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社会化过程的重要时期,而青少年阶段的异性交往,又是实现其社会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链条.随着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异性之间交往的愿望日益强烈,但由于其既缺乏异性交往的心理准备又缺乏相应的经验和技巧,难免产生心理和行为问题.因此,从理论和实证系统研究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心理问题,指导青少年培养异性交往能力和积累异性交往经验,为其步入社会做好准备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异性之间交往的愿望日益强烈,但由于其既缺乏异性交往的心理准备,又缺乏相应的经验和技巧,导致了各种心理、行为困扰,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甚至导致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为此如何指导中学生异性正常交往已成为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心、配合教育的重要问题。根据中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特征,对青少年学生异性交往的认识和行为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使他们适应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变化,调整自己与环境及他人的关系,保持身心的平衡与健康,顺利实现向成年期的过渡。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社会化过程的重要时期,而青少年阶段的异性交往,又是实现其社会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链条。因为人不可无群,在男女参半的社会中,青少年必然面对异性交往,只有学会与异性交往,才会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保证学习、生活的正常进行。一、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心理问题青少年异性交往心理问题即在与异性交往方面存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异性交往心理问题开始受到广泛的关注,如何处理好这一问题。本文就关于青少年异性交往心理问题的研究这个话题进行讨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从树立异性交往的新理念、采取有效地指导方式、提高青少年异性交往的能力、树立好班风和校训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为青少年异性交往心理问题提高了宝贵建议。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对异性的兴趣、与异性交往的需求是随着个体身心的发育和成熟自然产生的,而青春期的异性交往又是一个最容易被忽视、最容易被误解又最容易出"乱子"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从心理学的角度提出相关的辅导与教育对策,对青少年进行正确的性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异性交往观念;帮助青少年了解自身的心理发展;培养青少年异性交往的技巧;协助青少年克服异性交往的障碍等。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结交异性朋友是正常的人际交往需要。但由于青少年心理发育的不成熟,有可能会存在着诸多的异性交往心理问题,常见的有以下现象:个体异性交往的困惑:在集体交往或小组交往的过程中,某些异性之间难免会形成比较频繁、亲密的个体间交往,这些交往可能是正常的,但很容易引起同学、老师和家长的猜疑和议论,从而带来压力和困扰。这种异性间的交往也可能逐渐超越正常友谊的界限,过早地涉入爱河,给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不良影响。单相思:某些青少年对异性言谈举止的误解和迷惑,或由于自己的各种主观感情体验的影响,单方面对某个异性产生爱意,从…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学生异性交往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学生异性交往浅探权克均青少年是人的一生中很重要的一个年龄段。把握住青少年生理、心理的发展变化,了解青少年学生异性交往的特点,有助于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生理、心理科学研究表明,青少年学生异性交往大体可分为疏远异性期、接近异性期、两性初恋期...  相似文献   

8.
[设计理念] 青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除了生理上发生明显的变化,心理上也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个时期的青少年会产生想与异性交往的渴求,但又故意表现出疏远异性的现象.这样一种矛盾心理常常导致青春期的青少年对异性交往产生许多困惑.因此,引导青春期的青少年学会和异性同学健康交往尤为重要.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这一特殊阶段,现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设计本节心理健康活动课,以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异性交往,学会和异性同学健康交往.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异性交往存在的问题及辅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青少年时期是异性交往的敏感期,也是异性交往的频繁期。这个时期的异性交往比童年时代的异性游戏来得复杂,比成年时期的婚恋来得微妙,比任何年龄的同性和异性交往都难以驾驭,加之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因此,在异性交往中必然会发生不少问题。而青少年异性交往有利于增进对异性的了解,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扩大社会交往的范围,在学习上得到异性同学的帮助,促进人格的全面、健康发展。正因如此,必须帮助青少年解决异性交往中存在的问题。一、青少年异性交往存在的问题由于得不到应有的指导,加之社会转型、环境变化,使青少年异性交往…  相似文献   

10.
根据句容城市职业学院三年制学生的调查问卷分析,发现当前我国中职生异性交往心理问题较为严重,存在异性交往尺度开放,传统道德淡化;异性交往动机复杂,功利色彩渐浓;异性交往消遣游戏性明显等特点.希望教育者今后在加强异性交往行为管理方面,能从心理及成因出发,切实提高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1.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主要是指 :智力正常 ,情感丰富 ,有一定的意志和自控能力。但现实生活中 ,由于生理、心理以及家庭、学校、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极少数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成长发育带来的心理问题。小学五、六年级是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加速期。成长不仅带给他们喜悦 ,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烦恼。特别是性生理的发育日渐明显 ,由于性知识的缺乏 ,使个别学生对异性产生了好奇心理。比如对异性生理特征的好奇 ,对异性穿着的好奇等。由于小学生克制能力较差 ,因此在与异性交往中有时会出现不正确的甚至是…  相似文献   

12.
正常的异性交往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正常需要,是中学生走向成熟的必然历程,是中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途径.社会、学校和家庭应积极鼓励和引导中学生进行正常的异性交往,使他们吸取对方的长处,习染异性的个性特征,克服各自的缺点,有助于他们塑造健康、完美、优良的个性品质.作为德育工作者的教师,应承担起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异性交往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心理学认为:青少年的异性交往是正常、健康的心理需要,它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萌发异性交往的愿望,有的教师往往简单地认为这样的学生心理不健康,视之为"早熟""早恋",严厉斥之,迫使学生认识"错误"。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合适的。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成长规律,使学生明白应...  相似文献   

14.
中西方对青少年异性交往的态度及其教育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性成熟以及性意识的觉醒,青少年男女逐渐认识到不同性别在生理、兴趣、爱好和个性品质等方面的不同,他们对异性充满好奇.爱恋和向往之情,并希望通过与异性交往,建立亲密的关系.这种喜欢同异性交往的需要,是国内外青少年共同的心理年龄特征.但由于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经济条件以及风俗习惯的差异,中西方对青少年异性之间的交往常常持有不同的态度,并导致了两种不同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5.
异性交往是人际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重要的心理需要.高中生处于青春期,性意识会逐渐增强.在这一阶段中,如何处理好与异性的关系,如何正确对待与异性的交往,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高职生产生心理障碍的诱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异性交往不当导致的个案占有相当高的比例。只有对高职生异性交往思想观念进行广泛调查,对其异性交往现状进行深入了解和综合分析,才能找到高职生在异性交往方面的误区,以及由此引起心理问题的症结,从而找到有效的应对措施,以防范高职生因异性交往不当而导致心理障碍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每一个人都会经历青春期,这个时期充满了成长的挑战。文章采用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的方法,介绍常见的青少年发展性心理问题——性意识萌芽、两性交往问题和心理叛逆,同时论述问题的成因和家校的应对举措。性意识萌芽指的是青少年对性知识的敏感与好奇,与其相伴的是青少年与异性交往的边界问题;心理叛逆是指青少年自我意识蓬勃、情绪波动大的心理特点。这些发展性问题的形成与他们的生理变化,如大脑发育、体内激素水平变化有关,也与青少年所处的社会环境,如家庭、学校等的变化有关。为了更好地帮助青少年应对这些问题,家长与学校需要通力合作,理解与接纳青少年的处境,分析背后的成因,尊重青少年的需求与情绪变化,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有些青少年不敢与异性交往,羞于谈异性,与异性说话时脸红、出汗、心跳加速、呼吸加快,语言不连贯等,出现异性交往障碍。怎么办呢?怎样才能打破这种异性交往的障碍呢?1.更新观念,主动交往青少年由于性的萌动,产生对异性的渴慕,是正常的生理心理现象,过分压抑对于身心健康发展是不利的,尤其是在当今信息开放的年代,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开放型的人际交往成了社交的主旋律,因此,不应将与异性交往神秘化。  相似文献   

19.
中小学生的异性交往,大部分属于身心发展的正常需求,自然、必要,并有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但异性交往毕竟有别于同性交往,所以老师和家长应正确看待,正确引导。一、异性交往是身心发展的需要如今的孩子,生理发育提前,  相似文献   

20.
人生“三情”:亲情、友情、爱情。三情俱备,才能充分满足一个人生理和心理的需要。青春期的青少年随着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变化,父母兄弟姐妹的亲情已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便开始寻求友情——同性和异性的友情。但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性解放思潮的双重影响,社会和中学生自身对其异性间的交往到底是友情还是恋情,概念模糊,于是中学生异性交往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现象:——“敌视”现象:分明对异性充满了好奇,对对方满怀好感,非常想和对方交流,却迫于舆论的压力,装出你不理我、我不理你的样子,内心满肚子话,脸上却冷若冰霜,公开场合互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