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汉语的"被"字句不是通过移位生成,而是通过"纯粹合并"生成。汉语动词被动化的基本结构可以表述为:……被VP……。长、短"被"字句具有不同的生成模式,短"被"字句是汉语"被"字句中的基本式,长式"被"字句中"被"字后面的名词是动词功能"再造"的结果,不能随意省略。  相似文献   

2.
文章运用功能"再造"理论对"被"字句的生成进行了新的探索,认为汉语的"被"字句不是通过移位生成,而是通过"纯粹合并"生成。长、短"被"字句具有不同的生成模式,长式"被"字句中"被"字后面的名词是动词功能"再造"的结果,不能随意省略。"被"字句中的动词和中心语可以功能"再造",它们的性能和特征恢复后,通过多次选择扩充原有生成式。  相似文献   

3.
用乔姆斯基的“最简方案”分析汉语“把”字句.通过与英语中轻动词的比较及对“把”字句产生的历史演变的分析,“把”字具有轻动词的特点.这种处理使汉语中的使成式、处置式(即“把”字句)、被动式及动词复制句等被广泛认为是具有汉语特点的句法现象.通过分析近代汉语中“把”字句的生成和现代汉语的语法特点,推导出在VP嵌套下该句型的分析模式.  相似文献   

4.
何阳 《大学教育》2019,(9):123-126
粤语和西南官话是广西的两大强势方言,其中南宁白话与广东粤语一脉相传,但由于周边语言环境复杂,又与西南官话发生碰撞,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句法体系。以南宁白话的被动句为例,着重展示南宁白话中的两种被动句式结构:“畀”字句和“捱”字句,探讨二者在用法上的异同。“畀”和“捱”均是尚未被完全功能化的动词(助动词),相较之下,“捱”功能性较强,既可以出现在短被动句中,也可以出现在长被动句中,而“畀”仅可以出现在短被动句中。可见,“捱”字句的使用范围更为普遍。研究重点围绕“捱”字句的几种句法结构展开论述,并同桂柳官话的被动句比较,全面展示南宁白话被动句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回顾以往对汉语的“被”字句派生问题的研究,发现相关文献中对“被”字句的假设存在不少问题,文章提出将“被”分析为《最简方案》框架下的次动词的假设,“被”字句通过“被”字的移位而生成,长短被字句以同一模式生成,两者具有类似的句法结构,其派生可通过次动词的基本特征来解释。  相似文献   

6.
《搜神记》里的被动句共83例,分为六种形式:见字句、为字句、于字句、被字句、“为……所”式、受字句,其中“为……所”式最多,有36例。该书被动句有三个特点:用含有同一个动词的不同形式来表达被动意义,有的谓语动词带宾语,谓语动词有的是不及物动词。  相似文献   

7.
元刊杂剧中出现了大量的“把”字句和“将”字句,二者出现语境基本相似,分布比较一致。结构上二者的“VP”部分都比较复杂.元代“把”字句已经开始占据优势地位。在其否定格式中,否定副词可以在介词的前面,也可以在介词后动词前。  相似文献   

8.
《搜神记》里的被动句共83例,分为六神形式:见字句、为字句、于字句、被字句、“为……所”式、受字句,其中。为……所”式最多,有36倒。该书被动句有三个特点:用含有同一个动词的不同形式来表达被动意义,有的谓语动词带宾语 谓语动词有的是不及物动词。  相似文献   

9.
被动句这一种语言现象在日语和汉语中都存在,两者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日语被动句可分为直接被动句、间接被动句和持有者被动句。汉语被动句可分为“被字句”和“无被字句”。日语被动句的谓语动词既可以是他动词也可以是自动词,而汉语被动句的谓语动词只能是他动词。与日语复杂多样的被动标识相比,汉语要简单得多。  相似文献   

10.
英语被动句和汉语“被”字句因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存在着不同的表现形式。英语被动句,通常是通过动词的语态形式变化来完成的;汉语被动句一般主要借助表示被动的助词来表示被动的词义,有时还直接体现在词汇意义上。  相似文献   

11.
杨洪军  曹晓红 《文教资料》2006,(35):106-108
本文对冯梦龙编著的“三言”中的“被”字句从形式类型上作了多角度的考察分析。对“三言”中“被”字句的名词、动词、补语、状语、谓语等的情况进行了分类描述,同时结合“被”字句时代发展特点进行分析,通过这些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三言”中“被”字句基本符合“被”字句历史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通常,被字句的谓语动词由及物动词充当,但也有不及物动词充当谓语的现象,及物动词构成的“被”字句,VP的语义指向都是N1(受事),但感情色彩的指向是丰富的,可以指向N1,N2(施事者)、所有者或相关者.不及物性质的动词或形容词进入“被”字句,它们的语义指向都指向N1,同时感情色彩指向规律性较强,不论VP的感情色彩是积极、消极或中性,进入“被”字句后,其感情色彩同时指向N1和N2.  相似文献   

13.
《史记》《汉书》中的“苦兵”式被动表达法和“病创”式动补结构,理解时都可以在动词和名词之间加上“于”,两书中有一些同类型的例子全面展示这两种结构。这两种结构在汉语史上比较少见,值得细究。  相似文献   

14.
汉语语法学界素来关注被动式,近代汉语"吃"字被动句亦不例外。诸多学者以"吃"字被标的用字、来源、句式结构的考察上作为着力点,对"吃"字被动句进行全方位探讨。文章从"吃"、"喫"、"乞"三字的关系、"吃"字句表被动的来源、"吃"字被动句与"被"字句的比较三个方面对"吃"字被动句再探讨,考察其用字、来源和发展过程中与"被"字句的差异。"遭受"义动词是汉语被动关系词的来源之一,也反映了汉藏语系内部语言被动关系词的发展线索。  相似文献   

15.
二十一世纪的语法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层面,语法研究不再是单纯的模式推演,它应该融入更多更新的角度,本文就汉语中的“把”字句为特例,试图通过对“把”字句的结构回位及把字动词语义界定来凸现“把”字句的言语信息。  相似文献   

16.
现代汉语中的“把字句是一个常见而又复杂的句式,各家的解说仍有分歧。对一些有关“把”字句的定义、“把”字句动词后面的宾语和补语以及“把”字句表达功能的论说进行反思,可以加深我们对这种句式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与现代汉语中的被动句相比,沔阳话中以“等/紧”构成的被动句只有完全式被动句,以及含被动意义的“遭、挨、乞、逗”谓词,没有复合形式,其所带的宾语也各有限制。在句法功能上,“等/紧”字完全式被动句可做定语、主语和宾语,在语用上是地地道道的白话,普通话中较文一些的“被”字句不能译成沔阳话的“等/紧”字句。  相似文献   

18.
以介词“连”为标记的句式,是汉语一种特殊的句式,形成了独特的框式结构“连……都/也/还……”。“连”具有介引功能,引进强调对象,形成了五种结构模式。对这五种结构模式进行详细描写,既分析了句式形成的限制条件,又归纳了构句的规律,探讨了“连”字句的理据性。不同语境下的“连”字句的情景语义是不同的,可以把“连”字句的情景语义归纳为五种类型:强调义、隐含比较义、包括义、极性义、推测义。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既要重视“连”字句的形式,也要重视“连”字句的情景语义,这样才有利于外国留学生习得汉语“连”字句。  相似文献   

19.
基于构式的动态观,可以将"连"看作表强调义构式的标记,动词拷贝型"连"字句"连V|都/也VP"因此而被重新分析为"连|V都/也VP"。该构式的前项动词与后项动词在认知上形成两个不同的"意象",分别与总括扫描与次第扫描相关。该构式由典型"连"字句和一般主谓句借助转喻"截搭"而成,表强调义的"V都/也VP"与其具有承继关系,是更为典型的构式。  相似文献   

20.
《春秋经传集解》被动句式主要有"见"字句和"为……所……"式,此外还有少量的其他结构形式;"被"字句尽管是汉代新起的被动句式,但其运用在晋初并不占优势;"受"字句为数不多,但确实是一种被动句式。《集解》谓语以单音节动词为主,少量的双音节词语大多为同义并列结构,它是彼时汉语词汇正在向双音化发展的反映。《集解》谓语动词以光杆动词为主,少数句子动词带有后补成分,未见直接位于动词前的前加成分。《集解》被动句式基本上表示不幸或不愉快的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