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7 毫秒
1.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识字方法的优劣,识字速度的快慢,识字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人教版语文实验教材倡导“多认少写,认写分开,提早阅读”的识字教学新理念。1~2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占小学阶段识字量的一半还多,并且,这1800个字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在识字、写字方面,实行“认写分开”,提出“认识”、“学会”两种要求,在第一学段明确提出要“多认少写”。“多认”,有利于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地多认字,以便尽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这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都有重要意义。但我们不难发现,低年级学生识字在音、形、义三个方面中,认识字形是难点,解决了这一问题就为提前阅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那么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呢?下面就字形教学方面谈谈我的体会。  相似文献   

3.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新课标在识字、写字方面,实行“认写分开”,提出“认识”、“学会”两种要求,在新课程标准第一学段中明确提出学生要“多认少写”。“多认”,有利于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多地认字,以便尽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这无论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是对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问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为什么明确提出“1~ 2年级要多认少写”?答 :老师们知道 ,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识字的多少、快慢 ,直接关系到读写特别是阅读开始的早晚和阅读能力的强弱。 2 1世纪是信息社会 ,一个人获取信息的快慢多寡 ,与个人、与社会至关重要。获取信息最主要的途径是阅读。用汉字阅读必须识字。为了使小学生及早进入利用汉字阅读 ,所以 ,从修订版教学大纲到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都明确提出低年级识字 ,要认写分开 ,多认少写。《课标》提出 ,1~ 2年级“认识常用汉字 1 6 0 0~ 1 80 0个”。人教版课…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因为阅读和写作都需要认识和会写大量的汉字才能进行。  相似文献   

6.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新课标在识字、写字方面实行“认写分开”,提出“认识”、“学会”两种要求,在第一学段明确提出要“多认少写”。“多认”有利于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多地认字,以便尽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这无论对培养阅读能力,还是对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都有重要意义。但我们不难发现,低年级学生在识字中,音、形、义三方面,字形是难点,解决了这一问题就为提前阅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规定了小学第一阶段(一至二年级)的汉字学习目标:“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通过“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通过识字帮助阅读,使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与现行《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相比,提高了认识汉字的量,降低了“会写”汉字的量。从目标的制定到教材内容的编排都体现了让学生“多认少写”,“早认字、早阅读”这一思想。识字是低年级学生的主要学习内容,教师要通过识字教学,使…  相似文献   

8.
低年级学生识字是今后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新课标在识字方面,实行"认写分开",提出"认识""学会"两种要求,在第一学段(1~2年级)明确提出要"多认少写"。"多认",有利于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多地认字,以便尽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这无论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还是对培养其获取信息的能力都有重要意义。"少写",对教师来说,便于循序渐进地进行写字指导,给学生打下坚实的  相似文献   

9.
识字、写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新课标在识字、写字方面,实行“认写分开”,提出“认识”、“学会”两种要求,在第一学段明确提出要“多认少写”。“多认”,有利于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多地认字,以便尽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这无论对培养阅读能力,还是对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都有重要意义。但我们不难发现,低年级学生在识字中,音、形、义三方面,字形是难点,解决了这一问题就为提前阅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那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呢?下面我就字形教学谈谈我的体会。  相似文献   

10.
樊吴 《西北职教》2009,(9):25-25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新课标在识字、写字方面,实行“认写分开”,提出“认识”、“学会”两种要求,在第一学段明确提出要“多认少写”。“多认”,有利于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多地认字,以便尽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这无论对培养阅读能力,还是对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都有重要意义。但我们不难发现,低年级学生在识字中,音、形、义三方面,字形是难点,解决了这一问题就为提前阅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那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呢?下面我就字形教学谈谈我的体会。  相似文献   

11.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新课标在识字、写字方面,实行“认写分开”,提出“认识”、“学会”两种要求,在第一学段明确提出要“多认少写”。“多认”,有利于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多地认字,以便尽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这无论对培养阅读能力,还是对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都有重要意义。因此在低年级阶段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正确引导,使学生乐于识字,学会识字,自主识字。那么该如何指导学生正确识记字词呢?我归纳了如下方法。1、移生为师法传统教学往往采取教师教,学生学的方式,识字教学也同样如此:教…  相似文献   

12.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低年段语文教学的重点。《新课程标准》也对识字明确提出了“会认”和“会写”的两种要求,要求“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加强写字,降低难度”,其中低年级要求认识1600-1800个,会写800-1000个。但事实上,一年级识字量  相似文献   

13.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新课标在识字、写字方面,实行“认写分开”,提出“认识”“学会”两种要求,在第一学段明确提出要“多认少写”。“多认”有利于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多地认字,以便尽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这无论对培养阅读能力还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识字写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语文实验教材的识字教学体现“认写分开,多识少写”的原则,全学年要求认950个常用字,会写其中的350个。如何让孩子们轻松、愉快地熟记这么多汉字?一、在五色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在识字、写字方面实行"认写分开",提出"认识"、"学会"两种要求,在第一学段(1~2年级)明确提出要"多认少写",也就是说要以"认识"为主,让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多地认字,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下面笔者就教材中涉及的识字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6.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新课标对于小学生识字、写字两方面,提出“认识”、“学会”两个要求,在第一学段明确提出要“多认少写”。“多认”,是指要让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多地认字,以便尽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这无论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是对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都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使学生乐于识字,学会识字。  相似文献   

17.
一年级识字、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新课标在识字、写字方面,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提出"会认、会写"两种要求,这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都有重要意义。但是,低年级学生在掌握字形方面是难点,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呢?  相似文献   

18.
张金珠 《广西教育》2007,(5A):31-31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低年段语文教学的重点。《新课程标准》也对识字明确提出了“会认”和“会写”的两种要求,要求“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加强写字,降低难度”,其中低年级要求认识1600—1800个,会写800-1000个。但事实上,一年级识字量很大,“回生率”很高。每课十几个识字量,教师和学生压力不小。  相似文献   

19.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的多少、快慢,直接关系到读写,特别是阅读开始的早晚和阅读能力的增强。《课程标准》提出:1~2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应当说这样的认字量是比较大的,要攻破识字关,积极探索构建科学的识字教学体系,使学生在低年级就能多识字、快识字、识好字,以至达到听、说、读、写为一体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20.
教授与木匠     
语文课除了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和阅读能力外,还要培养其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就写作来说,第二学段(1~2年级)称之为“写话”,第二、三学段(3-6年级)改为“习作”。笔者认为,无论“写话”,还是“习作”,均应以“说”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