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1 毫秒
1.
不久前,《河南日报》连续推出署名为"何平"的九篇大型政论文章,从机遇、忧患、规律、大局、创新、责任、求实、为民等方面,深入探讨了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一系列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是整个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重要任务,也是新闻战线的重要任务. 近两年来,《河南日报》以"何平"为笔名,先后推出"九论十八谈""新十八谈""新九论""三十二谈"等一系列大型政论文章,不仅在河南省引发了"一场静悄悄的思想解放学习实践活动",其影响还走向全国,迅速成为知名评论品牌,中宣部《新闻阅评》数次发专期予以表扬,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活动中,"何平九论"荣获一等奖.  相似文献   

3.
2011年2月10日,中共河南省委办公厅下发文件,要求全省各级党委认真学习《河南日报》刊发的"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系列政论文章(俗称"何平九论")。党报评论被列为必读文章,一时间,成了机关单位、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2012年7月5日,《河南日报》又一次刊发何平文章《亿万人民的热切期盼》,"新九论"再次成为读者争相传阅的必读佳作,在社会上引起巨大的反响。当今时代,读者素质明显提高,阅读期待也不断提升,其中很多人都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获得信息,而开始关注信息背后的"故事",所以说,必读的也许是都市报,必看的也许是电视和网络,因为必读和必看不是自封的,如果观点不新、写法不活,要想靠行政命令实现必读是不可能的。面对这样一个客观现实,党报评论如何适应读者,换位思考,如何考虑  相似文献   

4.
2012年记者节到来之际,第二十二届(2011年度)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揭晓,河南日报"何平九论"《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爬方式转变》荣获一等奖中国新闻奖是中国新闻作品的最高奖,每年度评选一次。据悉,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共选出  相似文献   

5.
这几年,《河南日报》的何平著述颇丰,不少文章有一定的社会影响。2010年年末,正值中原经济区起步、"十二五"开局之际,何平在短短一个月里连续推出"九论",如此大手笔、高"产能",  相似文献   

6.
在第22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刊登在《河南日报》2011年1月21日头版上的《在转变中赢得大发展——九论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以下简称《转变》)一文,荣获评论最高奖一等奖。这是一篇用必读性塑造出的新闻评论精品。  相似文献   

7.
"责任"这个话题老生常谈,越是这样的文章就越难写,2005年,《人民日报》曾刊发署名"任仲平"的大型评论《论责任》,为第六论写作提供了一个思路。如何结合河南实际特别是领导方式转变谈责任,而不是泛泛而谈就责任说责任,成为第六论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8.
2011年8月以来,全国新闻战线广泛开展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走转改"活动从一开始,就将关注的焦点投到基层和群众,着力于微观叙事,具有鲜明的"草根"色彩,散发着泥土的气息. 最近一年多时间,在"走转改"活动中,《河南日报》围绕"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这一主题,先后推出"九论十八谈",取得了宣传报道的成功,也在"走转改"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进行了创新性探索.  相似文献   

9.
一、引子2012年10月起,河南日报在重要位置,以"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三十二谈"为题刊发了32组报道,包括由报道组组织和编采的32篇县委书记署名文章、32篇"何平"文章、32篇共有170多人发言的社会各界解读。这组被读者简称为"32谈"的报道,在河南省引起了巨大反响。中宣部和河南省委、省政府均给予高度评价。全程参与的32个  相似文献   

10.
“何平九论”产生的背景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是当前中国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如何加快转变?河南省省委书记卢展工在2010年6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这一重大命题是针对河南实际提出,又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陈炜  柯杨 《新闻战线》2013,(2):44-45
2012年10月15日至11月26日,河南日报在一版重要位置以《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三十二谈》为栏题,陆续推出了以"署名文章+何平感言"为表现形式的32组报道。其中,署名文章每篇2000字左右,其内容为全省108个县(市)中遴选出来的、具有典型意义的32个  相似文献   

12.
在第22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刊登在河南日报2011年1月21日头版上的《在转变中赢得大发展——九论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以下简称《转变》)一文,荣获评论最高奖一等奖.这是一篇用必读性塑造出的新闻评论精品.  相似文献   

13.
3年多来,人民日报发表了河南务实发展的一系列报道,创造了多个记录:2010年6月3日刊发的《河南求解四道难题》受到了中央领导表扬,配发的卢展工署名文章《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在中原大地催生了一场"一文九论十八谈"思想  相似文献   

14.
在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夕,广大新闻工作者迎来了第十三个记者节。"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今年记者节,我们格外高兴、特别振奋,伴随着建设中原经济区的伟大实践,全省新闻战线硕果累累、捷报频传,备受关注的河南日报"何平九论"不负众  相似文献   

15.
作为在河南日报采编一线工作了10多年的"老记者",大活动、重头报道也参与了不知多少回。但是,当接到参加此次"何平九论"写作任务时,我们还是都有几分激动和忐忑。激动的是:我们有幸、有机会参与这样  相似文献   

16.
王庆华 《传媒观察》2011,(11):56-57
各级党报面对新媒体挑战,陆续开辟了相应的网媒专版,成为一个独特的媒体联姻现象。《河南日报》"焦点网谈"专版是报网融合模式运作最早也是很成功的范例,2006年便成为中国新闻奖名专栏。近期,"焦点网谈"又借助联动方式,把报网联姻版面做得风生水起。《河南日报》创新载体、主动介入、融合优势的成功探索,为传统媒体的发展开拓了新思路、新视野。  相似文献   

17.
2010年8月24日至9月9日,河南日报《焦点网谈》版连续推出了《"面"对河南》、《"面"向全国》、《"面"对挑战》、《"面"临机遇》大型系列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好评和强烈反响。随后制作的《"面"对河南》大型网络专题,还荣获2010年度河南省新闻奖一等奖。这组报道是怎样产生的?当时为什么要策划这样的选题呢?  相似文献   

18.
《采.写.编》2011,(5):48-48
特等奖作品决定现代化命运的重大抉择——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人民日报任仲平(集体创作)此文是党中央机关报2010年度分量最重的大型政论之一。文章透彻领会中央精神.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决策放在整个现代化的大格局中来考量.旗帜鲜明地指出,继新中国成立实现社会制度转型、改革开放实现经济体制转轨之后.  相似文献   

19.
刘素芳 《新闻爱好者》2011,(24):135-136
"何平九论"之所以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不仅因其主题重大,内容丰富,也因其具有独特气质、气度和气势,因其具有风扬的文采。本文着重从参差错落、生动简约、亦庄亦谐等方面对"九论"的语言美加以赏析。  相似文献   

20.
从去年2月起,人民日报在一版开辟《每周论坛》栏目,发表千字左右,由个人署名的评论。这样,继《今日谈》之后,个人署名的评论在党中央机关报的一版上,有了一个更大的专栏。《每周论坛》的开辟,为一版评论增加了一个新的档次。这个专栏里的评论,介于评论员文章与《今日谈》小言论之间,篇幅更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