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们常说沟通从“心”开始,而班级管理从本质上说也是一个师生“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作为班级管理首要责任人的班主任,应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认真分析心理效应,根据学生心理变化、发展的规律进行班级管理。  相似文献   

2.
吴燕平  陶新军 《考试周刊》2011,(34):233-234
德育是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班主任工作更是一门心灵的艺术。随着对学生心理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心理知识被应用到班级管理中。本文对罗森塔尔效应、刺猬法则、鲶鱼效应、淬火效应等常见的心理效应的概念、作用及其德育意义作了系统的阐述,指出班主任掌握学生的心理规律,充分运用心理效应的积极作用,避免其消极作用,不只能使班级管理收到事半功倍的显著效果,对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更是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飞速进步,当代初中学生的心里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所有学校要及时地做好本职工作,并且要求班主任及代课教师去不断了解学生。学生心理是不断变化的,所以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与学生进行不断地交流,班主任积极地去了解班级的管理。对于一个班级而言,班里的核心领导者便是班主任,班主任对班级管理是许多班主任及教育者所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李锋 《青年教师》2004,(10):16-17
我们知道,新课改理念中最核心的理念便是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而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和班级密不可分,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的作用无可替代。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领导与教育,是联系本班与各科任教师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是与学生联系交流最密切的人。  相似文献   

5.
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非常重要,由于小学生心理与身体正处于发育阶段,此时教师的引导与班级管理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小学班主任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对班级进行管理。在管理班级过程中,教师需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明白学生内心所想。本文将针对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等内容,展开具体分析和论述,希望能够为小学班级管理带来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6.
班主任的管理是对若干学生组成的班级进行管理,管理的对象是学生。学生作为活生生的人,一般都有自己独立的意识和思维,有自己独特的心理和个性,所以以“人”为中心的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可想而知难度是很大的。正因为如此,班主任需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管理”,以便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下面简要谈谈我对班主任的“管理”的反思。  相似文献   

7.
“罗森塔尔效应”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能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班主任运用它,可以使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统一,可以促进后进生的转化,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较好的学习效果;可以使师生共同管理班级。  相似文献   

8.
亓欣 《班主任》2009,(9):30-30
在班级管理中,有的班主任针对本班实际采用了一些“治班招数”,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这些方法是否符合教育规律,是否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班主任本人仍存在困惑,希望与同行交流。为了使本栏目更贴近班主任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刘艳 《考试周刊》2013,(51):182-183
本文从与学生接触的相识、相知、相处、相惜四个阶段总结了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的做法与技巧。结合心理学效应,采取心理策略使班级管理更加有效、轻松。第一阶段服众心理,树立班主任的威信;第二阶段崇拜心理,使学生更加悦纳你;第三阶段善用刺猬法则,做到"密者疏之,疏者密之";第四阶段合理运用罗森塔尔效应,鼓励及赞美学生,达到感情上的升华,使班级管理目标多维度地实现。  相似文献   

10.
班主任或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容易出现各种误区,教学时,班主任或教师主观地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制订教学计划,使学生产生学习压力;在班级建设中,班主任或教师没有根据班级现状对学生提出“理想”的高标准,造成学生对班主任或教师的不理解;在处理师生关系时,不信任学生的心理,造成师生关系激化等。而这些误区的出现都与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或教师的投射心理有关。  相似文献   

11.
杨玉芳 《江西教育》2023,(31):18-19
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与学生积极进行心理沟通,是初中班主任落实新课程标准的重要体现,它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还对培养学生的“德育意识”和“理想精神”有积极作用,是新时代初中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手段。本文对初中班主任的德育与心理沟通工作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希望能切实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创新性,为初中生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姜太平 《教师》2010,(11):116-116
作为班级的带头人,班主任是班级的灵魂,班级是班主任的“作品”。一个班级的学习气氛是否热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否高涨,学生纪律是否良好,同学之间是否团结,在很大程度上都与班主任有密切的关系,所以班主任必须掌握一定的技巧,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3.
技校班级管理理念的创新要求我们班主任必须树立班级管理应以理解、尊重信任为基础,以爱心为出发点,做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从心灵入手,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要落实量化管理,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4.
匾槌刹糠?     
班级是学生的“家”,每个学生都是“家”中的一员。每个学生能否健康快乐地成长,是否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关怀,主要取决于作为“家长”的班主任。班主任作为这个大家庭中的“家长”,除了要有一份爱心外,还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利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注重情感交流,更多地应用激励手段,通过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让每个学生都真正拥有主人翁的自豪感和责任心。一、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具备的素质班级管理工作是复杂琐碎的,它要求班主任既要立足现实,努力搞好班级管理工作,又要眼光长远,加强学习,从…  相似文献   

15.
孙海清 《课外阅读》2011,(11):364-364
班级管理是一项繁杂而艰辛的工作,班主任要全面负责班级学生的思想、学习、劳动、健康、生活,对班级的重要性可想而知。那么班主任工作是否有法可循呢?我认为不同的班主任可能有不同的方法,但总离不开“硬”和“软”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组织者、管理者.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处于主导地位,起着决定性作用。班主任在具体的班级管理活动中.要处理好学生之间的关系.在选拔班干部时,要正确、恰当地运用“用人”艺术,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各个方面的积极性.这也是班主任搞好班级管理工作的根本所在。为此.班主任在班级的管理过程中“用人”要做到“四新”。  相似文献   

17.
李明堂 《天津教育》2002,(11):30-31
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基础层面,也是其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班级内部的师生交往过程中,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会对学生看待事物的态度乃至人格的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由于没有亲情因素的掩饰,学生对教师的认识、对成人社会的看法以最直接的形式,形成于学生的思想之中。所以,班主任必须加强道德品行修养,只有做到勤于观察、思考、躬行,方可搞好班主任的工作,达到管理育人之目的。本人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总结出班级管理的“四字方针”,以此自勉并请教于大家。一是要“清”。这个“清”不是“两袖清风”之“清”,而是“…  相似文献   

18.
赵旭红 《教师》2008,(11):8-9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领导者、指挥者。班级是一个小社会,班主任工作是否细致深入、班级管理思路是否正确、目标定位是否准确、教育措施是否得体,直接关系到班级各项工作是否有好的局面。因此,班主任工作是一门科学,有很多问题值得深入挖掘研究。班主任工作也是一门做人的艺术,需要以人为本,加强人性化管理。多年来,本人一直思考班主任工作的技巧,归结起来,那就是“一心”“二用”“三导”“四细”。  相似文献   

19.
浅谈班级中的情感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班主任要想管好班级,仅靠那些刚性化的制度是不行的,还应实施情感管理。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当人的需要被满足时,就能引起肯定的情感。因此,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若能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通过交流与沟通,在学生身上倾注点点滴滴的情感,就可以调动起学生身上所蕴藏的各种积极因素,使学生健康成长,并营造出良好的班风。具体而言,情感管理可以从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个班集体的组织者、管理者,班主任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其在学生工作中的中心作用。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必然地成为学校评价一个班级的重要因素。那么,班主任在工作中存在的心理偏差有哪些呢? 一、束缚心理。班主任工作十分繁琐,既要搞好教学工作、班级工作,又要扮演科任教师、学校与学生间的“桥梁”,不仅要做学生的体贴者,还要做学生家长的知心人。工作头绪多,任务重,使班主任产生严重的束缚心理,不敢去管,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管理才能。如此心理,势必会影响到学生个性发展,给教育教学活动带来负效应。 二、迁就心理。班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