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有鸿 《物理教师》2010,31(12):53-54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物理图像的理解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高考的难点.用图像法来解决物理问题,有时比其他数学方法更简捷、形象和直观,但是物理图像与坐标轴所围成“面积”的物理意义因坐标轴的含义不同而不同,因而明确图像中的面积所表示的实际物理意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正数学学科与物理学科联系比较密切,物理和数学之间存在许多共通的地方,将数学知识应用在物理解题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物理解题能力.而数学方法多种多样,灵活多变,比如,图像法、函数法、比例法、几何知识、直角三角形以及方程知识等,下面就其中的比例知识以及几何知识进行详细地讲解.1.数学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意义数学方法是进行物理研究的重要工具,数学方法为物理问题提供了数量分析以及计算的具体方法.数学方法对相关的物  相似文献   

3.
何述平 《物理教师》2013,34(1):57-60,62
图像法是物理实验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为了有效利用打点纸带的时空信息,本文细致推证了处理打点纸带测定加速度、初速度的图像法.结论表明,有12种具体方法.结合测量实例给出了运用图像法的基本一致的结果;探讨了各图像法的特点、简捷程度;比较了处理打点纸带的图像法与逐差法.  相似文献   

4.
数学方法在物理学习中起着重要的工具作用,数学方法在物理学习中起着重要的工具作用,在学习物理知识时要利用数学知识构建物理表达式,利用数学方法推导和求解,进行数值计算,在初中物理中常见的数学方法有:数学比例法、函数图像求解法、几何图形法、数学极值法、列方程法等。在教学中使学生将数学知识迁移到物理学中来充分发挥数学方法的工具作用。  相似文献   

5.
数学是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工具,利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也是物理教学中能力目标的具体要求,借助数学方法可使一些复杂的物理问题趋与直观易懂,显示出明显的规律性。本文主要讲述了物理教学中比较常见的两种数学方法即极值法和图像法。  相似文献   

6.
在研究子弹穿木块问题时,发现以地面为参照物,应用物理公式列式,数学方法整理讨论,最后得出结论,这一过程比较繁琐复杂,并且整理和讨论很容易出错。本人想出两种方法——相对运动法和图像法与大家商榷。  相似文献   

7.
<正>物理图像是直观地反映物理量之间关系的一种数学方法。物理图像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图像中包含有丰富的物理信息,能直观地表示物理状态和过程,用图像分析求解某些物理问题可使求解得以简化。正是由于它具有以上的一些优点,所以在物理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高中物理教材中有很多处都涉及图像,下面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来看看物理图像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物理图像含有明确的物理意义,体现具体物理内容,能清晰描述物理过程,有益于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已成为高考能力要求热点之一.下面浅谈图像法在解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物理学与数学有密切关系.在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一般要应用数学推理,而且处理的问题越高深,往往应用的数学知识也越多.所以熟练地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是进入高校深造的同学所必须具备的能力.每年的高考试题都注意考查了这方面的能力,即要求利用公式图像的物理意义,能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理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述,分析和处理物理问题.下面通过具体实例谈谈比较物理量大小的几种数学方法. 一、求差法和求商法 这是两种比较物理量大小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迭供法、阶差法、换元法(差法、商法、待定系数法)和归纳法四种数学方法着手,给出一阶线性递推数列通项公式的七种不同推导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视频序列图像中,视频图像分割的主要目的是要在视频序列中分割出运动实体,背景差法能够在实时性要求很高的情况下从一段视频中将当前帧图像跟背景图像作差,然后提取出运动目标,而对差图像进行二值化是关键,自适应阈值方法通过对差图像的直方图进行分析寻找直方图上的一个点,该点到直方图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线段的距离最大,为求该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快速算法,以该点对应的灰度值作为阈值,这样运动目标就能够被精确地提取出来.  相似文献   

12.
在高中物理实验中"逐差法"主要是用来处理纸带数据的,而本文拟从一节省级公开课中开课教师大胆的"逐差法"创新应用出发,探讨"逐差法"在使用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中的应用错误,以警示课堂创新需谨慎。  相似文献   

13.
利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测物体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是高中阶段的一个重要实验.用打点纸带计算加速度的方法有公式法、逐差法、整体二分法、图象法、直方图法,下面通过一些实例谈谈如何利用这些方法求物体的加速度.  相似文献   

14.
简要论述物理实验中数据处理的几种常用方法,分别对列表法、作图法、图解法、差分法和最小二乘法等对物理实验数据处理方法进行探讨,并对这几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重点论述了逐差法和最小二乘法(线性拟合)的原理,提出了如何根据实验目的正确地选择和使用物理实验数据处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周蓉娟 《物理教师》2009,30(3):20-21,26
图像在物理学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大量的实验数据转换成图像,实验的物理规律就可以明显地展现在眼前;物理规律可以通过公式和图像的两种形式表达,而函数图像在描述物理规律的变化时具有直观、简捷和明显的优点;用图像处理实验数据,也是实验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图像法是研究物理问题时常用的一种方法。在物理教学中应用图像解题时.我们常常利用图像中的面积。因为图像具有很强的直观性.而其中的面积又能形象地表达有关物理意义,所以应用它解题时,往往能避繁就简,出奇制胜。下面浅析几种常用图像中面积的物理意义及其妙用。  相似文献   

17.
物理实验中,准确记录及有效利用测量数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利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为尽量减少偶然误差带来的影响,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及"逐差法".本文结合近年高考试题谈谈"逐差法"的原理及在其他实验中的推广应用.1"逐差法"的原理以图1所示的纸带为例,共有A、B、C、D、E、F、G七个计数点,分别测量出两相邻计数点间的位移值s1,s2,…,s6.  相似文献   

18.
1知识点归纳 三角函数内容主要研究其图像、性质、恒等变形以及它在三角形内的应用等.由于三角函数与其他函数相比有其自身明显的特点(如单调性、有界性、周期性等),再加上三角函数内部有众多的变形公式,因此三角函数在处理某些具有特殊结构的代数问题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三角法就是把代数或几何问题转化为以角为变量的三角形式,从而把代数或几何问题转化为三角问题来处理的一种数学方法.  相似文献   

19.
吴友彬 《物理教师》2000,21(5):47-48
运用图像分析解答物理问题,可使物理过程形象、直观,使复杂问题简单化,使解题过程简捷化.本文就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讨论它的几个典型应用.1运用v-t图像巧推物理规律 [例1]试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在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内位移之差等于恒量,即△s=at2. 分析:本题一般是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位移公式进行推导,但如果从图像出发,就能简捷、快速地得出结论. 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1所示,由图线所围面积的物理意义,可知在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之差,为图1中画斜线部分的矩形的面…  相似文献   

20.
陈斌 《新高考》2006,(5):7-8
图像法是描述物理过程、揭示物理规律、解决物理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在解决物体相互作用的动量和能量问题时往往更直观、更形象、更简洁,有着公式法不可替代的优越性。现举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