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节星期四的科学课,老师拿着试管和一些液体走进教室,她对同学们说:"今天的科学课,我们要学做鸡尾酒。"大家听了非常兴奋。老师提醒我们注意看她做示范。她先拿出试管,接着将蜂蜜倒入试管,之后又往试管里倒蓝色的水,最后再倒入酒精。她耐心地对我们说:"同学们看清楚了吗?老师往试管内倒入了哪三种液体?"我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蜂蜜、水和酒精。"老师接着  相似文献   

2.
纸锅烧水     
讲台上放着一个三角架,铁架上平放着一张金属的过滤网,网下正对着一盏酒精灯. 甑老师走进教室,笑眯眯地对大家说:"今天我们来做一个"纸锅烧水"的实验."我一听,心里就嘀咕起来了.  相似文献   

3.
夏晴文 《科学启蒙》2008,(Z3):29-29
上课铃响了,老师端着瓶瓶罐罐笑容满面地走进教室。同学们议论开了,有的说:老师做什么呀?"有的说:"可能是做实验吧?"老师究竟要做什么呢?大家既兴奋又好奇,目光都聚集在讲台上。只见讲台上放着一盆水、一个空盆子、一根玻璃棒、一瓶酒精和一盒火柴,老师笑眯眯地说:"同学们,今天我要和你们一起做一个实验,实验的名字叫‘烧不坏的手帕’。  相似文献   

4.
讲台上,两鬓斑白的老师正在摆弄着桌上的瓶瓶管管,老师早年是留美归国学者,退休后被学校请来为我们授课。那是高考前的最后一堂化学课,同学们一个个正襟危坐地注视着老师给我们做实验。老师首先拿出一瓶纯净水倒进烧杯里,点燃酒精灯。要在往日,老师肯定会趁水沸腾前给我们讲解实验的过程和目的。然而,那一次老师什么都没有说,只是静静地等水沸腾起来,然后从那一排试管中先取出一只试管,把管里一些黑色的颗粒倒入沸水中,原来清澈透明的水一下子变成了黑色。同学们你看我,我看你,一脸的困惑,不明白老师这是在做什么,最起码老师应该告诉我们那…  相似文献   

5.
上课铃响了,老师端着瓶瓶罐罐笑容满面地走进教室。同学们唧唧喳喳地闹开了,有的说:“老师做什么呀?”有的说:“可能是做实验吧。”老师究竟要做什么呢?大家既兴奋又好奇,目光都聚集在讲台上。只见讲台上放着一盆水、一个空盆子、一根玻璃棒、一瓶酒精和一盒火柴,老师笑眯眯地说:“同学们,今天我要和你们一起做一次实验,实验的名字叫‘烧不坏的手帕’。请大家看看这些实验材料,还差什么呢?”同学们立即回答:“手帕。”说完就纷纷把自己的手帕拿出来了。老师选了一块有米老鼠图案的手帕,对大家说:“现在我们开始做实验吧!”顿时,教室里鸦雀无…  相似文献   

6.
这天傍晚放学后,大家涌到无名书屋里来,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 文文说:"哇,老师要我们做'科学小实验',还要我们把这过程记下来.你看,两手空空的什么都没有,你说怎么做嘛."  相似文献   

7.
"抽背了,抽背了!"大家都在尖叫着.唉,又是一节恐怖的英语课! 上课铃响了.窗外正下着小雨,大家越来越紧张.10秒、20秒、30秒……老师迟迟未到.大家在小声议论着——"老师哪去了呢?"有人小声说:"该不会失踪了吧?""那最好不过了……"有人斗胆这样说了.老师似乎听到我们在说她,说到就到了.她"咳"了一声,教室顿时鸦雀无声.  相似文献   

8.
今天下午第三节课,老师和我们一起做了一个实验,叫“一加一不等于二”。上课了,老师出了一道算术题:“1+1=()?”同学们不约而同地说:“1+1=2。”老师听了,微笑着说:“其实,有的时候一加一不一定等于二。”说着,老师拿来3个烧杯和两支同样大小的玻璃试管。一个烧杯是空的,一个烧杯里装的是水,还有一个烧杯里装的是酒精。老师首先把水倒入一支试管,把酒精倒入另一支试管,倒得很满,都快溢出来了。然后,老师把两支试管里装的水和酒精都放入空的烧杯里,混合了一下,又把水和酒精的混合液分别倒回原来那两支试管中,烧杯里的混合液都倒完了,而两支试…  相似文献   

9.
捉蝴蝶     
初夏的一个课外活动,我们全班的同学都在操场里没有目的的做着不同的游戏。由于天气变得比以前热了,大家看上去都玩得不怎么起劲。就在大家没精打采时,班主任冯老师微笑着走了过来。"孩子们,想不想跟冯老师一起去校外捉蝴蝶?"冯老师一句话,好像是一颗开心的炸弹,在同学们中间炸开了。大家一下都欢呼了起来。  相似文献   

10.
上课铃响了,自然老师捧着一个脸盆神采奕奕地走进教室。“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做两个实验。实验后,我要问问大家这到底是什么原因。”老师边说边把脸盆里的东西拿出来,有玻璃杯、蜡烛等等。同学们都好奇地注视着老师的一举一动。  相似文献   

11.
一年前,正是我们初中的最后一个寒假,我心想着终于可以趁着假期好好放松放松了,班主任老师却布置了一项让大家都意想不到的特殊作业—为长辈做一件事情。  相似文献   

12.
我们在做《氨的制取与性质》一实验中,大试管炸裂很多。据实验老师统计,我们6个班每班12个组做该实验共用27根大试管,炸裂14根,50%还多! 针对这个问题,我作了如下推测: ①试管预热时间短,局部受热温度过高,实验中试管炸裂; ②药品堆积在试管底,未均匀铺开,受热不均匀,实验中破裂; ③实验完毕,在将试管下取过程中,试管翻转或管口高于管底,管口的水倒流至试管底,试  相似文献   

13.
初学化学的同学,常常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及注意事项都存在着疑问.确实,寻找这些疑问的答案十分重要,它不仅有助于做好实验,而且对以后的学习及动手操作均具有指导意义.下面就实验室制氧操作中的一些常见问题予以解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1.实验室制氧需要哪些仪器?答:需要的仪器有:大试管、铁架台、导气管(附带橡皮塞)、酒精灯、集气瓶、水槽、药匙  相似文献   

14.
丰都中学的化学实验室里,一张张铺着白瓷砖的实验桌上摆着试管、烧杯等仪器,桌边通水,室内通风,显得宽敝、明亮。在这里,初三年级曾进行过一次化学实验的考核。考核前,老师把教材考核的范围向学生作了说明。根据着重考操作的规范化的原则,制订了评分标准。由老师出了16个题目让大家抽签择题,独立闭卷准备实验报告,写出题目、用品、步骤,画出装置图。老师审阅后交还学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中钠的化合物演示实验:Na2CO3、NaHCO3与稀盐酸反应,比较CO2放出的多少及产生气体的剧烈程度.在实践中我们认为有如下不足:①将固体粉末药品分别先装入气球中,在同时倒入试管的过程中,总有不少药品粘在气球和试管的内壁上,造成实验结果不具说服力以及实验有不整洁之感;②如果多位老师使用同一装置做此实验时,往往由于前面的老师做实验时将气球弄脏(反应剧烈时有溶液喷入了气球)甚至弄破,不得不换用新的气体,很不方便.③如果气球简单的套在试管口上,在气球膨胀的过程中时常有脱落的情况发生;④教材上笼统的介绍使用稀盐酸,有时浓度控制不当,两者反应都比较快,不易区分两者反应的剧烈程度.  相似文献   

16.
今天上午第二节课是自然实验课。当同学们陆续走进实验室后,老师把我们分成6个小组,围坐在6张实验桌前。每张实验桌上都摆着水槽、高塑料瓶、水杯等实验器材。老师指导我们做了水对容器的底  相似文献   

17.
人教版中钠的化合物演示实验:Na2CO3、NaHCO3与稀盐酸反应,比较CO2放出的多少及产生气体的剧烈程度.在实践中我们认为有如下不足:①将固体粉末药品分别先装入气球中,在同时倒入试管的过程中,总有不少药品粘在气球和试管的内壁上,造成实验结果不具说服力以及实验有不整洁之感;②如果多位老师使用同一装置做此实验时,往往由于前面的老师做实验时将气球弄脏(反应剧烈时有溶液喷入了气球)甚至弄破,不得不换用新的气体,很不方便.③如果气球简单的套在试管口上,在气球膨胀的过程中时常有脱落的情况发生;④教材上笼统的介绍使用稀盐酸,有时浓度控制不当,两者反应都比较快,不易区分两者反应的剧烈程度.  相似文献   

18.
初三一开学,我们就被作业、考卷包围起,整个人都机械化了.每天中午、下午的课后,任课老师对我们"轮番轰炸".这不,铃声刚响,英语老师就匆匆跑进来,说:"今天6:00进教室把单元测试做一做."我们还来不及喘口气,物理老师跟着兴冲冲地赶了进来:"大家静一静,现在发几张复习卷子给你们做,明天交齐."总算布置完了,大家松了一口气,不料化学老师--我们的班主任也凑热闹,没什么,他只出了一黑板的复习题.我们哭丧着脸,垂下了头.于是,他照常发表高论:"同学们,不要埋怨,这都是为你们着想,现在虽然苦一点,但将来就甜了."我们理解老师的苦心,但总得让我们喘口气啊!  相似文献   

19.
"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既是教师的演示实验,又是学生的必做实验.在做该实验时,要先通入一段时间的氢气以排完试管里的空气,然后才能加热氧化铜,但氢气何时能排完试管里的空气则很难把握.在这一步操作中,如果通入氢气的时间过短,则加热时极易引起试管爆炸;如果通入氢气的时间较长(为求安全,大多数操作者在实验时都是这样做的),则较多的氢气直接排入空气中又极易发生燃烧(尤其是在学生实验时).另外,实验结束后用来冷却铜的较多氢气也直接排到了空气中,这就进一步增加了教室、实验室里的不安全隐患.该实验很有改进的必要.  相似文献   

20.
一、参与实验,探讨失败原因 师:小朋友,我知道大家都非常喜欢做实验.今天,老师给大家提供一个机会,也来做一个小实验.好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