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为提高高校生物化学课程与教学的质量,拟实施"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及"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基于翻转课堂内容的设计与筛选,利用"雨课堂"构建翻转课堂的任务单,成立翻转课堂合作组,以小组合作形式展示学习成果;课上利用"雨课堂"弹幕与投稿功能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教师起到引导作用,发布限时习题测验提高知识点的...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21,(26)
智慧课堂的发展需要发达的信息技术、先进的教学理念氛围、智慧型教师的培养及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支持。通过对比和分析智慧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差异,制定大学物理智慧教学模式及智慧课堂的实施方案。以大学物理中光的干涉——薄膜干涉这节知识点为例,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方面说明如何在课堂实践中融合信息技术进行智慧教学,并总结和归纳了智慧课堂实践中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MOOC在大学教育的逐渐普及,在大学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激发兴趣。本文基于以上的问题,重点探索在高校大学物理基础课教学模式的改革,尝试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提问式与实践结合的方法,联系生活实际案例教学,利用雨课堂和Pa Gam O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从教学到学教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的迅猛发展给传统的大学物理教学模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为民办本科院校的大学物理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分析了大学物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问题及MOOC模式对传统大学物理课堂的冲击,提出了慕课背景下,民办高校大学物理改革途径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5.
何良 《科技风》2023,(7):95-97
配位化学是普通高等院校化学相关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对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在配位化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融入一种智慧型网络信息化工具“雨课堂”,构建一个包含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全方位线上线下的师生互动教学模式,实现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提升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相似文献   

6.
张微微  唐龙业  郝建华 《科技风》2023,(5):115-117+144
随着新兴技术的发展,数据挖掘在不同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设立“数据挖掘”课程。针对“数据挖掘技术”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理论内容多、学科交叉、学时少等问题,结合线上教学平台雨课堂,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形式,提出了基于雨课堂+BOPPPS教学模式的“数据挖掘技术”课程探索研究,并通过案例分析得出结合雨课堂的教学相比较传统教学,在课堂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等方面有明显提升,进一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于雨课堂的形成性评价体系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实施效果。方法:以皖南医学院2019级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共630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323人和实验组307人,对照组采用传统形成性评价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基于雨课堂的形成性评价教学模式,在课程结束后分析比较两组学生期末总评成绩情况,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形式评估教学效果。结果:期末总评成绩分析显示,在低分数段学生比例中,实验组(26.35%)明显低于对照组(45.82%),而在高分数段学生比例中,实验组(73.62%)显著高于对照组(54.18%),同时,实验组平均分及最低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基于雨课堂的形成性评价教学模式满意度较高,普遍认同该模式能帮助提高学习效果。结论:在诊断学教学中实施基于雨课堂的形成性评价教学模式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陶瓷工艺学”是一门教授传统陶瓷制备工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以“雨课堂”为工具,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性,能以更多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还能获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并依据这些数据来调整教学过程。相对于翻转课堂来说,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减轻学生的课下学习负担。  相似文献   

9.
在本科教育中,大学物理承担着为低年级本科生打下坚实数理基础的重要使命。这就要以学生发展为目标,不断提升大学物理教学质量。该文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为抓手,提出一系列大学物理教学改革举措。特别是基于智慧树和雨课堂线上学习数据分析等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形式的大学物理教学进行改造革新,有效提升大学物理教学质量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相似文献   

10.
石敏  何春玫 《大众科技》2023,(8):139-142
文章基于雨课堂平台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并在高职“中药化学”课程中开展具体实践。雨课程平台智能、小巧和实用的功能较好地支撑课程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改革,实现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互动。通过两个学期的应用证明,基于雨课堂进行改革后的教学模式,能有效解决课程重点和难点及思政要点融入问题,构建人人、处处、时时都能学习的良好教学生态环境,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1]"为了应对当前大力普及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需要,该文结合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组织研发的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通过对BOPPPS教学模式进行研究,设计出了基于"雨课堂+BOPPPS"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的新时代,彻底的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混合式教学模式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有机融合,从传统的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到以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为中心,突出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重要性,改变了因循守旧的教学方法,吊足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胃口,学生个性化的天性得到释放。近些年出现的新型的智慧教学工具,如雨课堂、蓝墨云课堂、微助教等正在挑战着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励着教师要顺应时代的潮流,积极采用新型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雨课堂等新型教学工具进入课堂以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意愿,端正了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参与到整个教学环节中来。  相似文献   

13.
卢嫄 《科技风》2023,(21):34-36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得智慧课堂的内涵越来越丰富,并被广泛用于高职教育教学领域。在智慧课堂背景下,引入BOPPPS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及六环节教学流程,创新课程教学设计,将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用于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及课程的考核评价,并以高职软件专业UI动效设计课程为例,开展教学改革实践。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与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传统生物防治技术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顺应信息化时代的教育技术变革,基于我校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和雨课堂作为混合式教学的基础,对生物防治技术课程的课前、课堂、课后环节及线上、线下层面进行混合式教学设计.本研究对生物防治技术课程采用"SPOC+雨课堂...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带来了教育模式的改变。为改善高职院校韩语课程的教学效果,本文基于职教云课堂平台,探索韩语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张磊卿 《科教文汇》2020,(7):189-190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带来了教育模式的改变。为改善高职院校韩语课程的教学效果,本文基于职教云课堂平台,探索韩语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7.
马丙闯  张龙  安东海 《科技风》2022,(8):129-131
随着时代的发展,远程教学模式逐渐兴起,但是远程教学模式仅仅适用于自控力较强的学生.传统教学模式和远程教学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混合教学模式,利用现代软件将数据实时统计,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21,(11)
混合式教学实践促进了我国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发展。选择合适的教学平台能有效地推动混合式教学实践。外国建筑史课程在教学中引入雨课堂智慧教学软件,通过建构"线上的课前准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课堂授课——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课后提升"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有效地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实践表明雨课堂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的运用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江芳 《科教文汇》2024,(5):111-114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文章鉴于蓝墨云班课混合式教学模式和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经济学基础课程中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效果,通过对比分析,混合式教学模式深受师生青睐,对于提升学生学习自主性、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雨课堂教学,教师与学生全方位互动,学生课堂积极性较高,但客观上并不代表高成效,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切实提升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提升学生自我发展能力,才是采取混合式教学模式要实现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20.
林霞 《科技风》2024,(4):106-108
为推进新型教学模式的改变,提高“高等数学”等理论课程学习的效率,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文章首先分析当下教学模式的改变,以及“高等数学”等理论课程面临的问题,然后从“高等数学”课程中节选“不定积分凑微分法”作为实践探究,具体分析其教学模式,最后从课前准备、课堂授课、课后反馈三个方面提出了基于“雨课堂”的“高等数学”教学实践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