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博物馆既是保管文物、标本的重要地方,也是向世界人民展示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博物馆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对于中小学生参观博物馆学好历史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精神有着重大意义。由于中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性,在其参观博物馆学习中保证人身安全与文物安全,加强安全规范化管理是极为重要的,是实现博物馆规范有序开放的重要保证。因此,在博物馆安全保卫工作方面需要重视安保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提高安保工作的技术含量和水平。本文对博物馆安全管理规范进行分析,为加强中小学生参观博物馆教育中的安全规范管理提供策略参考。  相似文献   

2.
增强现实技术(AR技术)通过生成一个携带图像、视频和音频等多信息的虚拟场景与真实世界深度融合,从而使现实世界得到增强现实,并让学习者能在两者间进行交互。民航业是一个高技术、高复杂和高成本的行业,通过引进AR技术的强交互和清晰可视化,可以很好地解决民航维修中的部件多、难接近和成本高等问题。本文通过梳理近几年的文献,总结了AR技术在飞机装配制造、飞机维修手册、飞机维修工作、民航专业培训、民航专业教育等方面的应用,同时指出了AR技术在飞机维修教学中的资源设计与开发思路,冀望为民航智慧维修建设人员、增强现实技术开发人员及飞机维修类专业教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声音     
《世界发明》2011,(7):48-48
与其说大英博物馆是英国的博物馆,不如说它是世界的博物馆。我们的藏品来自世界各地,种类繁多,不局限于油画或雕塑。这样的博物馆,在整个欧洲都是独一无二的。在大英博物馆,我们提供多种参观体验,观众既可以横向比较同一个历史时期不同国家、地区的展品,还可以纵向比较同一个国家不同时代的展品;观众不仅可以了解自己国家的文化,也可以看到其他国家的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4.
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技术在三维建模技术基础上,将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进一步融合,增强人机交互,通过人类感官感知,达到超越现实的体验。结合增强现实与虚拟现实两项技术在地质行业的应用发展,探讨了深入应用的需求与相关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
今年,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在家看文物、"逛虚拟博物馆"成为一个好选择,但是我国大多数博物馆并没有开展此项服务,除了资金技术的限制外,最为根本的原因就是我国博物馆计划经济体制限制了此项服务的发展,缺乏发展动力而难以开展此项服务。长远可持续的解决之道应是建立一个全国虚拟博物馆在线平台,采取类似网络电视剧付费参观的方式,所得收益用以进一步推进虚拟博物馆的建设与维护,此次疫情应该教会中国博物馆界如何在特殊情况下依旧向大众提供更好的网络博物馆服务。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7,(14)
现代博物馆的首要功能是教育。近年来,开展公共教育活动已成为中国博物馆评级的核心指标。评价一个博物馆的价值,不仅要看其收藏的丰富和精优程度,更要看它在鼓励观众参与和学习方面所取得的成绩。通过提供趣味性、体验性、互动性的教育活动,增强观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参观体验,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为他们开启智慧之门。  相似文献   

7.
信息时代的博物馆不应局限于实物的展览与收藏,应努力寻求数字化技术,更有利于文物的保护和观众的参观学习。本文以内乡县县衙博物馆为例,提出了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一些构想。  相似文献   

8.
网络环境下的数字化博物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学芳  马仁配 《情报科学》2002,20(11):1179-1183
随着计算机功能的扩展,虚拟浏览数字化的电子博物馆这种足不出户的参观博物馆方式已经提到议事日程。本文从介绍数字化入手,阐述了数字化改变了传统博物馆、使之成为数字化博物馆、数字博物馆特点、博物馆网站提供的服务要求、展品浏览中采用的技术,并对网络环境下的与博物馆数字化密切相关的新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地理学科作为一门拥有着众多复杂地理元素的课程,如何能将复杂的地理元素更好地呈现给学习者一直都是探索的热点问题。增强现实技术作为一种能将虚实进行恰当结合的技术,正好可以契合地理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在国内,增强现实技术作为一种初步应用于教学的技术,其具体应用流程缺乏,本文拟在活动理论的指导下,以实际课堂为出发点,整合增强现实的特点,以体验式学习为教学形式,构建基于增强现实的初中地理学习活动设计流程,尝试这一技术在地理课堂中应用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赵琳琳 《科教文汇》2012,(34):86-87
在虚拟现实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增强现实技术,是多学科交叉的技术,许多相关领域的成果进展都可以促进AR的研究与应用,该技术已成为计算机相关学科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主要针对遥现场显示研制,采用增强现实的呈现技术,将真实场景同虚拟场景进行匹配,提高用户的视觉体验.主要介绍增强现实的视频采集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17,(4)
增强现实技术,简称AR技术,最早在20世纪初提出,近几年伴随着科技技术的进步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医疗、科教、旅游、娱乐等领域。增强现实技术在虚拟世界中模拟仿真出真实效果后呈现给用户,给予用户超越现实的特殊体验。目前就增强现实技术在农业生产方面的运用分析较少,在当今"智慧农业"的大环境下,将AR技术运用于农业生产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将就增强现实技术运用的现状及结合农业生产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博物馆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化设施,承担着化旅游的职能,被列入当代最有效的化传播媒介之列,被誉为最出色的化交流手段。博物馆的发展和普及,不仅是对历史物古迹的一种有效保护,而且对于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化旅游的发展给博物馆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旅游成为博物馆观众的重要来源之一。博物馆通过举办各种物展、专题展,为旅游提供参观展览、休闲娱乐的场所,它为化旅游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更为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最早于1990年提出,是一种实时地计算摄影机影像的位置及角度并加上相应图像的技术,这种技术的目标是在屏幕上把虚拟世界套在现实世界并进行互动。如今有越来越多人将AR技术(即增强现实技术)融入到广告中、游戏中,因此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们增强现实技术可以从生活中认识到。  相似文献   

14.
博物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它不仅是历史文物、标本收藏和科学研究部门,也是对社会的宣传教育机构.讲解工作是实现博物馆宣传教育职能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联系博物馆与社会的桥梁和纽带,讲解员讲解效果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博物馆观众的受教育和参观质量,影响着博物馆的公共窗口作用,甚至影响到一个地区和国家的形象.因此,做好博物馆的讲解员工作,在博物馆的社教事业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展示空间是博物馆展示活动所要进行的场所,是设计师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的场所。空间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一种是满足功能上的要求,另一种是满足情感上的要求即审美要求,所以一个好的博物馆展示空间必须是能给观众以美的享受,精神上的震撼力的空间,同时提供给观众以一个地方具有文化气息的感受。什么样的空间才是美的空间,什么样的展示空间才能给观众对地方文化能够来个彻底的浏览与认识,才是能给人以精神上的震撼力的空间呢。在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的时候,设计师需要考虑将地域性的元素融合于展示内容中。  相似文献   

16.
郝珊珊 《科教文汇》2013,(5):199+201
博物馆作为一个地区和城市的历史文化坐标,不仅起到了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还担承着引导大众审美欣赏、启迪青少年心智等社会公共责任。博物馆讲解是公众了解博物馆的重要渠道。随着社会的发展,观众对讲解员的讲解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讲解员应当与时俱进,发挥创新精神,探索更适合观众参观需求的讲解方式。  相似文献   

17.
博物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它不仅是历史文物、标本收藏和科学研究部门,也是对社会的宣传教育机构。讲解工作是实现博物馆宣传教育职能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联系博物馆与社会的桥梁和纽带,讲解员讲解效果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博物馆观众的受教育和参观质量,影响着博物馆的公共窗口作用,甚至影响到一个地区和国家的形象。因此,做好博物馆的讲解员工作,在博物馆的社教事业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郝珊珊 《科教文汇》2013,(15):199-199,201
博物馆作为一个地区和城市的历史文化坐标,不仅起到了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还担承着引导大众审美欣赏、启迪青少年心智等社会公共责任。博物馆讲解是公众了解博物馆的重要渠道。随着社会的发展,观众对讲解员的讲解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讲解员应当与时俱进,发挥创新精神,探索更适合观众参观需求的讲解方式。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博物馆实施免费开放,参观博物馆的游客越来越多,这些游客不断增量到广大群众的各个阶层,其文化层次、审美素养和心理需求都呈现出多极、多元、多层的差异性。所谓众口难调,如何用单一的主题内容满足这么多群众的多样化"口味",这就给新时代下的博物馆讲解员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本文拟就博物馆讲解语言的特点作一总结和探讨,算是笔者个人管窥式的抛砖,期待引出更多方家之玉,同心协力引导和提升博物馆讲解员的整体素质,更好地服务游客服务大众。讲解员作为博物馆的主题代言人,首先是要准确把握参观者文化层次和心理需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今网络信息时代飞速发展,单纯的媒体形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工作、学习和娱乐的需要了。人们迫切的希望能有一个新事物来解决大家的需求。经过多年的期盼,三网融合在信息化时代应运而生了。三网融合的实现把电视、电话和互联网三种媒介合为一体。把消费者家里的电话线、电视线、网线合为一根线。随着3G时代的到来,人们可以通过三网融合技术时刻感受到网络的无处不在。更重要的是,三网融合让我们家的电视,电脑和手中的手机变为可以相互转换画面的显示器,我们可以随意在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中自由行走,真正实现了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工作、学习和娱乐融合在一起。但是,人们在体验三网融合给他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以前没有遇到的问题,比如监管体系、维护体系等,其中最应该受人们关注的应该是信息安全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