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张高生:WMA作为中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发端于中国本土的武术职业联赛,是中国第一档真正具有产业链的武术职业联赛,填补中国体育赛事市场化运作的空白,实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与国际赛制的结合。在这一赛事中,如何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精髓,是我们关心的一个议题,请问王教授,WMA与其它格斗类项目的不同在那里?  相似文献   

2.
2011年3月,中国武术职业联赛在青岛重燃战火,又一次让广大武术爱好者以及关注中国武术的仁人志士对中国武术职业联赛的倍感期待。中国武术职业联赛是否能在武术赛事产业发展道路上为体育赛事产业起到表率作用,是否能真正为我国文化产业、体育产业、武术赛事产业竖起一个标杆,这些都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而探讨中国武术赛事产业发展的文化意义,对武术赛事产业的未来发展也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3.
NBA商业化运作对我国竞技武术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篮球职业联赛是当代体育领域中体育比赛与商业化运作成功结合的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对美国篮球职业联赛引入商业化的历程及运作的方式、方法的发展历程、商业化运作情况进行分析并借鉴其商业化运作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目前竞技武术的情况,探讨如何更好的开发与运作我国竞技武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肖为 《武当》2000,(5):38-38
中国武术散打王争霸赛已于3月底揭开战幕。作为中国武术职业联赛的第一阶段,该赛事将以特殊的意义写进中国当代武术的发展史册,因为它标志着武术项目已经正式步入市场化运作。  相似文献   

5.
山西雁北地区的北岳恒山武术文化是中华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北岳恒山武术文化对山西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研究认为:加强恒山武术文化资源的开发,应该将武术的普及作为起点,将国际武术节作为特色,深入挖掘武术文化的底蕴,从而寻找适合恒山武术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刘军 《中华武术》2004,(6):25-25
中华武术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它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融汇和汲取了诸多地理环境及社会环境的营养,使中华武术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基础。正是由于地域和气候等地理环境的影响,中华武术才产生明显的东方体育特色和丰富多彩的武术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归纳法等研究方法,探讨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浪潮下,我国体育产业化发展给中华武术带来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提出以体育市场化为契机,加快中华武术自身的不断完善和市场化、国际化步伐,用武术文化自身来滋养武术、发展武术。  相似文献   

8.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光彩夺目的瑰宝。为了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促进武术事业的发展,积极推动中华武术走向世界,香港中华武术体育协会、北京华夏振兴武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香港  相似文献   

9.
高校校园武术文化传播与发展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运动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将从高校校园武术文化传播的含义、价值等多方面进行探索,剖析当前高校校园武术文化传播的现状,探索我国高校校园武术文化传播的发展趋势,旨在弘扬中华武术,推动我国高校校园武术文化的传播进程。  相似文献   

10.
中华武术的百年进程及其未来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考察了百年来中华武术的盛衰历程,剖析了中华武术在西方体育冲击下的发展形态。研究表明:中华武术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将会面临全球化、科学化以及与西方文化冲突等难题。在全球化背景下,应更加重视弘扬中华武术,树立民族自信心,沿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提升中华武术的文化品质。  相似文献   

11.
中华武术是从我国古代军事技艺中衍生并发展起来的一支传统体育奇葩.作为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影响到世界的体育文化,并被世界人民所喜爱.所以,把中华武术仅仅理解为攻防搏击技术的集合,则会导致不少人认为中华武术仅仅是冷兵器技艺遗存或械斗技能的规范,而走上了形似而神失的异路.真正的中华武术不仅仅是腾、拿、躲、闪的攻防技术,还有依据中国传统哲学、医学原理,对拳法进行形而上的诠释和它依据哲学理念演绎创编出新的拳术.更重要的是中华武术是对格斗实践的升华,而武学文化是对中华武术的升华与浓缩.这是一个不同于现代体育运动理论基础的理论体系,只有掌握了解这一理论体系,才能真正认识、学习中华武术;才能真正理解、弘扬中华武术;才能真正推陈出新、发展中华武术.  相似文献   

12.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结合哲学、人文学理论分析了中西方民族文化的差异,指出武术国际化发展的不同因素。文章提出中华武术发展过程应该基于武术的本质规律,解决武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问题。并且要不断开发武术的健身功效,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才能使其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我国武术运动包含两个部分,传统的竞技武术和新兴的大众健身武术。我国武术运动的发展,要坚持推广与传承的结合,开发与保护的结合,一体两翼的结合,以及武技、武德与武术文化的统一。推广与传承的结合使得我国武术的延续成为了可能。开发与保护的结合丰富了我国武术体系。一体两翼的结合为我国武术指明了方向。武技、武德与武术文化的统一是我国武术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中华武术在其发展的漫长过程中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特别是儒、道、释三家对其有深远的影响。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道、释三家影响了中华武术的内在思想、外在表现形式以及传承方式,使得中华武术超越了技击术的范畴,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和载体。  相似文献   

15.
中小学武术教育:传播健康、快乐与文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章从武术的健身、娱乐、文化等方面对武术的价值作用进行了论述,并结合我国中小学武术的教育现状,从中华武术所蕴含的价值来剖析武术对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方面教育的重要性,旨在弘扬中华武术、推动和普及中小学武术教育。  相似文献   

16.
中华武术作为反映中国人民智慧的一种实践过程,清楚地表明了它是中华民族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作为中国的国术,中华武术传承和蕴含着中华民族古老而传统的文化.实际上,武术文化如同其他文化现象一样,从一出现便开始努力向外传播,而其运动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其文化的当代传播.文章运用调查法、比较分析法和文献资料法对当代中华武术文化传播具体方式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分析了武术文化传播推广的意义,指出了影响武术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了武术文化传播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CCTV5中国武术职业联赛(WMA),以下简称WMA,表现出武术技击形态,谈中国传统武术技击形态的演变。从社会发展、武术技击技环境土壤的变化和武术技击承载文化传承的角度梳理其形态发展演变轨迹,通过查阅资料、访谈民间武术师、收集武术技击的影像、图片资料与古人对话、与文化同行,来还原传统武术技击形态的的庐山真面目。  相似文献   

18.
史峰 《体育世界》2011,(6):90-91
弘扬武术文化是中华武术之树常青的重要特征,是一项全社会关注的系统工程。随着我国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建议应把武术在高校体育课堂中进行传承和发展。为了更好的继承与发展武术文化,本文分析了当前传统武术文化在高校的发展现状,同时提出了几条加强其在高校发展的可行性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通过“阴阳合谐”的儒学思维方式,对中华武术的产生和发展的文化根源作一探究,提出了传统儒学的思维方式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中华武术的思维导向。  相似文献   

20.
跆拳道与中华武术同属于武道运动的代表,跆拳道文化与武术文化具有极大的相似性,但在当今社会两者的发展程度却显著不同,是什么原因使跆拳道如此风靡?文章运用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对跆拳道在我国快速发展的成因进行分析归纳,进而为中华武术的改革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