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科学与宗教--科学哲学题中应有之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与宗教作为人类把握世界的不同方式,二者的关系构成了人类思想领域的永恒主题。它们之间既有历时态相互作用,又有共时态相互影响,二者的互制、互促、互克、互害、互融所引起的整合、冲突、协调,为理解科学提供了线索。科学哲学既需要了解它们的发生学渊源,又要研究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历史过程与逻辑形态,才能达到对科学的完全理解。科学与宗教的关系乃是科学哲学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2.
科学、哲学与宗教概念是随着人类生存的扩展而一同扩展的。从人类历史的纵向看,三者几乎是同时产生的.历史上科学、哲学、宗教相互作用引起此消彼长.现代社会里科学的极端发达使宗教只能成为一种非主流的意识形态.然而科学的发达使现代人更无法抛开宗教的精神安慰,也更需要哲学的“思”。科学、哲学与宗教是伴随人类始终的,三者自产生之日起就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在人类文明的森林里蒇蕤共处、彼此互动。  相似文献   

3.
研究科学与宗教的共时态关系基于“文化是人的存在方式”这一前提。科学与宗教,就是人类以两种不同的方式——“科学的”或“宗教的”——来把握世界、反映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是人类理解人与世界相互关系的两种不同文化样式,表现为两种不同的文化现象。理解这种关系,既需要以主流文化样式的世界图景、思维方式、价值规范来衡量,也需要各种文化样式之间的世界图景、思维方式、价值规范的相互渗透和评价。一定时期科学的世界图号与宗教的世界图景相互作用的结果,反映出科学与宗教在特定时期的相互关系;科学的思维方式与宗教的思维方式的对立统一,反映出科学与宗教的相互作用;科学的价值规范与宗教的价值规范相互评价,反映出科学与宗教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4.
论述康德“理性”哲学中的科学与宗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考察康德在其哲学中对科学与宗教的界定来指出它们的联系。理性的批判是科学与宗教得以产生的基础,科学是对理性的合理批判,宗教是对理性的合理批判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宗教与科学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与科学同属于人类社会意识形式,二者在本质上是对立的。由于科学发展水平不同,二者的关系经历了混沌相处、宗教压制科学、科学的发展冲击宗教、宗教被迫调整对科学的态度等几个阶段。本文通过对这几个阶段的历史考察,探讨了二者关系的发展走向以及我国现阶段所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科学与宗教的关系作为学术界经久不衰的话题,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观点。对于二者的关系,笔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必须放到人类社会及人自身的发展史中去考察才可能全面而深刻,科学与宗教的对立和冲突不是它们关系的本质,而只是人类认识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能力发展不完善的表现而已,科学与宗教的协调共处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7.
科学定义的演变可以分成混沌、独立与回归三个阶段。一是日心说之前,科学是宗教的一个分支,由宗教统领。二是《天体运行》与《物种演化》的出版,导致了自然科学的独立,科学的独立引发了西方的分裂,西欧大陆法系将宗教排除在科学之外,使得20世纪各种反宗教、反传统的革命在西欧、前苏联、东欧以及亚洲地区风起云涌;英美法系则实行了宗教改革。三是冷战结束后,宗教同时在西方与中国复兴,科学与宗教又一次携手,宗教被纳入科学范畴之中,科学与宗教均在人本价值的体系内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8.
科学与宗教一直存在着对立关系。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检验标准不同是宗教科学对立的思想根源;文化领导权的排它性、意识形态的惟一性和政治斗争的复杂性是宗教科学对立的社会原因;但是,科学是一项未竟的事业,它无法全部解决人生苦难,其负面效应也日渐凸现,这使当代宗教与科学又有着和谐并存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科学和宗教并非是单一的关系,从西方社会历史进程来看,科学与宗教之间是一种发展着的变动关系。在古希腊罗马时期,科学与宗教是水乳交融的同一关系;在中世纪,宗教一方面统治和压制科学,另一方面促进科学的发展,近代科学就是在中世纪基督教文化中孕育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0.
科学与宗教作为人类思想的两大体系有着极其复杂的关系。在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科学与宗教将会共存,并以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方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流。对宗教进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建立和谐社会进程中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科学与宗教关系"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这本是件有意义的事情。但是,其中却表现出一种不容忽视的倾向:回避科学与宗教的本质区别,扭曲科学蓬勃发展迫使宗教不得不改变教义内容的事实,反而大谈寻求科学与宗教的互补与融合,甚至吹嘘宗教可以指导科学的发展。本文指出了这种倾向的实质所在。  相似文献   

12.
科学与宗教对立之关键在“上帝在与否”,它实则牵涉到科学与宗教的方法问题,这个问题可归结为科学方法是不是人类与世界交往唯一的和具有绝对支配地位的方法。科学与宗教本乃人心智活动之不同层面,前者着眼人的认知,后者关涉人的伦理。“上帝”的缺席导致人伦理生活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这种后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巳愈益变得明显。在人们已越来越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局限性的今天,我们重新审视科学与宗教的关系也就显得颇有意义。  相似文献   

13.
科学与宗教之争已经持续了数个世纪。通过理论分析与案例研究,可以发现,二者冲突的根源乃是决断本体论问题进而建立意识形态的野心。为达成这一目的,科学与宗教都非法地扩张了它们的地盘并侵入了哲学的领域。若是它们对哲学问题能保持谦抑的态度,其间的冲突也许更有可能得以消解。  相似文献   

14.
从物理学的角度展示了宗教与科学这两支强大的文化力量的复杂关系,列出了当今流行的宗教与科学关系的三种观点,并运用大量实例论述了宗教与科学的冲突以及它们之间的复杂丰富的相互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15.
科学哲学的文化转向及其对科学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哲学的文化转向使人们对科学的本质的认识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科学知识是暂时性、主观性、建构性的,它会不断地被修正和推翻。科学哲学的文化转向推动了科学教育改革。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教育目标,科学教育应更加重视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科学学习过程要以探究为主要形式,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科学哲学的文化转向将促进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consider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ience, science teaching and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perceiving these three cultural phenomena as a semantic triad. This approach presents science teaching as being a form of a scientific reflection. The relationship of science teaching to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is advocated to be essential, revealing the conceptual meaning of science in the science curriculum and thus removing the semantic degeneracy taking place whe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is ignored in science education. The study points at the bricolage as well as magic nature of the science curriculum preserving as long as science teaching preserves semantic degeneracy. Different types of meaning of Schwab’s commonplaces were recognized. The study challenges the common view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ience, science teaching and pedagogy and suggests effective representation of individual knowledge of science educato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