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从供给层面看,土地供应是影响我国房价的重要因素。面对由财政体制导致的财政收支缺口,地方政府以富有竞争性的“招拍挂”和限量供应的方式,不断抬高商住用地的地价和房价,从中获得巨额收入。在楼市“混沌期”,引导房价“回落”到合理区间的切入点正在于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改善土地供应。  相似文献   

2.
近来,人们对地价与房价的关系一直争论不休.鉴于在不同的地区房价和地价的关系有可能不同的情况,本文采用2001年第1季度至2008年第3季度的数据,通过统计方法和计量方法对济南市和青岛市房价与地价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尽管济南市和青岛市房价和地价的关系具有不同的统计特征,但是在济南市和青岛市地价都不是影响房价的决定性因素.本文据此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生活中,只要你留心,处处皆有数学问题.一些“是……还是……”的问题,你能分辨清楚吗? 一、房价是“涨”了,还是“降”了 例1现在房价涨得很厉害,国家为此出台了很多政策,可一些房产商依然不为所动,变着法子涨价.“银河房产”对外宣称:今年上半年地价上涨10%,建筑材料上涨10%,广告费用上涨10%,则房价(房价主要由地价、建筑材料、广告费用组成)应上涨30%才能保本.你认为“银河房产”的说法合理吗?如果不合理,那么房价究竟是“涨”了,还是“降”了,若“涨”,应上涨多少才能保本?  相似文献   

4.
论当前我国的房价收入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一系列数据,计算了我国近年来的房价收入比,并指出了其变动趋势,发现我国的房价收入比在经历了上涨后,正在逐步回落,说明我国居民的住房可支付能力在不断增强。因而,要解决居民的住房问题,除了尽可能的压低房价外,还要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  相似文献   

5.
房价收入比是判断居民住房可支付能力的重要指标,然而这一指标却存在区域差异。宜宾市这样的西部中小城市,房价收入比虽然远低于国内一二线城市,但较合理值仍偏高,存在一定的下行空间。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乐清市柳市镇基准地价更新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概述了本轮基准地价的内涵、基准条件和表达方式,从分用途基准地价水平、与上一轮基准地价的对比、与乐清市市域内其它城镇基准地价水平的对比、工业用地基准地价水平与工业用地最低价的衔接四个方面进行了本轮基准地价更新成果分析,柳市镇采用"分用途定级,以价定级"的技术路线,对该区域基准地价进行了更新.  相似文献   

7.
应用房价收入比的波动和收入对房价的解释程度可以衡量房地产泡沫.通过建立泡沫测度模型,并利用泡沫测度模型的R-Square值和房价收入比的波动程度对30个省市区进行泡沫测度,结果表明,对房地产泡沫测度的结果比较吻合实际情况.衡量房地产市场泡沫不宜直接使用房价收入比指标.消除房地产市场泡沫应使房价收入增长与人均收入增长保持大致相当的此例.  相似文献   

8.
房价过高是造成房价收入比不合理的主要原因,税费负担过重是房价过高的主要根源.通过分析某住宅的费用现状提出若干降低房价收入比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房价收入比真实性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对于西方国家,我国需根据国情从经济环境、个人实际购房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得到真实的房价收入比。  相似文献   

10.
在Becker(1977)所开创的婚姻经济学中,离婚是由两个因素导致的:婚姻错配和收入冲击,不过实证研究却很难将两者的效应分离。本文使用中国地级市2005—2012年的离婚和房价的面板数据,采用向量自回归的残差项测量未预期到的房价变化,证实收入冲击是影响离婚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且,由于未预期到的房价波动与婚姻匹配的质量无关,因此未预期到的房价冲击效应就可以全部归结为收入冲击。这些研究发现说明近年来高速上涨的房价与离婚率攀升是相互关联的,并且在婚姻市场上,"同享福"比"共患难"更不稳定,这也暗示着从更宏大视角来评估房地产市场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供给方的寡头垄断和需求方的无序竞争是造成房价飙升的重要原因。房价飙升带来了负面效应:拉大贫富差距,出现泡沫经济,阻碍资金流动,机会成本过大,有悖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执行,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政府应采取多种方法控制房价飙升。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城镇房价虚高同题一直未能有效解决,原因是没有真正找出问题产生的根源。通过实证分析可西发现.需求过旺是理解中国目前房价虚高的关键。大力发展租赁房市场,有效降低住房需求,从而使消费者剩余(或增幅)下降,才是治理房价虚高问题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3.
通过资本边际收益法对2002—2010年的全国商品房价格泡沫进行测算,我们发现,就全国而言,2002—2010年间,我国商品住房市场价格运行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2—2003年,此期间我国商品住房价格无泡沫运行。第二阶段是2004—2010年,从2004年开始,我国开始出现商品住房价格泡沫,除2006年商品住房价格泡沫不明显外,其余每年我国商品住房市场均出现泡沫。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分别选择时间序列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对全国以及主要城市的商品住房价格泡沫形成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4.
根据昆明市2007—2011年的统计数据,运用灰色系统预测模型对昆明市商品房价格进行预测,并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昆明市商品房价格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未来四年昆明市商品房价格将呈上涨趋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影响昆明市商品房价格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商品房价格都采用该地区的平均价格进行公示,平均价格的变动爱两个因素变动影响,一是商品房价格本身变动的影响,一是商品房销售量结构变动的影响,因此平均价格有时不能真实反映商品房价格的水平及走势。本人针对这一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房价预测方法主要是按时间序列进行的,而房价的走势除与历史房价有关外,还由人均居住使用面积、市区人口总数、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性支出等多方面的因素决定。通过对影响厦门房价的多种因素进行分析,并预测这些数据的走势,利用BP神经网络进行仿真,得出厦门市房价的预测值,结果表明用此模型进行房价预测是十分精确的。  相似文献   

17.
主要的研究内容是商品房价格和空置的关系,选取深圳市作为典型代表。通过对深圳市房地产市场的相关数据分析,借助自然空置率、房价收入比、房价涨幅与居民实际收入涨幅比率等数据,对深圳市商品房市场的现状进行定性分析。运用spss软件进行定量分析,得出深圳市商品房市场的自然空置率。结合该市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和空置的数据,试图寻找一条曲线来拟合二者的关系。根据拟合出的曲线对深圳市房地产市场现状进行评述,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探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与高房价的相关联系,高房价形成的成因,公允价值来历的渊源,我国引入公允价值的背景,分析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实际审慎应用过程中面临的现状及问题,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与高房价之间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简单评述和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中国房价虚高成为最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之一。对其原因的研究,商界学界大多从供求关系、投资投机行为等经济角度来探讨,这不仅忽视了房地产业的社会属性,也为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切实可行之策。而中国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社会建设落后于经济建设,房价虚高想必会加剧这一程度。从社会学角度看,房价虚高有深层次的社会原因,对和谐社会的建设必然产生深远的影响,解决这一问题,要从社会政策着手。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中面临的突出问题,莫过于高房价给人们带来的困惑与不安。而且有不少人把高房价归咎于政府的高地价。殊不知,高房价的最直接原因,是市场上房产供求比例的严重失衡。与其说是高地价引发高房价,不如说是高房价拉动高地价。面对国务院多次加强对房产的宏观调控,不仅没有把过高的房价降下来,反而出现越调房价越高的尴尬局面。房产税重在完善财税体制和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它虽具有调节房产的需求功能,但对其可能带来的降价效应不应期望过高。加大保障房供有量和抑制投资与投机需求,才是抑制房价高涨的重要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