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龚永兴 《江苏教育》2004,(12B):17-17
我在教最后一课《春联》时,让千家万:户的春联飘进教室,引导学生学春联、赏春联、作春联、写春联,使学生领略母语的魅力,感受传统文化的精妙。学生的情感就像满目的春联,红红火火、春意盎然。  相似文献   

2.
1、2月份正值寒假和春节,除了开展一些传统性的系列活动外,还可以利用这一时机,遵照全国少工委的号召,组织队员开展“新世纪我能行”的体验教育。一、春节系列活动(一)集春联。把写春联、送春联的活动进一步扩展,增加收集春联的内容,发展为春联系列活动。春节期间,队员们到机关、学校、工厂、部队、商场、车站、影剧院、展览馆等不同单位,每人收集10幅春联,然后举办一个春联研讨会,对春联的内容、形式,各行各业选择、张贴春联的特点和春联所反映出的民心、民情进行研究。活动过程中,肯定会遇到生字、生词和不懂的典故,队…  相似文献   

3.
对春联     
春联,我们并不陌生,春节的时候,千家万户都贴春联,春联的内容多是歌颂祖国繁荣昌盛,祝福健康长寿以及生意兴隆,家庭幸福美满等。下面向广大师生诚征的是数学春联,用你所学的数学知识创作一副春联。  相似文献   

4.
奇特的春联     
周洪林 《辅导员》2010,(3):10-10
春联历史悠久,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以表示对新的一年最美好的祝愿。综观千百年来,人们写春联,总是些吉祥如意之言,祈祷祝颂之语,但也有内容奇特的春联。  相似文献   

5.
奇特的春联     
“两姊妹,一般长;同打扮,各梳妆;满面红光,年年报吉祥。” 这是一则民间谜语的谜面,谜底是“春联”。此谜既写出了春联的对称特点,也写出了春联的祝颂内容,堪称佳谜。  相似文献   

6.
生活处处是学问。央视2005年春节晚会的一大亮点可以说是“新春使者送春联”,这些春联或幽默、或庄严、或直白、或含蓄,溶热情喜庆吉祥和谐于一体,雅俗共赏,突出了地域文化特色,其中不仅富有美好前景和时代气息,更包含许多文科综合知识。这些春联既是春节晚会中特殊的主持串联词,又为春节晚会增加了一个有趣的话题,平添了一份喜气。借此,我组织学生开展了“读春联、学知识、巧出题”活动,  相似文献   

7.
春联小史     
战国时,中原老百姓把用桃木刻的木偶,挂在门旁,称为“桃梗”,据说可以驱邪恶,保平安。后来渐渐变成挂“桃符”,即用桃木板刻上“神荼”、“郁垒”的字样,相传这是两个能降伏恶鬼的神。 五代十国时期,后蜀皇帝孟昶写下“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句,被公认是最早的一副春联。 到了明代,朱元璋在南京建都后,在除夕传下圣旨“公卿士庶家,须加春联一副”,要各家各户贴上春联,自此,春联之风便在民间流行起来。 春联小史  相似文献   

8.
我在教最后一课《春联》时,让千家万户的春联飘进教室,引导学生学春联、赏春联、作春联、写春联,使学生领略母语的魅力,感受传统文化的精妙。学生的情感就像满目的春联,红红火火、春意盎然。 学春联。课文里例举了五副春联,并着重阐述了春联的内涵美和音韵美。由于课文对  相似文献   

9.
开封市县街小学大队部从中国重要民俗之一——春联入手,通过开展“小小春联情谊深,和谐行动暖人心”活动,鼓励队员们争当“和谐小天使”,在编春联、诵春联、写春联、送春联过程中,感受和谐,创造和谐。编春联  相似文献   

10.
活动目标:1.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春联的热爱之情。2.培养学生搜集、赏析、创作春联的能力。活动准备:教师:做好多媒体课件;写好五副春联并粘贴在展板上。学生:了解、搜集春联。活动时间:1课时活动过程:一、了解春联1.简介春联。教师谈话导入,揭示活动主题。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春联的资料。教师简介春联:春联是对联的一种。最早的一副春联是后蜀皇帝孟昶在除夕之夜创作的,它便是(课件出示)“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学生读课件上的春联。2.认识春联。教师活动:随着春联的兴盛,春联变得越来越完美了,打出课件“一夜连双岁五更分…  相似文献   

11.
本文旨在评价郭沫若早年借助春联的艺术形式,表现自己的反帝反封建的思想和抒发富国强兵的情怀,以及他在春联这种艺术上所表现出的高深造诣。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文中的五副春联。2.理解生词及文中五副春联的意思。3.初步了解春联的特点,懂得生活处处有学问;诵读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五副春联表现的思想内容,感受对联的对仗和音律美。(第二课时)课间休息:欣赏MTV贺年歌,学生、老师可跟着一起学唱。一、导入新课师:课前,我们听了一首非常欢快的歌,说说这首歌表达了什么样的主题?(过年时欢乐、团圆、幸福的场面)师:快过年了,点个炮仗,增添点气氛。(放动画)你们知道我们过年时一般都做什么?(让学生充…  相似文献   

13.
同学们,我们都见过用中文写的传统春联,但你见过用英文写的洋春联吗?下面就是一副"洋春联"的图片,不仅全用英文书写,而且对仗工整。这副春联上下联各有9个英文单词、4个词组,按中国春联的格式竖排。门右侧的  相似文献   

14.
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时下,大多数人都会去街上或商店买来现成的春联,但我的邻居张大爷一直坚持自己写春联。他说自己写的春联更符合自己的"口味",也更有独特的"年味"。张大爷在春节前的几天总是很忙,几乎小半个山村的春联都是他写的,而且他自家张贴的春联也很值得品味。从我识字起,大年初一拜年的时候,就常听到乡亲们在议论:谁家的春联词语好,有滋味儿;谁家的春联字写得好,有气势。张大爷家的春联一定是值得逐字品读的。  相似文献   

15.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要做到让学生有“大量的语文实践”机会,就必须进行课堂教学活动。本课的教学活动是这样设计的:聊春联、识春联、贴春联、读春联、品春联、诵春联、写春联。这所有的教学环节,学生都是活动的主体。学生活动是本次课堂教学的主流。  相似文献   

16.
春节前夕,我在商场门前听见有人吆喝:卖春联啦!快来买呀!于是我也钻进了人群里看春联。春联上的字写得真漂亮,有的春联  相似文献   

17.
趣话春联     
过新年贴春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习俗。春联喜庆的色彩,衬托出节日的气氛;春联吉祥的祝福,给人们带来愉悦。春联是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8.
春联也自嘲     
光泽 《小读者》2013,(2):36-37
“两姐妹,一般长;同打扮,各梳妆;满脸红光,年年报吉祥。”这是一则谜语的谜面,它的谜底是“春联”。春联源远流长,经久不衰。兆吉祥是春联的主要内容,但也有一反常态说丧气话、吐苦水的奇特春联。 传说清代乾隆年间,安徽桐城有位乡村理发匠,能诗善对。有一年春节,他写了一幅春联贴在自家门上:  相似文献   

19.
春联、门神是春节文化符号中源远流长、寓意丰富的民俗事项。过年贴春联、门神在我国已经是一项历史悠久且必不可少的仪式。春联也叫对联,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汉语独特的艺术形式。春联源于桃符,桃符上的门神是用来驱鬼辟邪的,门神和春联配套使用。随着时代的发展,春联、门神主要用于营造喜庆祈年的氛围。春联、门神不仅记录着中华民族生活的状况,而且还蕴含着民族精神发展历程,同时在有意无意间成为当代人们亲近传统文化的纽带。春联、门神作为春节仪式中民俗事项的典型表征,相辅相成、寓意丰富,构成一道亮丽的中国民俗文化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20.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何不再是那日复一日的单篇课文教学呢?下面我仅以《春联》为例,谈谈当自己轻轻推开《春联》的窗后,呈现在师生面前的更广阔迷人的"春联"风景。《春联》一课用精练的语言,生动地说明了春联的作用、种类、特点及读春联的好处。教学时,我充分发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