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乡村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的系统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旅游生态环境是一个自然——文化——经济复合系统,它由乡村旅游的宏观生态环境和微观生态环境两个部分构成,包括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生态环境两个子系统。其中,自然生态环境要素包括:水系、大气、地貌、土壤和生物;人文生态环境要素包括:建筑、聚落、服饰、语言、精神风貌和当地居民对旅游者的态度。乡村旅游生态环境结构交叉,能流关系复杂。旅游发展与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具有互动的辨证关系,自然和人文两个子系统是乡村旅游赖以发展的基础,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促进两个子系统相关因子的进步和优化,但也可能造成对两个子系统及其因子的破坏。  相似文献   

2.
乡村旅游与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自然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引力源,也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乡村旅游发展对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具有双重效应.因此,发展乡村旅游必须正确处理好发展与保护两者的关系,坚持以乡村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为前提,通过全面提升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强政府环境管理调控、促进企业生态自律、增强环境技术供给,实现乡村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的正确响应和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关系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泰山是泰安旅游业的主要依托,保持其生态环境的优美与稳定则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公众的环境意识对于环境保护工作的成效有极大影响。本文提出对泰山的生态环境进行综合保护,以充分发挥泰山旅游资源的优势,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旅游地系统运行中旅游资源环境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资源环境问题成因多样,牵涉面广,保护工作本身也是一个动态过程,仅仅依靠约束开发商和经营商的行为或从加强游客管理入手,很难全面实现旅游资源环境保护的目标。查明旅游资源环境问题的成因,明确资源环境保护的主体,并在旅游地系统运行的框架内,调整系统结构和功能,改善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保障旅游地系统协调、有序地运行,是最终实现资源环境保护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乡村旅游是新农村建设中优化农业结构、发展农副业生产的有效手段,也是乡民构筑乡村田园理想的契机.旅游的自我毁灭理论及旅游发展的实践特点要求乡村旅游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乡村性的保持是保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乡村旅游开发中要真正贯彻体现科学的文化观、经济观,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生态平衡、文化平衡、经济平衡、代际公平、空间公平五个方面的目标;提高乡民的文化素养和审美鉴别能力,构建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打造理想的人居环境和和谐的旅游环境,则是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手段.  相似文献   

6.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经济无论在产业、人才、环境等方面都迫切需要打破当前发展方式。盘州市农村经济发展有特点,存在着经济总量低、产业体系不完善、专业技能人才匮乏、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为此,可以从拓展乡村特色产业、加快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强环境保护、优化乡村旅游产业等路径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7.
宜居是乡村旅游开发的目的,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宜居乡村主要从居住条件、经济环境、社区环境、人文环境、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因素,是自然、经济、人文、环境及社会有机统一的系统工程。因此,乡村旅游开发应围绕宜居要素开展,即实施乡村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的营建、休闲空间的创造、交通方式的构建、安全措施的强化、乡村文化的保护等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8.
环境保护是基本国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中国环境状况已经成为影响国家未来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日益重要.众多环境保护问题中几个关键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水、空气、固体废弃物污染以及生态系统等方面.当前新经济形势下要做好环保工作,除了需要健全环境保护立法,完善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外,也要建立以绿色税收制度为代表的明确有效的管理制度公众参与制度,以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包括环境保护工作在内的各项工作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乡村旅游发展与美好乡村建设具有高度的耦合性和内在统一性,乡村旅游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发展农村生产力.文章通过对黄山市11 个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典型旅游村进行实地调研,从经济贡献、社会文化贡献、生态环境贡献三个方面研究了黄山市乡村旅游对美好乡村建设的贡献效应.研究发现,乡村旅游发展对于促进农民脱贫致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城乡和谐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旅游是促进皖南区域美好乡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模式.  相似文献   

10.
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德支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文拄就是旅游地的道德环境建设,主要包括旅游区生态环境道德建设、旅游业职业道德建设、旅游者社会公德建设等方面。因此,努力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文化发展与伦理道德建设的有机统一,是保障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