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希 《新闻三昧》2006,(8):18-19
干过几年记者又当了几年编辑之后,我有一个很深的体会是记者的“信誉”相当程度上关系稿子的采用率。记者的“信誉”,就是自己的“品牌”。“品牌”虽然不是版面编辑取合稿子的决定因素,但起的作用也是举足轻重的。人民日报社一位著名编辑讲过这样耐人寻味的话:版面编辑选稿的原则是“看稿不看人”,但如果记者提供的稿件常常是半成品,还屡有差错,说好交稿时间常常失约等,不  相似文献   

2.
功夫在编外     
初涉新闻圈,做的是记者。采访中常有好心人对我说,女同志做编辑比较合适。说的也是,做了几年记者,不时有被编辑“枪毙”掉的“大作”。次数多了,就有了这样的想法:我若做了编辑,不就也有了“生杀大权”。 几年过去,我真的成了编辑,但很快就发现,编辑并不轻松。尤其是我作为《公共关系报》一版的责任编辑,不要说对记者的大作“生杀予夺”,就连编辑最起码的“修修改改”都缺乏“对象”——稿子。 部门人手不够,无法配专职记者去全国各地采访。这类专业性较强的报纸,指望自发来稿几乎不可能。于是,身为编辑,我得用2/3的时间去组稿,去做通联工作。值得庆幸的是,这编外的功夫没有白  相似文献   

3.
出版界有云,“无错不成书”,作为编辑,固然不能以此原谅自己,但从另一方面说,这句话却也客观地表明了书籍的差错的确总是很难避免的。即使如此,编辑还是应当力争尽量减少书中的差错的。那么,如果当一本书的编辑即使已尽了最大的努力,然而该书却仍然出了差错,那又怎么办呢?唯一的办法是:虚心征求意见,诚心听取批评,尽力纠正差错。不管是  相似文献   

4.
时下发生“意识错位”的编辑已不在少数,尤其是近年来的职称评定与好新闻评选,更令这一岗位上的从业者若有所悟,已出现“改弦易辙”的趋向。何为编辑的“意识错位”?产生的原因何在?且听两位青年编辑的一番探讨对话: 甲:不知你感觉到了没有,不安心编辑工作,希望像记者一样“跑单帮”的编辑,似有增多的趋势。而这样的编辑,往往又是报纸版面的骨干力量。这种编辑“意识错位”的现象不能不令人担忧。乙:谈“意识错位”问题,我看还是具体一点好。比如我,作为一名地方小报的编辑,确实为面前的二难选择而苦恼:选编稿件和编版应当是我的主业,可是这样的主业都难以在工作鉴定、职称评  相似文献   

5.
新闻摄影报道中的“失实”问题目前正成为国内同行们议论的热点。听听国外优秀摄影记者和编辑对这种现象的说法,多少能给人一些启迪。在不久前“北京国际新闻摄影周”举行的讲座和中外同行对话中,有我国记者提问: 国外图片编辑与新闻记者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是雇佣关系、领导关系还是合作关系?如果编辑发现记者在采访中有人为摆布、干涉摄影对象的现象该如何处理? 来访的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图片编辑约翰·沙威先生回答说: “我们不是那种雇佣关系,而是一种团队式的合  相似文献   

6.
如果说,编辑是“为他人做嫁衣”的话,那么,文摘编辑就是“在嫁衣中选嫁衣”。初做文摘编辑时,思想上并没引起多大重视:文摘无非“摘”文而已,有何难哉?所谓“剪刀加糨糊”是也。何况还有“吃人家嚼过的馍”一说。谁料,接手半年来,逐渐感到,他山之石不是信手拈来,文摘编辑当好不易。应该说,有的文稿编辑可以做见仁见智的修改。而文摘编辑却不得随意引申、附会、拔高、扩展,必  相似文献   

7.
岳平 《新闻与写作》2006,(10):31-31
日常报道应该不出任何差错。政治性差错不应出,知识性、技术性差错也不应出。因为后者常常反映着一张报纸的综合素质,同样关乎公信力。编辑、记者不可能是“万事通”,但只要多学、多问加细心,差错也是可以避免的。下面是两例差错。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净面条?净面条者,即不加任何油盐酱醋等佐料干净纯粹之白面条也。佐料者,附加物、添加剂也。 新闻与面条何干?此说事出有因。 拙作《新闻:拒绝罗嗦》中有一例:当年笔者刚从事编辑工作的时候,就遇见过记者找编辑抗议的场面。那记者不满地说:“我的稿子本来是一碗佐料齐全的打卤面,可经你们一删呢,光剩下面条了!”笔者议论道:然而编辑这么删难道不对么!只要编辑没把“面条”删了光剩下“佐料”,就是好编辑。 拙作刊出后,本报一位同仁见到笔者,对笔者的“净面条说”表示有不同看法。这位同仁认为:有时  相似文献   

9.
坚决纠正 “无错不成报”的现象 现在,“无错不成报”几乎与“无错不成书”齐名,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话题。 报纸文字差错的主要表现:一是用错字,二是生造词,三是措辞不当,四是语法错误,五是标点符号的使用不规范。这些差错,不仅每天的报纸上有,而且几乎每个版上都有;不上小报有,而且中央大报也有;不仅文章中有,而且标题上也有;不仅副刊、广告上有,而且要闻版上也有。难怪人们要说“无错不成报”了! 纠正“无错不成根”的现象刻不容缓。去年光明日报开展消灭差错活动,因时半年,已有成效。我体会关键是抓好四件事: 其一,记者不写错。记者来稿有错,是报纸差错之源。消灭  相似文献   

10.
一得录     
编辑和记者谁大? 高凯 干新闻工作以来,不止一次有圈外人好奇地问我:“你们编辑和记者谁大?” 不想,这一问竟然问到了编辑和记者的痛处。起码我心里不自在。这个无须争执的问题,对发此问的圈外人讲清楚比较容易,但对圈内人往明白说却特别的困难。对圈外人你只管照实说:“编辑和记者分工不同,都是干新闻工作,是工种,非官衔也。记者采,编辑编,论大小没有,论先后倒是存在,即先采后编。“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先有记者之“米”,才有编辑之“炊”。但编辑又是记者的“做嫁”者,  相似文献   

11.
我们建议编辑和记者们也读读这篇《侃侃“捉虱”经》,看看这位校对是如何工作的,对照一下自己又是怎样编稿、写稿的,这很有好处。如果我们的编辑、记者都能像这位校对一样,认真、仔细、负责地对待每一篇稿件,不把“虱子”都交给校对去“捉”,那么,报刊上的差错一定能防止和减少。  相似文献   

12.
我们建议编辑和记者们也读读这篇《侃侃“捉虱”经》,看看这位校对是如何工作的,对照一下自己又是怎样编稿、写稿的,这很有好处。如果我们的编辑、记者都能像这位校对一样,认真、仔细、负责地对待每一篇稿件,不把“虱子”都交给校对去“捉”,那么,报刊上的差错一定能防止和减少。  相似文献   

13.
新闻摄影报道中的“失实”问题目前正成为国内同行们议论的热点。听听国外优秀摄影记者和编辑对这种现象的说法,多少能给人一些启迪。在不久前“北京国际新闻摄影周”举行的讲座和中外同行对话中,有我国记者提问:国外图片编辑与新闻记者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是雇佣关系、领导关系还是合作关系?如果编辑发现  相似文献   

14.
杨宏斌 《新闻前哨》2005,(10):34-35
现在各媒体的采编人员都在努力贯彻落实“三贴近”,改进新闻报道。作为采访记者如何做到“三贴近”?笔者以为,记者要把“三贴近”落到实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克服当前日趋严重的记者的“编辑化”倾向。什么是记者的“编辑化”倾向呢?笔者以为,记者的“编辑化”,就是记者不运用采访的手段、却用编辑的手段来完成记者应该完成的工作。通俗地说就是:记者没干记者应该干的活儿,却干了编辑该干的活儿。  相似文献   

15.
遇到同行,见面第一句话往往是:“你还经常亲自动笔啊……”说者无疑都是好意,听者却觉得是一种嘲弄,就好像被人夸奖还有“亲自吃饭”的功能一样。大凡正常的事情被视为超常,那总是因为社会的价值取向出现了某种反常。有人认为,一张报纸的总编辑,主要职责是掌握方向,指挥报道,只要把编辑、记者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何劳亲自动手去写稿?反过来,总编辑亲自写得再多、再好,下面的编辑、记者形不成总体优势,又有何用?  相似文献   

16.
在通讯员、记者写的稿件中,经常发现人名、地名、时间、数字、职务、引语、行话、术语等差错,丢字、错别字甚多,其原因是在采、写、编、校的过程中有的同志缺乏各种知识和工作不认真、不严谨造成的。有的通讯员、记者、编辑、校对员不以出现丢字、错别字等差错而感到内疚;反而认为是“小事一桩,在所难免”,“谁吃饭不掉饭米粒?”殊不知,如果碰巧了,真为一字之差,出大笑话、误大事。大家还记得历史上“一笔之误伤亡十余万将士”这个沉痛的历史教训吧。那是1930年5月,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三派混战中原,冯、阎预定在河南与山西…  相似文献   

17.
“沃克哈德,你有女朋友吗?”“没有。”“你吸烟、喝酒吗?”“烟酒不沾。”“一不喝酒,二不吸烟,又没有女人,那你图什么?”“为了长寿。”“既不喝酒,又不吸烟,连女朋友都没有,活100岁又有什么意思?”哄笑声中,沃克哈德一本正经地说:“长寿,是为了新闻事业。”在常驻开罗的各国记者中,这段对话几乎无人不  相似文献   

18.
1989年12月初,我到蔡邓村采访。据县科协介绍,这个村的果树研究会在推广技术和为果农服务上,是一流的.县科协准备将这个研究会作为基层科技推广组织的典型上报省里,但在采访中,可能是这个协会的负责人口头表达能力较差,或是别的原因,总之,我很失望。回来后,我便来到县科协,说明了采访情况。科协负责人说:“咋能没特点?连县长都说蔡邓的背馍协会搞得好,你可能是没问到点子上!”我一愣,问:“背馍协会?咋叫个背馍协会呢?”他解释说:“就是为果农服务时,自己背着干粮,不在群众家里吃饭。”他这么一说,我倒来了兴趣,心  相似文献   

19.
6月30日,上海文汇报在一版刊载了著名漫画家华君武的漫画《疑难杂症之十五》。这幅画,人物维妙维肖,主题鲜明深刻,特别是画面上的两句对话:“到底哪位看病?”“我们都是一种病——裙带症。”画龙点睛,把主题表达得入木三分。美中不足的是,两句对话中的引号,左半边的都写反了。在见报前,编辑为什么不帮助改正?是编辑一时疏漏,没有发现?是发现了,认为无损主题,故意“随他去”?还是认为这画出自名家之手,以不改为好?  相似文献   

20.
“编辑部最近需要什么稿子?”“你那儿有啥新鲜事儿?”这种对话,常常发生在编辑与地方记者、通讯员之间。提问者的意思是,对报纸的报道计划不了解,希望得到提示或题目。回答者的意思是,任何新闻、文章总是从实际情况出发的,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你叫我出题目,我得先知道你那里有什么值得写的东西;只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