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顿”是《马氏文通》中论句读的一个术语,但是由于《马氏文通》没有给它立界说,解释也不够清楚,所以人们对它的性质存在不同的看法。通过“顿”与“读”、“句”的比较,解释“顿”是马氏论句读的一种语法单位,是句的下位概念,其句法作用略同于现在我们所说的短语,与书中的“读”是同一级语法单位,虽然在形式上似乎有交叉之处,但是它们之问实际上是对立和互补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宿爱云 《现代语文》2007,(3):122-123
《马氏文通》中"顿"和"读",是全书中矛盾最多、最易混乱的两个术语,特别是马氏对"顿""读"的界说,研究学者们对此众说不一.本文通过对《马氏文通》中的"顿""读"界说及例句分析,得出一种结论:"顿"和"读"是两个不同层面的术语,"顿"是修辞层面,"读"是语法层面,不同层面的东西划分的标准是不一样的,但可以有交叉的现象.这种交叉现象也就造成了在句读分析中,有的既可以是顿,也可以是读.  相似文献   

3.
古人云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大声诵读 ,反复吟咏 ,容易入境入情 ,帮助理解 ;多次默读 ,可以集中注意力 ,读与思结合 ,加深理解。不论朗读、默读 ,都可通过书面语言规范口头语言 ,同时训练语感 ,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 ,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读的研究 ,是语文教研的重要内容。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 ,“读”的指导在课堂中又因人而异 ,因文而异 ,不拘泥于固定程式。一、“读”的结构与程序“读”是在以思维为核心 ,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 ,实行“熟读精读”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其结构一般是 :导语激情———初读寻疑———再读释疑…  相似文献   

4.
《桂林山水》这篇课文以优美、简洁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在教学时,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词析句,使学生借助课文感受祖国山河的美,感受祖国语言的美;引导学生领悟作者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为了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尝试探索一种语文阅读教学的新模式,我采用“读”与“悟”相结合的教学法,按照“自读感知———选读自悟———精读感悟———赏读自得”四个环节来设计这节课。一、自读感知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  相似文献   

5.
我们有不少学生在习作时往往是“看了题目皱眉头,打开本子咬笔头,想了半天没开头。”平时缺乏积累,到用时顿有“无米下炊”、“腹中空洞”之感。笔者认为,要使学生“出口成章、下笔成文”,首先必须引导学生多积累材料。新大纲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和语言积累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突出强调了语文“读”的重要性;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在“读”的过程中,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启发学生阅读的心智,把“读”与“写”结合起来,以读…  相似文献   

6.
许多同学的作文.读起来味同嚼蜡,语言缺乏表现力,其主要原因是只重视句子的主干.而忽略了枝叶的修饰功能。若恰当地以“定、状、补”加以补充修饰.语句就会顿放异彩。  相似文献   

7.
“听说读写”是4种相互联系、协调发展但又各有相对独立性的语文活动,是同一范畴的不同活动方式。“听说”是口头语言,“读写”是书面语言。听说是读写的基础,反过来读写能力提高了又促进了听说能力的提高。读听是理解语言的活动,是吸收也是积累;说写是运用语言的活动,是表达。正确的、充实的表达必须以吸收和积累为基础,所以写作必须与阅读相结合。  相似文献   

8.
“好文自应琅琅读”,“教学千法读为本”。语文教学要抓语言,语言教学要抓语感,语感教学要抓朗读。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说:“课堂上的朗读,小而言之,是培养语感、积累语言的极为重要的正确途径;大而言之,是教学改革和教师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培养文明的高素质人才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初中语文学习,朗读理应成为语文课堂上悦耳动听、美妙迷人的乐章。[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在为《化学奇谈》译本写的序里指出:“国文本是‘读’的学科。”重温这句经典语言,有助于我们把“读”与学习语言的关系想清楚,彻底扭转现在还盛行的“重讲轻读”的偏向。学语文,归根结底是培养语文能力,语感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们非常推崇语感教学,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王尚文先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语感,要千方百计提高学生语感素质。在语文教学中,语感教学是纲,其他是目,纲举目张,否则纲不…  相似文献   

10.
“读”既是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教学目标,又是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一种重要教学手段;“读”既是语言能力,又是语言学习的基本方法。人们普遍缺失对“何为读”、“为何读”、“读什么”和“怎么读”等深入的终极思考,因而在教学实践中“读”往往沦落为一种时尚的语文活动形式,丢失了发展功能。阅读教学要坚持形式与内容并重、活动与指导并重、数量与质量并重、隐性与显现并重、接受与表达并重、过程与结果并重等教学策略,追寻“读”的发展功能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1.
初中语文教材中选用了一些我国古代的著名文学作品,对学生学习古代汉语与传统文化十分有益。教材中的注释有些不够准确,容易造成误解,现在做些辩证工作,供教师参考。  相似文献   

12.
高中语文教材选用了一些我国古代的著名文学作品,对学生学习古代汉语与传统文化十分有益。教材中的注释有些不够准确,容易造成误解,现在做些辩证工作,供教师参考。  相似文献   

13.
《左传》是我国先秦时代的一部文学名著。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录了一些《左传》中的篇章,对学生学习古代汉语与传统文化十分有益。教材中的注释有些不够准确,容易造成误解,现在作些辩证工作,供教师参考。  相似文献   

14.
我有一只可爱的小狗,它的名字叫科比。它黑自相混。它非常喜欢吃骨头。当我拿些骨头给它时,它就会非常高兴,并整天跟着我。  相似文献   

15.
外语同义词使用广泛。掌握某些同义词的用法对我们很有帮助。有三个方面可以帮助我们熟悉这一用法。它们是:熟悉语言习惯;遵守语言惯用法;注意语言的信息传递。  相似文献   

16.
二重积分是高等数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计算较为繁琐,有的二重积分需要一定的技巧才能求出.探讨了积分区域关于坐标轴对称、关于直线对称、积分区域是圆的一部分等特殊区域上二重积分的计算技巧,讨论了几类特殊被积函数二重积分的选择积分顺序的问题,研究了如何用轮换法求二重积分.  相似文献   

17.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 ,有些英汉习语 ,从字面上看 ,它们酷似 ,但各自的本意压根儿不对应 ,这种形似意异的英汉习语极容易形成翻译陷阱 ,使译者掉入其中。因此 ,对此类习语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跨文化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文化教学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发展交际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跨文化教学中.由于一些误区的存在,常存在投入大,产值小的现象。本文针对这一现象,拟从跨文化意识培养的角度对文化教学中存在的一些误区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走出误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无核柿是闽东地区主要名、特、优产品,长期以来深受群众喜爱,市场前景广阔,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根据多年来无核柿栽培管理的实践,对其生产管理技术进行总结整理,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用外语进行阅读是一种重要技能。外语是现代社会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本文对阅读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并对外语教学中如何训练学生的阅读技巧 ,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