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在Heusler合金Ni Mn Ga和NaZn1 3型化合物La(Fe,Co,M)1 3,M =Si,Al中很宽温度区间发现巨大磁熵变△S。这两种材料在室温区的磁熵变△S均显著地超过单质稀土Gd并达到著名的磁热效应材料Gd5Si2 Ge2 合金的磁熵变幅度.Heusler合金Ni Mn Ga中的巨大磁熵变来源于具有一级相变特征的马氏结构相变。NaZn1 3型化合物La(Fe,Co,M)1 3,M =Si,Al中异常巨大的磁熵变与合金中的强的磁晶耦合相关,表现为居里温度附近晶格的巨大负膨胀。材料的低价格和其巨大磁熵变表明,Heusler合金Ni Mn Ga和NaZn1 3型化合物La(Fe,Co,M)1 3,M =Si,Al在很宽的高温区,尤其在室温区作为磁制冷工质非常有吸引力。  相似文献   

2.
<正>电子具有电荷和自旋两个重要属性,传统的半导体器件仅利用了电子的电荷属性,稀磁半导体材料可以同时利用电子的电荷和自旋属性,成为未来半导体自旋电子器件的关键材料之一。人们期望通过对稀磁半导体材料的研究获得具有非易失、多功能、超高速和低功耗等特性的半导体自旋器件,这对材料和信息技术领域都将是一场质的革命。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人们就开始关注Mn掺杂III—V族稀磁半导体材料,如(In,Mn)As和(Ga,  相似文献   

3.
随着摩尔定律的逐渐失效,发展可替代的高速、低功耗信息技术迫在眉睫.自旋电子器件是其中最具前景的技术.本文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对具有潜在自旋电子特性的二维(2D)材料(WS2与SnO单层)开展磁电子学方面的研究,系统揭示了元素掺杂对体系电子结构及磁性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未经掺杂的单层WS2、SnO是带隙为1.96 ...  相似文献   

4.
类水滑石(Hydrotalcite-likecompound,HTLcs)是由二价和三价金属阳离子组成的具有水滑石层状晶体结构的混合金属氢氧化物。可用通式表示为[M2 1-xM3 x(OH)2]x [An-x/n]·mH2O,其中M2 是二价金属阳离子,可以有Mg2 ,Fe2 ,Co2 ,Ni2 ,Cu2 ,Zn2 ,Mn2 等;M3 是三价金属阳离子,可以有A  相似文献   

5.
在Heusler 合金Ni-Mn-Ga和NaZn13型化合物La(Fe,Co,M)13, M=Si, Al中很宽温度区间发现巨大磁熵变△S.这两种材料在室温区的磁熵变△S均显著地超过单质稀土Gd并达到著名的磁热效应材料Gd5Si2Ge2合金的磁熵变幅度. Heusler 合金Ni-Mn-Ga中的巨大磁熵变来源于具有一级相变特征的马氏结构相变.NaZn13型化合物La(Fe,Co,M)13, M=Si, Al中异常巨大的磁熵变与合金中的强的磁晶耦合相关,表现为居里温度附近晶格的巨大负膨胀.材料的低价格和其巨大磁熵变表明,Heusler 合金Ni-Mn-Ga和NaZn13型化合物La(Fe,Co,M)13, M=Si, Al在很宽的高温区,尤其在室温区作为磁制冷工质非常有吸引力.  相似文献   

6.
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我们已经应用广义梯度近似(GGA)和GGA+U方法,研究了钐钴(Sm Co)的纳米团簇的结构和磁性,其中U为库仑相互作用修正。我们分析了结构配置、对称性以及整个团簇的磁性和对应每个钐原子(Sm)和钴原子(Co)的磁性变化贡献。在GGA+U计算结果显示出Sm Co纳米团簇为半金属铁磁态,是由于Co的3d态与Sm的4f态之间的强的杂化作用,总磁矩的整数值是这种材料半金属性质的重要意义之一。此为,我们已经计算了Sm Co团簇的自旋轨道耦合(SOC);我们发现Sm原子在团簇的不同位置,出现明显的磁性峰值变化,而Sm与Co原子组成的团簇是属于稀土硬磁材料。结果表明,纳米团簇的磁性增强,呈现笼状球形的Sm3Co18纳米团簇中间Sm原子为反铁磁,磁性最大,为双磁相复合的核壳结构材料提供更好的思路,在自选电子学和磁存储材料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采用粉末压片制样,用ZSX Primus II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多目标地球化学样品中C、N、Na、Mg、Al、Si、P、S、Cl、K、Ca、Ba、Sc、Ti、V、Cr、Mn、Fe、Co、Ni、Cu、Zn、Pb、Th、Rb、Sr、Y、Zr、Nb等29种元素进行了测定,经内蒙古西部区域地球化学评价样品的分析检验,其分析结果可靠,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均满足质量管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Li Ni1/3Co1/3Mn1/3O2,对材料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Li Ni1/3Co1/3Mn1/3O2材料具有层状结构,在2.8~4.4V(vs Li/Li+)条件下进行充放电测试,首次放电比容量可达174.0 m Ah·g-1。  相似文献   

9.
黄铜矿中常量元素Cu和Fe的大量存在往往给微量元素的检测带来严重干扰。本文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直接测定黄铜矿中Cu、Fe、cd、Co、In、Mn、Ni、Pb、Zn9种元素进行了研究,试样经HCl-HNO3溶解,不需要化学分离,用干扰系数校正法消除黄铜矿中主量元素Cu和Fe对其他微量元素的干扰,以国家一级标准物质GBW07268检验方法的准确度,结果如果与标准值相符,相对误差均〈5%,精密度(RSD,n=8)为2.50。7.56%。  相似文献   

10.
卢国平  吴韩英  刘万强 《科技风》2013,(13):140-141
以前,我们研究了金属镍与Ti45Zr35Ni17Cu3准晶合金球磨时,球磨时间和镍添加量对合金晶体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具有电催化活性的金属球磨明显改善了电极的电化学性能。Jurczyk等报道了与镍粉球磨改善了Laves相(Zr,T)i(V,Mn,C)r2电极的电化学性能。Zr0.9Ti0.1(Ni0.57V0.1Mn0.28Co0.0)5与Co3Mo合金球磨,明显改善了电极的活化性能。Jaki指出,根据BrewerEngel理论LaNi5相对于氢分解反应具有优良的催化活性。用Zr和Al少量取代LaNi5合金中的La和Ni可明显增强电极循环稳定性和高温性能。因此,选择了Ti45Zr35Ni17Cu3与30mass%La0.9Zr0.1Ni4.5Al0.5准晶混合球磨,进而研究了球磨时间()t对合金的晶体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磁性Fe3O4纳米粒子存在下,利用烯烃聚合后过渡金属催化剂α-二亚胺钯在温和条件下催化环戊烯原位聚合,通过聚环戊烯(PCP)在磁性纳米粒子表面原位异相成核结晶,成功获得一系列PCP包覆磁性Fe3O4纳米粒子。分别通过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技术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CP已成功包覆于磁性Fe3O4纳米粒子表面,所得复合型磁性纳米粒子仍具有较好的磁性能。  相似文献   

12.
ICP-AES测定多目标植物样品中的8种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IRIS Intrepid Ⅱ SXP ICP光谱仪,对地球化学植物样品中Pb、Cr、Ni、Mn、Cu、Zn、Co、Fe 8种元素的测量条件进行了探讨实验,并用所选的条件进行了大批量实际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大众科技》2010,(4):7-7
近日,德国汉堡大学的科学家成功对单个原子问磁耦合特性进行了直接测量,其结果和于利希研究中心超级计算机的计算结果一致。原子磁性数据存储和新型自旋电子器件的研发又迈出了重要一步。相关成果发表在近期的《自然·物理》杂志网络版上。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6):714-714
中科院物理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筹)极端条件实验室靳常青研究组近期发现了一类新的基于Ⅰ—Ⅱ—Ⅴ半导体的稀磁体Li(Zn,Mn)As并在稀磁材料上成功实现了自旋和电荷分别注入和调控。该研究组发现,Li(Zn,Mn)As在3%Mn掺杂量既可具有接近3个Bohr磁子的饱和磁矩(Mn2+高自旋态的最大饱和磁矩为5个Bohr磁子),  相似文献   

15.
采用共淀法合成前驱体Ni0.8Co0.2(OH)2,再通过高温焙烧制备了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LiNi0.8Co0.2O2。对材料进行了SEM测试,结果表明材料形貌近似为球形。XRD测试结果表明材料具有较好的层状结构。在2.8~4.3V(vs Li/Li+)条件下进行充放电测试,结果表明材料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16.
采用共淀法合成前驱体Ni0.8Co0.2(OH)2,再通过高温焙烧制备了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LiNi0.8Co0.2O2。对材料进行了SEM测试,结果表明材料形貌近似为球形。XRD测试结果表明材料具有较好的层状结构。在2.8~4.3V(vs Li/Li+)条件下进行充放电测试,结果表明材料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的光电性能研究,提出观点。在二维材料光电子器件行业起到重要指导作用。如付诸现实将产生巨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以首钢厂区附近小区域为研究区,采样分析表层土壤Cd、Cu、Pb、Cr、Zn、Ni、Mn、Fe的含量.描述性统计表明:Cd、Pb、Zn、Cu含量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Cd、Cu、Zn存在污染问题,Cd污染最为严重.进一步应用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并使用GIS工具进行地统计分析,发现8种金属可由3个中等空间自相关的主成分(PCs)反映:PC1包括了与交通及机动车辆关系密切的Cd、Cu、Pb、Cr、Zn;PC2包括了主要来源于首钢厂区的Cr、Mn、Fe;PC3仅有Ni,分布是随成土过程形成的.总体而言,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于交通和机动车辆,需密切关注其对环境的危害及人群的潜在健康风险.本研究对该区域土壤污染风险评价和土地利用规划等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利用软磁材料磁性测量装置及X射线衍射仪等对不同成分和热处理状态的0Cr13Ni4Mo材料的磁性能及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同成分的材料在降低回火温度的情况下磁性能提高。同时降低材料的碳含量及镍当量有利于磁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曾昭华 《西藏科技》2004,(10):16-22
论述了西藏自治区土壤质量和农作物优质高产与土壤环境中化学元素N、P、K、S、Fe、Mn、Cu、Zn、B、Mo、V、Sr、Ti、Mg、La、Ce、Pr、Nd、Sm、Eu、Y、Gd、Tb、Dy、Ho、Er、Tm、Yb、Lu、Ca、Co、Ni、F、Tl、Si、Na、Cr、Pb、Cd、Hg、Se、Ba、Te、Ta有密切的关系。提出了生态农业的土壤保护和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