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一次活动区游戏中,玩“娃娃家”的几个小朋友突然大喊:“着大火啦!快救火呀!”说着,几个小朋友一起把娃娃家的家具往“墙”外扔。看到他们那兴奋劲儿,我马上意识到应因势利导。为了既不影响其他活动区幼儿的活动,又要教育幼儿爱护娃娃家的玩具,我扮演了一位娃娃家的邻居来询问发生了什么事。苏阳喘着气说:“家里着火了,正在抢救。”“那你快去打电话,拨119,请消防队来。”我也装作非常紧张的样子对苏阳说,然后请小朋友们快把家具抬出去。小朋友还真按我说的去做了,随着我小心翼翼地往外格家具。接着我又说:“不行,火太大…  相似文献   

2.
如何克服“重理轻文”?需要开具全方,进行综合医疗。如领导者的重视,文科教师的努力,社会各界的支持,文科学生出路问题的解决,学生的正确对待等等,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这里,想着重谈一下语文教师方面的问题。 首先,我们语文教师要克服“重理轻文”的思想。语文教师轻文,说来奇怪,实则有之。例如,有的老师自己教语文,偏偏不愿儿子学文科。他们说:“老子吃亏,还要儿子倒霉吗?”有的老师主张:“语文要主动向数理化让路。”他们说,三个月不上语文课,学生照样听得懂,写得出,三天不上数理化,学生就跟不上了。有的说,学习语文靠社会实践,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活动的增加,语文水平会自然提高,而数理化则要靠课堂讲、课后练,要善于在“题海”中  相似文献   

3.
下午,吃完点心后,小班的小朋友搬着椅子让我给他们排座位,一个个小朋友在“谢谢”声中相应地坐了下来。我走到了插班生董维小朋友的身边,他用胆怯的眼神望着我,并准备把椅子递给我,他的两手一丢,我也没留神接住,“哐”的一声,椅子砸了我的脚背,当时疼得我几乎要失去理智,伸手就想打去,一瞬间“要尊重孩子”的话语在我耳边回响,我吃惊地把手缩了回来。疼痛使我越来越生气,便板着脸说:“快讲对不起。”董维小朋友不知所措地说了一声:“对不起。”孩子们见老师生气了,都自动地安静了下来,个个睁着眼睛在注视着我,好象在等待什么。接着,我脱鞋一看,哎呀,这还得了,脚背有点肿了,我把董维拉了起来,大  相似文献   

4.
幼儿喜欢画人,但不会画人物的各种动态。怎样使他们能画人的各种姿态,提高他们绘画的兴趣呢?我使用“活动人”作教具(图一),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我在教幼儿以做早操为题作画时,发给每个小朋友,一个正面“活动人”。幼儿可用“活动人”摆出许多做操的姿态,这样他们可以根据“活动人”的姿态再画下来。小朋友们学了这种方法,一般能画出儿童做操时的三、四种姿态,有的小朋友画了11种不同的动作,画面十分生动。教幼儿以“跳绳”为题作画时,我发给每个小朋友一个正面“活动人”和一段毛线,  相似文献   

5.
午睡起床以后,小朋友们陆陆续续吃完了点心和水果,就要进入学习活动了。“请小朋友们轻轻地把小椅子搬到桌子旁边,然后坐好。”孩子们一下子变得忙碌起来,有的用一只手拉着椅子在地板上走,有的骑在椅子上蹦着走……教室里不时发出椅子与椅子之间,椅子同地板之间的撞击声。“哎呀,真可怜啊!”我满脸疼惜的样子。顿时,小朋友们投来了好奇的目光。“老师,你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我说:“刚才小椅子对我说,它有时候被人摔,有时候又要被人踢,还被人拖着走,现在身上被小朋友撞得青一块紫一块的,满身都是伤痕,快要疼死了。”“啊?小椅子也会疼…  相似文献   

6.
小班故事《唱歌比赛》,要求小朋友通过比较小鸡、小鸭、小狗、小羊和小猫的不同叫声,能模仿小动物叫,并学习轻、响、快、慢等词。在教学时,一位老师采用了电化教学手段,另一位老师采用了情景表演的方法。使用电教方法的老师在让小朋友感知小动物的声音时,先打出了绘有各种小动物的幻灯片,投影屏幕上的小动物形象逼真,色彩鲜艳,小朋友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眼睛紧盯着,脸上还流溢着笑意。为了保持小动物的形象,教师继续开着幻灯机,并打开录音机,请小朋友再听听小动物的“歌声”。可是此时,有的小朋友的注意力仍集中在屏幕上,有  相似文献   

7.
小班的幼儿一般都害怕打针,我就尝试着在游戏中先给小朋友打“预防针”。我和大班的“医院”联系后,带领全班幼儿前去参观。“医生”正在给人打针,我就问:“你们在打什么针呀?”“医生”说“预防针”。接着我又问“为什么要打预防针”,“医生”便讲了打预防针的种种好处。我班幼儿好奇地看着、  相似文献   

8.
中午,小朋友都在安静地吃午饭,只见第四组小朋友指点着对面的墙,边说边笑。我还以为他们在欣赏贴在墙上的画呢,便说:“孩子们快吃饭,吃饭一定要专心,不要边吃边玩。”不一会儿,黄博远小朋友端着空碗走过来,说:“老师,我还要喝汤!”我给他盛了一碗汤,他眨巴眨巴眼睛,很神秘地说:“老师,这汤里有光。”汤里怎么会有光呢?我愣了一下,不明白孩子的意思。于是我说:“老师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你快吃饭吧!”只见他把碗放到桌子上,然后  相似文献   

9.
笔者发现有的幼儿园在教育中存在着一些不那么正常的现象:譬如,个别小朋友饭吃得慢,老师和保育员便给幼儿一调羹一调羹地喂饭,一口还未咽下,一调羹又送进幼儿嘴里一边还大声叫:“快!快!往下咽,吃得慢的就别想睡午觉。”再譬如午睡时,许多教师亲自替小朋友解钮扣,脱衣服,而有些小朋友明明自己能穿脱衣服;上美术课,个别小朋友画得不是很理想,老师就一声不响地在画上添上几笔……仔细想想上述现象,可以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教育者为了追求“短期效益”而替幼儿做了许多理应由幼儿自己做的事情。这种行为可以称之为幼儿园教育中的“短期行为”。出现这种短期行为之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在于教师自身。有的教师为了应付上面的检查得到一点好评,就在孩子的画上“加工”一下;或者认为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麻烦,不如为幼儿代劳省力,等等。幼儿教师出现这样的“短期行为”实在是不应该的。它将对幼儿产生极大  相似文献   

10.
我班是新收的小班,刚开学时,每次睡觉,幼儿总是把袜子放得乱七八糟的:有的放在床上;有的放在地上;也有的把袜子放在鞋子里面,这样既不整齐也不符合卫生要求。 针对小班幼儿的特点,我是这样引导他们的:“你们进睡室要做什么?”小朋友抢着回答:“睡  相似文献   

11.
有一次上常识课,我问小朋友都想学些什么。孩子们七嘴八舌,这个说想学写字,那个说想学画画,但说得最多的是:“我想学洗衣服”,“我想跟妈妈一起拣菜”,“我想和妈妈一起学做饭”。我又问小朋友想知道些什么?孩子们更活跃了。有的说:“我想知道桌子是怎么做的。”有的讲:“我想知道铅笔是怎  相似文献   

12.
姜飞 《学前教育》2010,(5):29-31
新学期,我们班又新插了3名小朋友,在开始的几天里,他们总是问:“老师,爸爸妈妈什么时候来接我啊?”这时候,班里别的小朋友就抢着答,有的说:“吃完饭就接了。”有的说:“起床就接了。”答案五花八门。  相似文献   

13.
在幼儿园几乎每学期都有幼儿转园,我便抓住这个机会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一、组织惜别留言活动我班林乔小朋友要转入其他园所,我组织班里小朋友开了个小小欢送会。我先用依恋的口吻把林乔要转园的事告诉小朋友,说了几句道别的话,再请林乔向大家讲几句。林乔含着眼泪说:“老师、小朋友再见,我走了会很想老师、小朋友的。”接着,小朋友开始自由发言。有的说:“林乔,你可要回来看我们呀!”有的说:“林乔,你走了要给老师小朋友写信。”有的说:“你在外面小心点,别让车撞着。”“你在外边注意  相似文献   

14.
有一天正在上美术课:《鲜花送妈妈》。因为是送给妈妈的礼物,大家都画得很专注。动作快的小朋友已画好了,动作慢的,一边动脑筋一边在作画。突然,有一位小朋友慌慌张张地跑来告诉我:乐乐把水粉颜料打翻了。我跑过去一看,只见乐乐的手上,衣服上都是颜料,他呢?正呆呆地看着我。这时,旁边的小朋友议论开了,有的说:“糟了,乐乐把衣服弄脏了。”有的说:“颜料画在衣服上很好看。”可有一位说:“衣服上的花是不是水粉颜料画的?”你一句,我一句,几位小朋友就争论开了。当时我很生气,正想严厉地批评乐乐一顿,  相似文献   

15.
“我是谁”     
要刚入托不久的弦子(2~3岁)在集体面前说出自己的名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改变了以往直接要求幼儿讲名字的方法,面是一开始问小朋友:“我是谁?”他们一起说:“蔡老师。”我又问:“你们知道我的名字吗?”大家都摇摇头。我说:“我的名字叫蔡孙俊。”小朋友一听,顿时高兴起来,接着我问:“那你们是谁?告诉老师和小朋友好吗?”孩子们都很愿意,一个跟着一个说出了自己的名字。然后我又说出自己父母的名字,再让幼儿说出自己父母的名字。我就这样在孩子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常识教育的一项任务。  相似文献   

16.
出差归来     
一次,我出差回来。孩子们高兴得不得了,围着我又蹦又跳,还叽叽喳喳地问这问那。我很感动,拉着他们的小手坐下来,给他们讲了旅途的颠簸疲劳,也讲了那儿的风土人情,还跟他们讲了那儿幼儿园小朋友学  相似文献   

17.
一天上课时,我弹了一曲摇篮曲以后,孩子们还是安静不下来。几个男孩围着徐玉良小朋友嚷着:“把盖子拿出来!”“把糖纸交出来!”有个小朋友对我说:“老师,徐玉良像一个‘破烂王’,袋子里什么都有。”引得小朋友们哄堂大笑。徐玉良却“哇”的一声哭了起来。我请小朋友安静下来。我给他们讲了许多用先进技术可以把垃圾变成“宝”,花生壳可制成有用的木板等事例,还介绍了世界上各种各样的收藏家,像收集邮票、啤酒罐、香烟纸,还有收集各种帽子的,许多人还由此成了著名的收藏家。孩子们有的听呆了,有的交头接耳地  相似文献   

18.
我今年接二年级。学课文时,我发现学生读书并不把标点符号放在眼里,不能作恰当的停顿,像开火车似的把一篇课文匆匆读完,索然无味。我提醒多次却收效甚微。第二天,在上班途中,我停留在十字路口的红灯前若有所悟。又上语文课了,我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出课文中的一段话,一段去掉标点符号的话,然后请一位口齿伶俐的小朋友一口气读完。读完后,她连喘了几口气。我问大家“:为什么她读得这么累?”眼疾口快的学生抢着说“:因为这段话没有标点符号。”我故意不讲标点符号,在黑板上画起交通指示灯来,学生一边看一边嚷:“红灯!绿灯!黄灯!”看学生乐了,我念…  相似文献   

19.
黄怡小朋友是班里的“小画家”,最喜欢画马和三毛,在黄怡的影响下,许多小朋友都热爱“三毛”,喜欢画“三毛”。一次,几个小朋友围着黄怡看他画马,一会儿几个人就吵起来了,一个小朋友把黄怡的铅笔弄断了,黄怡向另一个小朋友借,他不肯,两人就抢起来了,闹得不可开交。对此,置之不理或强加命令都是不行的。我急忙在一张纸上画了一幅三毛借铅笔给小朋友的图画,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我问他们:“老师画的是什么?”他们七嘴八舌地讲开了,有的说:“三毛帮助别人。”有的说:“三毛是个好孩子。”刚才不肯借笔的小朋友也不好意思地对黄怡说:“我把铅笔借给你,你画吧!”我望着融洽的充满友好气氛的情  相似文献   

20.
星期五上午,幼儿园里发给每个班40张“金牛动物园”的门票,孩子们异常地兴奋。这时我突发一个想法,想考验一下我班孩子是否具有互相谦让的品质。于是我用很遗憾的口气说:“今天我们班来了38名小朋友,可只有26张门票,那怎么办呢?”这时孩子们就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有的说:“我们到别的班再要几张。”有的说:“我们到动物园让叔叔阿姨再给几张。”……我一一摇头否定。我问道:“咱们班有哪些小朋友去过动物园?”这时一些幼儿举起了手,我用商量的语气说:“去过动物园的小朋友这次就不去了,把票让给没去过的小朋友,好不好?”话音刚落,就看见他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