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以党内监督条例的出台和重申纪律处分条例等前所未有的制度设计为标志,我国的反腐败斗争在战略上将出现"三个转向",即由被动防御转向主动进攻;由权力反腐转向制度反腐;由事后监督转向事前监督.  相似文献   

2.
《政治课教学》2004,(3):F002-F002
以党内监督奈例的出台和重申纪律处分条例等前所未有的制度设计为标志,我国的反腐败斗争在战略上将出现“三个转向”,即由被动防御转向主动进攻;由权力反腐转向制度反腐;由事后监督转向事前监督。  相似文献   

3.
反腐败在中国历来就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从运动反腐到权力反腐,反腐措施在不断的更新和完善中。当如今腐败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而不再是单纯的个案时,对制度反腐的思考自然就多了起来。制度反腐,是以制度和法律的手段制约和监督权力的行使来反对腐败的一种防治方法。为了保证制度反腐的顺利进行,需要从完善立法、透明执法以及齐备监督机制等三方面来作努力。  相似文献   

4.
制度反腐是最重要的反腐途径,治理腐败必须改革领导班子制度,推行票决制;提速制度建设,完善反腐败的法律机制;充分发挥网络监督的作用,提高腐败的发现率;同时加大惩治腐败的力度,提高反腐倡廉制度的执行力.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更新,论坛、微博、贴吧等载体迅猛发展,网络正逐步成为我国公众监督政府及公职人员行为的重要手段,成为反腐败的重要载体。然而,当前网络反腐存在法律制度不完善、信息真假难辨、网民缺乏自律意识等不足。分析网络反腐现状,将网络反腐纳入制度和法律的轨道,构建科学严谨的反腐体系,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制度反腐何以可能?反腐形势需要、领导重视和反腐经验都无法从理论层面提供满意的答案,这需要从制度本身的合法性出发深入探讨这个问题。哈贝马斯的权力法制化方案重视法律在交往权力和行政权力之间发挥转换器的作用,不仅解释了权力腐败的制度根源,而且强调从权力法制化的层面制衡权力腐败。哈贝马斯的方案在权力监督、制度制定以及权力规范层面给我们提供了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7.
工农检察制度是中央苏区为防治政权腐败所建立的专门反腐监督制度。该制度以工农检察机关为核心,通过控告局与突击队等组织机构充分吸收群众参与,建立了以巡警式监督与火警式监督相结合的反腐组织网络与运行机制。该制度在组织体制与沟通渠道方面存在的缺陷以及官僚体系利益链对信息通道的控制,很难防范地方苏维埃官员集体腐败的发生。中共苏区通过引导和动员群众积极参与打击政权内的官僚主义,打通了反腐运行机制中的信息通道,为工农检察制度运行注入了政治支持,激活了监督机制的运行动力,实现了对腐败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网络反腐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惩治和预防腐败的一种有效的新型反腐模式,也是提高反腐倡廉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结合高校腐败诸现象的产生及其发生根源,需要高校网络反腐在制度的设计理念、方法手段上充分实现科学化,构建法制体系、技术体系、教育体系、制度体系和监督体系等支撑体系,从而在高校的网络反腐中让制度更好地发生作用,建立标本兼治、惩防并举的反腐倡廉的制度体系,促进高校反腐倡廉工作向更深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各项制度特别是部门立卷制度的巩固和完善,高校档案馆工作已经逐渐从立卷归档工作中解放出来,逐步由过去搞好基础性、条件性工作为主,转向服务性、开发性工作为主;由被动的坐等用者上门转变为主动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0.
在目前的反腐系统中,监督机制存在着一些问题。要遏制腐败,必须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制度,加强和完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1.
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斗争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为此 ,我们要警惕“关系网”与“腐败网” ,注意防止“官场经济”传播腐败 ,依靠体制创新抑制腐败现象 ,坚决惩治组织人事工作中的腐败问题。  相似文献   

12.
腐败滋生蔓延是社会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各种因素综合作用所致.在我国,腐败者所付出的成本低是腐败滋生的原因之一.在现有体制下,与其所实施的腐败行为相比,腐败者在经济上、政治上、承担刑事责任以及所承担的精神压力等方面投入的成本较小.本文通过对腐败成本的分析,针对我国腐败行为的“低风险、低成本、高收益”的现状,提出以刑事法律提高腐败成本的方式,从而加大对腐败的惩治力度,构筑反腐防线.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最近强调指出,必须通过体制创新铲除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和条件,这一重要论述为我国当前的反腐败斗争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我国政治体制在干部任用,权力监督,法制约束三方面存在的结构性缺陷,是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深层次原因,在坚持主权在民,共产党领导,监督制衡,法治原则的前提下,以权力体制民主化为目标,以权力运行为核心,进行政治体制创新,才能使腐败现象得到全面遏制和根本治理。  相似文献   

14.
反腐倡廉是我党面临的首要政治任务。腐败来自于公共权力的失控和滥用。改革开放以来,腐败之风愈演愈烈。反腐倡廉,“一靠教育,二靠制度”。要借鉴古今中外反腐倡廉的经验,坚持不懈、百折不挠地完成这一艰巨的社会工程,创造一个清正廉明、法制健全、高度民主、文明的现代化社会。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腐败问题几乎成为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惩治腐败过程中,财产申报制度被公认为是预防和打击腐败最有力的措施。我国的领导干部财产申报制度存在着民主意识薄弱、缺乏法律规范等一系列的问题,应该从制定法律文件、完善配套设施等角度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6.
反腐倡廉是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提出现行的反腐倡廉监督体制应建立双保险机制:通过属地管理、明确职责逐步完善现行的内部监督体制,建立防腐败的预警机制;通过新闻监督、群众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加强外部监督,内外有机结合实行双保险机制,加大反腐败的力度、深度和广度,纯洁党风、政风,真正彻底有效地扼制腐败。  相似文献   

17.
公共选择理论中的“经济人”假定的合理性,为当今我国腐败现象蔓延的成因提供了理论分析和支持,我们今天所面临的腐败,决非不治之症,但要治理腐败顽症,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通过完善法律制度建设、建立竞争机制、将经济领域的投资风险意识引入政治市场、接受公众监督等途径来遏制腐败。  相似文献   

18.
坚决反对和预防腐败,是关系全国人民根本利益、受到举国上下密切关注的重大社会现实问题,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大政治任务,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为了更有成效地防治腐败,本文简略探讨了目前我国腐败现象的主要表现、严重危害、根本原因和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如何认识党员干部教育工作在反腐倡廉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腐倡廉是当前我党的重大政治任务,本文重点分析了反腐倡廉中教育的基础地位,并且结合教育的内容和作用,提出了反腐倡廉必须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指导思想,加强对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党的宗旨、法制纪律等方面的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问题,自觉抵制腐朽思想和文化的侵蚀。  相似文献   

20.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和知识创新的基地,应以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深入扎实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遏制腐败应建立健全以人格力量为基础的自律机制,以规范高校领导干部行为为重点的权力约束机制,以党风廉政责任制和追究制为主轴的工作机制,以校务公开为主导的全体师生参与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