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前几年,我采访德国一位资深的集邮家,问他最喜欢新中国小型张哪一枚?他略加思索说,“奔马”、“簪花仕女图”都很好。不过,他最喜欢60年代发行的“牡丹”小型张。他认为,“牡丹”小型张很漂亮,票面上的牡丹,一派东方神采,雍容富贵。它引导欧洲人鉴赏的是花卉艺术,感悟一种东方化,而不是观看花的自然生态。他得意地  相似文献   

2.
牟建平 《收藏》2020,(4):80-99
在齐白石花卉类画作中,牡丹是非常突出的一个题材。从早期的墨牡丹到去世前的彩牡丹,齐白石一生都在画牡丹。他画牡丹多题《大富贵》,笔墨苍厚,色彩浓烈,寓意吉祥。齐白石认为:"画牡丹富厚为佳,若比菊花寒瘦,失其牡丹体态矣。"齐白石画的牡丹,有富贵气,既绚烂夺目,又简练写意,是近代画牡丹的圣手。  相似文献   

3.
牡丹清赏     
《收藏界》2007,(9)
牡丹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唐代就以"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著称。牡丹盛开在四月谷雨时节,品种繁多,有红、白、黄、黑、绿、紫等颜色。"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五彩缤纷的颜色,富于变化的花型,沁人肺腑的香气,硕大花朵上丝绢般的花瓣所表现出的风韵,给人以特有的自然美感。牡丹也是画家善于表现的题材,画史上更有多幅牡丹名作流传于世。  相似文献   

4.
曹淦源 《收藏界》2010,(6):59-61
(接上期)三、元青花牡丹纹的艺术特征及品位元青花牡丹纹具有一般元青花装饰纹样的基本特征,但牡丹花的自然姿质及其文化内涵的独特性,又使牡丹纹在青花纹样中别具一格。另一方面,元青花牡丹纹是由多名工匠手绘的,工匠彩绘技能的高低也反映在他们的作品中。  相似文献   

5.
闫立群 《收藏界》2015,(4):74-81
春风送暖,牡丹盛开,芬芳醉人,艳绝天下。牡丹又名富贵花,是中国特有的花卉之一,素有"花中之王"、"国色天香"的美称。牡丹,富丽端庄、雍荣华贵、芳香浓郁、美艳绝伦,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国人视它为吉祥、富贵、幸福、繁荣的象征。其在人们的心中又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牡丹也是国画花卉中经常描绘的题材,历代画家有无数赞美牡丹的画作,意义不仅在于其美丽的外  相似文献   

6.
十三朝古都洛阳,素以"甲天下"的牡丹闻名于世。"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每年4月,牡丹盛开,天下花客约洛阳,大街小巷人流如织,一派节日的喜庆景象。2009年的4月,除了一年一度的花客潮,洛阳还将迎来来自全世界的特殊客人——"邮客"。  相似文献   

7.
廖文伟 《收藏》2007,(5):190-191
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对牡丹情有独钟,曾为天下爱牡丹者留下“天下真花独牡丹”的绝唱;而与欧阳修同时代的诗人范成大则有诗云:“一年春色摧残尽,更觅姚黄魏紫看。”赞颂唱咏已达极致。  相似文献   

8.
凤穿牡丹     
此局红方双炮分别在上下九宫,隔子打子,横穿九宫,仿佛姑娘们在绣花,绣出美丽的牡丹,故取名“凤穿牡丹”。  相似文献   

9.
孰为正选     
《新体育》2008,(1):11-11
牡丹 理由:中国传统名花,它端丽妩媚,雍容华贵,兼有色、香、韵三者之美,让人倾倒。历史上不少诗人为它作诗赞美。如唐诗赞它:“佳名唤作百花王”。宋词“爱莲说”中写有:“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百花之王”,“富贵花”亦因之成了赞美牡丹的别号。牡丹以它特有的富丽、华贵和丰茂,在中国传统意识中被视为繁荣昌盛、幸福和平的象征。  相似文献   

10.
曹淦源 《收藏界》2010,(5):51-56
牡丹纹是元青花装饰的主要纹样之一,在各种器型上多用作主体纹样或辅助纹样,也常于人物故事图、花鸟图画中作配景。本文从元青花牡丹纹布局、骨式、形态及艺术特征诸方面,探讨其基本样式及规律,剖析同时代的许多牡丹纹存在有艺术水平的差异,艺术风格也有所不同,为鉴赏元青花提出新的视角观察。  相似文献   

11.
梓荃 《收藏界》2010,(3):85-92
晚唐时有皮日休的《牡丹》云:“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牡丹、雍容华贵、富丽端庄、芳香浓郁,而且品种繁多,  相似文献   

12.
    
牡丹,是形神兼备的名花。赏花先要鉴形,后要品神。据说洛阳牡丹有一千余种,这"种"的区别大概主要来自于色形态的不同。细分起来,非专业从事者,难以说清。但赏花之雅趣,却在于鉴形后的品神。富贵雍容也好,华美丰艳也好,审美有异,各有千秋。如要深究,牡丹之神,源于她舒展奔放、汪洋自恣的花容。  相似文献   

13.
《收藏》2011,(8)
中国当代瓷坛领军人物新写意山水扛鼎之作源·脉国礼珍藏版纪念瓷对瓶特选经典梅瓶造型,其中源以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壶口瀑布作远景,以国花牡丹花团锦簇为近景,寓意两岸同胞血浓于水、同宗同源;瓶身9朵牡丹寓意建党90周年繁花似锦、盛世和谐。脉以象征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长城作远景,以国花牡丹花团锦簇为近景,寓意炎黄子孙同出一脉,党与人民血脉相连。整个画面亮泽大气、飞瀑磅礴、长城雄壮、牡丹艳丽。作品运用国画泼墨彩技法,并融汇大写意与小写意笔法,画面虚实相生,大师创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被誉为当今新写意山水的恢弘巨作。  相似文献   

14.
吴昌硕 《收藏》2014,(19):173
录文:水仙绿若盘孟圆,牡丹春驻红娟娟;大聋风格飞上天,佛云如是前身缘款识:庇吾京子谦笔意并录逢句安吉吴昌硕说明:海外回流作品说明:该作品是吴昌硕擅长题材之一,曾出现于海外出版物这幅吴昌硕(款)《牡丹兰花石头图》画作中,画家以潇洒不羁的笔法刻画牡丹,笔致潇洒飘逸,红花以西洋红大笔触渲染,花开如锦,与下端绿叶兰花相互掩映,生机勃勃;石头则以大写意一挥而就,用淡墨晕染,水与墨、色有机交融,虽然寥寥几笔,但是极有生意,与牡丹上下错落有致,整体感极强,衬托出牡丹贵而不骄、艳而不俗的神韵。画中的石头成为平衡画面关系的关键,对于改变画面的布局,形成一  相似文献   

15.
2002年4月10日,成都市第18届彭州牡丹花会在彭州市九陇镇丹景山风景区举行,为期一月。彭州市邮政局启用风景日戳2种,直径32mm(编者注:据1995年邮电部规定应为30mm)。杨仁茂设计。 天彭牡丹蜀中第一 南宋陆游曰:"牡丹在中州,洛阳为第一;在蜀,天彭为第一。"丹景山为我国三大牡丹观赏基地之一,与河南洛阳和山东荷泽鼎  相似文献   

16.
《收藏》2011,(10):155
"源·脉"特制瓷对瓶特选典雅梅瓶器形,"源"以中华母亲河黄河作远景,以国花牡丹繁花锦簇为近景,寓意两岸血浓于水、同宗同源;瓶身九朵牡丹寓意建党90周年辉煌历程。"脉"以中华民族的象征长城作远景,寓意华夏同出一脉,党与人民血脉相连,整体鲜亮大气、飞瀑磅礴、牡丹艳丽、长城雄壮。作品运用炉火纯青的国画泼墨彩技法,大师创作行云流水,是当今景德镇官方特制的时代大作。  相似文献   

17.
9月来到洛阳,洛阳不是开花的季节。参加2006年“新安杯”全国老年邀请赛,却看到了一朵怒放的牡丹——新安。新安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使它在河南省由一个贫困县在五年内跃居河南十强县中的第六位,新安变样了!变化的不仅仅是城市和乡村的现代化程度,新安人的精神面貌也在变。新安的灯光门球场是在大赛开幕前一个星  相似文献   

18.
正"契丹家住云沙中,耆车如水马若龙。春来草色一万里,芍药牡丹相映红。"这是南宋文学家姜夔在《契丹风土歌》对辽地种植牡丹与芍药两种花卉盛况的描述。由此可知,牡丹和芍药不仅是中原人们的最爱,也颇受北方契丹游牧民族的喜爱。实际上,如果您仔细观察辽代的陶瓷就会发现,牡丹花和芍药花作为装饰题材经常出现在辽瓷上,尤其是牡丹纹,堪称是当时最为流行的装饰图案。辽代(916~1125年),是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契丹建立的政权,历经200余年,与五代和北  相似文献   

19.
都道洛阳牡丹好,谁知菏泽花更红。2001年4月15~17日,正值菏泽牡丹花开之际,全国轮赛区第五届“夕阳红”东明石化杯钓鱼比赛,在菏泽市东明县陆圈镇天河垂钓乐园举行。 菏泽,古称曹州,素有“牡丹之乡”“武术之乡”“书画之乡”“戏曲之乡”之美誉。本次钓鱼比赛为菏泽牡丹节十大活动之一,意在“以花为媒,以  相似文献   

20.
家中收藏一民国贴花帽筒,高28厘米,口径12.5厘米,注浆而成,贴花图案。帽筒通体绿色地,中间主题纹饰为两枝牡丹。每枝牡丹均画有两朵绽放的橘红和淡紫色的牡丹花,花周拥簇着草绿色和深绿色的枝叶,褐色叶脉由手工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