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年初在发行“甲申年”猴邮票时,为了感谢新邮预订户对邮政的支持,国家邮政局赠送猴小版邮票给预订户。随着赠送猴小版市价的提高,一批此类邮票涌进了邮市,引起了集邮者的不满。由此,引发了国家邮政局对邮票进行破版发行的政策。为了了解集邮者对此政策的反映,笔者于6月16日前往北京西  相似文献   

2.
2003年中国邮政每一款新邮均配发小版张的做法独步世界邮坛,而众多小版张发行量之低,创近30年来邮票发行之最,成为新中国各时期,各版块价值回归和涨升中一道无法绕过的坎,没有2003小版的暴涨,邮市大的行情将无法产生,笔者的理由是: 一、2003小版自成一体成为相对独立的版块2003年小版由于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发行方式,在二级市场将其作为一个整体版块来对待,本轮行情虽由三世猴系列点燃导火索,但2003小版的总体走强对市场发展的影响更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其龙头地位将逐步显现。二、2003小版击碎新中国邮票价值体系该版块发行于最近时期,但发行量之低可前推几十  相似文献   

3.
1980年2月15日问世的“庚申年”(猴)邮票,是中国邮政发行的首套生肖邮票。《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2003)提供的数据显示“庚申年”(猴)邮票的发行量为500万枚,但是其实际发行量估计只有  相似文献   

4.
大凡小版张者,都是除邮局整版外,为便于收藏或欣赏,专门设计的单版或多版小张,又都是由邮票组成。而国家邮政局在发行《东周青铜器》邮票时开了个先例:在全套邮票中只取其中的1枚即成小版,把其余邮票全部舍去,这便是2003年12月13  相似文献   

5.
2000年1月29日发行的“春节”邮票,全套3枚,另加1枚小型张,表现了中国民间传统春节的喜庆场景。该票不仅首次使用新型防伪油墨,同时3种邮票采用了两种版式印刷,即大版张(整张40枚)和小版张(整张9枚)。同套邮票两种版式在新中国邮票发行史上属第二次采用,故被称作“小版张二世”。而首次采用大、小两种版式印制的,则是1980年发行的J59“中华人民共和国展览会”邮票。  相似文献   

6.
我们集邮者对“雕刻版”邮票情有独钟,好不容易盼到一套雕刻版邮票发行,是要反复细细欣赏的。但《亭台与城堡》邮票,在用放大镜反复观察后,不免有失望之感。第一,这套票的小版张,不知从何考虑,弄成5套1版,而我们集邮界习惯的是“四方连”。为什么不像以前好几种小版张那样,搞4套1小版?在取票时为避  相似文献   

7.
1971年7月1日发行的编号票18—20“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50周年”三连票,其版式资料在1995年以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上一直标出的只有40(10&;#215;4)一种版式,而三枚邮票标出的印量居然都是相同的2250万枚。这就出现了矛盾,既然是10&;#215;4,那么就是10枚横三连排印,势必有多出的一枚,而这多出的一枚的印量是不可能与其他两枚的印量相同的。其实要发现这个矛盾并非太难,  相似文献   

8.
《中国集邮》2001,(11):5-5
据日前《中国集邮报》消息,国家邮政局2002年将对纪特邮票的结算、计划分配和销售方式进行重大改革。消息披露:2002年邮票版式全部为16至20枚的小型版式,雕刻版邮票将增加到5套。本刊于“国庆”、“中秋”双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10月8日举办了又一次“集邮茶座”,就2001年邮票版式的特点以及建议进行了议论。  相似文献   

9.
第一轮生肖邮票的龙头——“猴”票诞生于1980年1月5日,发行量为460万。时至今日,仅仅20年,“金猴”腾空飞跃,市价和牌价均达1600元,增值2万倍,制造了令亿万邮人心驰神往的“金猴神话”。“金猴情结”也成了中国邮人的一种特有情感。不少邮人把拥有“猴”票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以及一种荣耀。紧随“猴”票而诞生于80年代的第一轮生肖邮票中的“鸡、狗、猪、鼠”4套邮票却未有“金猴”幸运。当然,它们因不在同一个档次而有差别是情理之中的。但目前这4种生肖票的市价均不及“猴”票的零头,差别不应有这么大。今天,笔毛遂自荐,主动为这几位“猴哥”的小兄弟鸣冤叫屈,向邮人们推荐它们的投资价值。  相似文献   

10.
当我刚看到《甲申年》“猴三世”的邮票图稿时,就觉得眼前一亮。我的第一感觉是:第三轮生肖邮票的设计有戏了! “猴三世”的设计是独具一格、清新脱俗的。这只生肖猴以装饰画的手法表现,它完全有别于“猴一  相似文献   

11.
《乙酉年》小版张(版式二)和《甲申年》小版张(版式二),放在一起欣赏,虽然一为野生动物,一为家禽,然而从设计上比较起来,有许多相似之处。两个小版皆为竖式,规格基本相同:邮票的规格都是36mm×36mm,各含6枚邮票,邮票四边皆有一枚6角星异形齿孔。版张上的邮票排列,虽然《甲申年》是上下"1、3、2"式。《乙酉年》为"1、2、2、1式",但都采用"错位梯式"排列,活泼跳跃,妙趣横生。边饰《甲申年》以一个与邮票图案相同的大猴头和七个大小不等的线描猴头,与右下方的简介文字相对应;《乙酉年》则是左下方的一  相似文献   

12.
沉寂了13之久的中国邮票市场终于在近一年多以来强势暴发,已经在底部徘徊了很久的各种邮资票品都出现了十分喜人的升幅,尤其是以“80年庚申猴”为代表的生肖邮票更是涨势惊人,目前单枚“猴票”市场价已达到1万多元,而整版“猴票”的拍卖价早已超过了100万元。  相似文献   

13.
在2003年推出邮票发行大小版式并举的新举措之后市场反应不一,除了对部分题材较好的单版式小版张进行炒作之外,行情仅仅是昙花一现,没有向纵深发展。于是,国家邮政局在2003年年底推出了全新的2004年邮票发行计划,丰富的题材与合理的发行方式得到广大邮人的认可。  相似文献   

14.
刚刚迈进2006年,京城邮市就受到了假“福娃”的骚扰。一种从“不干胶”小版洗涮加工没有背胶,荧光喷码肉服可见的只卖15元,比正常套票便宜7元的北京奥运会“会徽和吉祥物”非正常套票现身;另一种是警方和邮政行业管理执法队查获了数包貌似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全张邮票仿印品,其最大特征是将邮票面值"80分”印成"80年”,以混淆黑白。  相似文献   

15.
生肖邮票我并没收集齐,要说从全世界发行的生肖邮票来评说,显然不行。不过以我个人实有的生肖邮票中的“猴票”而言,我最喜爱的只有两枚:一是第一轮‘庚申猴”;二就是今年出的“甲申猴”了。而这两枚中,我以为甲申猴最可  相似文献   

16.
郑德辅 《上海集邮》2009,(10):27-28,F0002
2003年7月11日,加拿大为温哥华赢得第21届冬奥会主办权发行邮票,采用在前一年国旗图不干胶小本票邮票上加盖红色“温哥华2010”字样形式,并形成横10直3宛若条幅版式的全张式小本票(图1,本文图刊封二),并由此拉开温哥华冬奥、残冬奥会邮票发行序幕。  相似文献   

17.
自粘式卷筒普票进入20世纪90年代,自粘邮票由于使用方便而在美国得到了大力的推广和用户的广泛认同。美国的第一枚自粘式卷筒普票是1989年发行的25c“鹰盾”普通邮票,如图6所示。邮票实际上是以自粘式整版18枚的小版形式发行的,但另有部分整卷18枚的自粘式卷筒票在发行首日首发邮局的自动售卖机中出售以供制作首  相似文献   

18.
红梅 《集邮博览》2003,(4):57-57
根据国家邮政局公布的新邮发行计划和新邮预订办法的通告,2003年新邮发行方式的一个重大变化是大版和小版全张两种版式同步发行,预订新邮的办法也随之变化,分两种版式预订。对此,不少人认为这是一项很好的举措,有关部门也认为分两种版式预订有益于广大集邮爱好者,有益于抑制新邮打折贬值等等。但我个人以为,此项举措并非都是有利的,弊端也不少,甚至弊大于利。  相似文献   

19.
侯世伟 《集邮博览》2012,(10):58-58
拜读了贵刊第8期宋鸿军先生的《地方版小本票》后,我突然想起自己也有3本非邮政部门印制的生肖小本票。1992年“猴票”,封面:印有“猴”、1992、JLS邮票公司发行,内页有邮票设计者曹鸿年、许彦博的照片及简介、4套邮票。  相似文献   

20.
1980年2月15日我国发行了T46庚申年邮票(以下简称“生肖猴”)。“生肖猴”不仅是我国发行的首枚生肖邮票,而且还是在1974年-1991年这18年内J、T系列志号中353套邮票里升值最快的邮票。笔者现就10多年来出现在京、沪、苏、吉、鄂、豫、辽、湘、黑等地拍卖会上的整版猴票及其拍卖成交情况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