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声音     
《钓鱼》2011,(23)
“池塘里有太鱼,但是我一条都没钓上来” 李慕豪是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东莞新世纪的队员,他笑言:“自己前后钓了几次鱼,成果就只是七八条手指长的小鱼。”  相似文献   

2.
管察 《钓鱼》2005,(15):35-35
竞技钓鱼看不懂,说这话的包括钓了几十年鱼的老人。说实话,我也看不懂。标尖没有动作,提竿中鱼了:标尖升起来了,提竿没鱼,下去了也是空竿。过去用立漂和鹅毛做的浮子虽也有急升快沉钓不着鱼的时候,但只是偶然,不会像浮标那样乱跳舞。  相似文献   

3.
华朝熙 《钓鱼》2004,(10):32-32
鱼的活动受水温、水体的含氧量和水中食物三大因素所影响。其中当以水温和水体含氧量更为重要。淡水鱼是这样,海洋中的成水鱼也是这样,于是才有千里回游的现象。水温对于钓鱼人自然得到特别的关注,但是,不少钓友每天听天气预报,关心的是气温(当然天气预报中一般没有水温预报),错误地以为气温就等于水温,或者说,气温与水温是一致的,其实不然。恐怕没有一个钓鱼人没发现过,有时钓上来的鱼温温的,那说明水的温度大大高于气温,这大多出现在初冬的时候:又有时钓上来的鱼凉凉的,那说明水的温度大大低于气温,这大多出现在盛夏的某些时候。  相似文献   

4.
办公室里一片安静,老板正在那瞪着笔记本电脑发呆,他这个姿势已经保持3个小时了,这也是“干鱼老板”外号的由来。规矩是“干鱼”定的,办公室里不许说话,连窃窃私语也不许,因为他那厚厚镜片下的小眼睛实在飘忽不定,所以大部分员工真的没胆量试水。  相似文献   

5.
秦犁 《钓鱼》2004,(14):15-15
6月24日,下了今年的最后一场梅雨,25日,位于常州市洛阳镇东一处10年没干的珍珠浜正式开放。王云在电话里说:20元钱一天,除了鲢鱼不准钓,大草鱼有20多斤,大鳊鱼3—4斤。王云在当地小有名气,31岁,职业是驾驶员,1999年掌握悬坠钓法后专攻混合鱼,特点是判断正确、熟悉大鱼活动规律,去年曾获常州市钓鱼比赛冠军。  相似文献   

6.
邱启明 《钓鱼》2007,(6X):24-24
钓鱼爱好者在打窝前都面临着怎样选塘口这个问题。塘口选得好坏直接关系到钓着鱼否。往往有些钓鱼者因为塘口未选好,把饵错撒在无鱼或鱼头稀少的塘口,结果浪费了很多时间而一无所获。也有人认为:钓鱼纯属瞎碰,无所谓选什么塘口。这种想法失之偏颇。  相似文献   

7.
阳春敢钓浅     
中原地区四季分明,季节转。换短平快,春天鱼从深水到浅水,从远处到近处,速度惊人,头一天大家还在比钓远呢,第二天说没鱼就没鱼,让人没有心理准备。鱼到哪儿去了?答案可能是:鱼在你的眼跟前儿,鱼在你的脚边沿儿。如不亲历亲见,不敢相信。  相似文献   

8.
新加坡钓鱼     
老海 《垂钓》2001,(9):70-70
“有水则有鱼,有水必钓鱼”,这似乎是海钓爱好者的一句名言。可是,不少老船员在新加坡锚地都没钓过鱼,初次下海那会儿,不少老钓迷也都告诉我,新加坡没鱼可钓。  相似文献   

9.
去年4月17日(星期日)应单位老赵之邀,一块去胶东镇南堤子村一朋友的养鱼塘垂钓。到达后因受天气的影响,换了几处钓位都一无所获,不知不觉到了吃午饭时间。塘主觉着我仍钓不到鱼有点过意不去,便在另一鱼塘里下了网。饭后收网,只上了几条150克左右的翘嘴鲴和一条1千多克满腹鱼子的鲤鱼。因天气不是很好,我们就没有再下钩,临走时老赵只收下翘嘴鲐,那条鲤鱼非给我不可,我只好遵命。可到家把鱼往水盆里一放,见鱼活蹦乱跳的,就有放生的念头。跟老伴一说,想法一致,我立即骑上摩托车来到了三里河公园将其放生了。  相似文献   

10.
元成 《垂钓》2002,2(3):70-70
黑龙江董文成钓友:精养鱼塘面积小,鱼的密度大,但鱼塘里的鱼分布并不均匀,怎样才能选择到鱼的密度大的地方作钓位呢?  相似文献   

11.
在小学体育教材中“大鱼网”游戏的方法是:在场地上画一定范围做池塘,由三名学生做捕“鱼”人,其余人分散在池塘里做“鱼”。游戏开始,捕“鱼”人手拉手结成网捕“鱼”,被捕着的“鱼”,立即结在网上,参加捕“鱼”。直到剩最后三条“鱼”为止。这三条“鱼”就作为下次游戏的捕“鱼”人。 规则:1.“鱼”不能跑出池塘,否则算被捕着;2.“鱼网”不能脱开断开,如脱开须重新结好,否则捕着无效。 这个游戏在实际应用中,我发现它存在着几方面的不足: 1.有一定的危险性:游戏中三个捕“鱼”人手拉手,高速奔跑,由…  相似文献   

12.
有位钓友初学钓鱼,十次出钓九次空,但他每次都能找到没钓上鱼的借口。这天他又没钓到鱼,老婆见他又空手而归故意问:“鱼呢?”这位钓鱼新手一点也不感到窘迫,反而郑重其事地问:“今天农历几号?”“五月初五。”老婆茫然地回答,  相似文献   

13.
郅辽 《钓鱼》2005,(17):46-46
青草鲢鳙鲤,跑得最多的是鲢鳙,不容易脱钩的是鲤鱼,操作费时,最不肯就范的是青鱼,但从遛鱼角度来说全都一样。在竿线有效范围内顺着鱼的势头,由外到里,纵放结合作横8字遛鱼。钓了几十年鱼,都痒在鱼往里游的那刻。  相似文献   

14.
豆饼、花生饼、菜籽饼等硬料打窝虽然好,但是我却很少用。因为这些东西我这个城里人在城市里很不容易搞到。用酒泡的小米、大米等散饵打窝诱鱼,量小,味不够,量大,又怕鱼吃饱。尤其在小杂鱼众多的自然水域中垂钓,这些散料下到水中大鱼还没闻到味小鱼却先抢食精光。突然有一天我想到用整个的玉米棒子来诱鱼或许可行,就暂且拿来一试,结果发现其诱鱼效果还真不错。我的用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用可以煮着吃的那种棒子晒它几天后,或整个或切成数段泡在酒里,加了香、白糖各适量浸泡一星期,用以底钓鲤、鲫、草鱼等。另外一种是选刚灌浆的…  相似文献   

15.
叶楠 《新体育》2003,(3):38-39
有一种花儿只在高处绽放;有一种人越是困苦就越加坚强。雪莲花开,是高原独有的风景;女曲姑娘,是体坛别样的美丽。2003年2月12日,新一届中国女曲在上海重新集结。人们不会怀疑她们将续写往日的辉煌。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女曲先后夺得了冠军杯和亚运会金牌,在世界杯上也取得了第三名的历史性突破。这的确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中国女曲的奇迹是如何产生的?也许100个人能找出100个原因。但金昶伯的想法最为奇特。一天,他突然问领队海线:“你说,我们队为什么这么顺?”海线还没回答,老金又自话自说:“马年大年三十的晚上,我们…  相似文献   

16.
汪洋 《垂钓》2005,5(7):26-26
如今各种钓鱼类杂志介绍了不少关于遛鱼的技巧和知识,如8字遛鱼法等,但由于个人的理解程度不同,在实际垂钓中就出现了不少问题。我就亲眼看见过不少钓友在大鱼上钩时,主观上采用先发制人的策略,先鱼而发力,总想让鱼按照自己的想法行动,结果不是断线就是折竿。究其原因,就是没有考虑到人和鱼共同发力时,其合力是直接作用于整个钓组上的,当作用力超过钓组承受力又没有充分利用钓竿弹性时,最终结果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7.
钓友     
俗话说:“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确实是这样。从初中开始,我和王慧民、卢鹏、郭都就不仅是同班同学,更是“铁钓友”,绝对行动一致。就拿作文考试来说,有一次要求“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根本不用想,谁的题目也离不了“鱼”。毕竟咱钓鱼人一侃鱼就来劲儿。结果,卷子下来以后,郭都考得最好,只扣了两分。老师的批语是这样的:“全文结构完整,叙事清楚。并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对了,你用的是‘挪威’几号钩?我怎么去那个水库好几次都没钓着鱼?” 哈哈!原来语文老师也是咱“江湖”上的人!钓友@马冠男!石家庄  相似文献   

18.
吕渭坡 《钓鱼》2004,(4):16-16
有人说:钓翁之间不在鱼,能消磨时间也是一种乐趣。其实呢你天天出钓,老是无鱼问津,心中也不是滋味。钓它三五次空手而归还能将就,十天半月还是无鱼,钓鱼的热情必然会冷却下来,不要老是羡慕人家钓到大鱼或是众多的鲫鱼。只要你放宽了心,改变钓法,到溪里去钓小鲌鱼,你的钓兴就会峰回路转地持续下来。  相似文献   

19.
杜新财 《钓鱼》2011,(1):50-52
钓友“蓑翁”在《感悟》一书中曾这样精辟地总结过:“没去的地方有鱼。在这儿没钓到,后悔应该去那儿,总觉得没去的地方应该有鱼,其实去了也不一定有鱼。”  相似文献   

20.
钓黄颡鱼是件苦差事:1.它吃食猛,常吞钩入腹,取钩时常被它扎,痛得你龇牙咧嘴的。好不容易取出钩,它又元气大伤,常常就死了。2.用蚯蚓做饵挂钩慢,鱼情好时钓不快,错过那一拨又没鱼了,收获少。我以前就不喜欢钓黄颡鱼,后来有一次看见《中国钓鱼》里一篇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