向高清电视(HDTV)以及视频编解码系统。文章首先从HEVC基本结构出发,较全面地介绍了HEVC在帧内和帧间预测估计、正交变换、滤波补偿以及熵编码方面采用的关键技术,最后介绍了HEVC当前的研究热点及其最新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提出一种适用于ATM网络的可变比特率分层编码新算法,称为运动补偿子带分层视频编码.它能克服ATM网络中信元丢失造成的图像质量下降,实现高质量的视频通信.模拟结果表明:这种新算法比现有的同类算法有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
多视点视频编码提取它的帧间冗余信息用来压缩视频流:这些冗余信息是与深度信息息息相关的。这些技术利用视差估计获得不同视角间的视差矢量(DVs),然而,这些技术主要应对的都是如何提高多视角视频编码效率。本文提供一种基于多视角几何与深度的快速视差估计解决方案.视差预测模块首先计算,通过迭代或者快速搜索估计过程在搜索范围内寻找最优的视差矢量。实验结果表明该预测器将最化视差矢量限定到一个很小的范围。结果表明保留原始率失真情况的条件下。提出的方法速度提高达到2.5。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无线视频传感网络和无线视频移动设备的快速发展,迫切需求新的视频编码方法以解决视频压缩编码目前遇到的瓶颈问题。分布式视频编码是近年来新兴的研究热点技术,其抗误码能力强、编码复杂度低以及可以灵活分配编解码端的复杂度特性,使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介绍了分布式视频编码的起源,研究了在视频编码中的特点并分析了其相对经典视频编码方法的优劣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讨论了视频通信中压缩视频的关键数据(纹理信息,编码模式I、P、B,以及运动向量MV)的恢复方法,对典型的差错掩盖技术及掩盖方法进行详细描述,并对其适应环境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6.
在此分结合经典超分辨率重建理论,讨论了压缩视频重建过程需要考虑的几个因素,指出了降质模型和运动估计的重要性。还对压缩视频超分辨率的两种重要算法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它们对量化误差的不同应用。  相似文献   

17.
视频或图像序列中的运动目标检测与跟踪已成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实现了视频序列中的运动目标检测,使用了背景差法和帧间差分法检测到运动目标并进行了优化。Kalman滤波器是一种在时域内采用递归滤波的方法对系统状态进行最小均方误差估计的方法,本文提出利用Kalman滤波器实现运动目标跟踪中的形心跟踪的方法,可以准确预测到运动目标的一下个状态,得到良好的跟踪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在此分结合经典超分辨率重建理论,讨论了压缩视频重建过程需要考虑的几个因素,指出了降质模型和运动估计的重要性。还对压缩视频超分辨率的两种重要算法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它们对量化误差的不同应用。  相似文献   

19.
MPEG-4是新一代基于内容的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国际标准,它第一次提出了基于对象的视频编码概念,其核心思想是基于内容的交互性。本文以MPEG-4视频编码为基础,阐述了视频编码实现中的关键技术方法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由于在网络传输的过程中会伴随着噪声和拥塞的出现,视频数据包在网络传输的过程中经常会丢失或损坏,这会严重影响解码端的视频质量.大部分帧间错误掩盖算法都是为丢失或出错的宏块估计一个运动向量,这可能导致恢复的宏块与周围宏块之间出现边境不连续现象,影响视频质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块的像素权值叠加帧间错误掩盖算法,为每一个损坏的宏块估计多个运动向量,利用不同的运动向量重建多个子块,然后将这些重建的块进行权值叠加,合成最终的恢复宏块.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优于H.264/AVC中的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