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市场报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报告》一文,在丰富、翔实的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历程、市场格局、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的趋势进行了全面考察,就中国电视娱乐节目观众构成及发展阶段、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竞争格局、中国当前主流电视娱乐节目——“选秀型”节目的典型个案分析和比较、以及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趋势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李宵伊 《大观周刊》2012,(26):26-26
随着“文化大繁荣”政策的提出和国家广电总局“限娱令”最终出台,娱乐节目迎来了更为激烈的竞争,改变势在必行。中国电视娱乐节目要想得到可持续性发展,就必须摆脱“庸俗、低俗、媚俗”之风,重视对文化的引领作用和对社会的责任,实现“寓教于乐”的本位回归。  相似文献   

3.
提供娱乐一直是电视的重要功能之一。然而,“台词像作报告,游戏像考试,观众像上课。”这是1998年以前电视娱乐节目的“光辉”形象。历史进入1999年,中国新型的电视娱乐节目纷纷出台,游艺性娱乐节目,即电视游艺节目更  相似文献   

4.
电视作为大众传播的主要媒介,几十年来已占据人们生活娱乐的主导地位,多项调查发现,电视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最喜爱的媒体。而电视娱乐节目以其视听效果好、内容与形式灵活多变、观众选择接触便利、受众参与度高等特性,尤其成为人们喜欢的娱乐形式之一。 当今电视娱乐节目的竞争已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争分夺秒抢夺观众、抢夺收视率是电视娱乐节目竞争的初衷与价值判断的标准。湖南电视台作为国内电视娱乐节目的开先河者,曾经雄踞电视娱乐节目的领头地位数年,以致各地电视台纷纷到湖南电视台取经学习,然后原样克隆。时光流逝,当年克隆出来的许多节目已过早夭折。就连湖南电视台的娱乐节目也经历了优胜劣汰,改头换面的洗礼。如经济电视台的“幸运97”、  相似文献   

5.
电视娱乐节目因其轻松活泼、满足人们娱乐需求的特点,逐渐成为中国电视观众的“宠儿”。然而,随着电视娱乐节目一路凯歌阔步前进,社会对其的批判之声也是不绝于耳。对经典的消解、对崇高的亵渎、对恶搞的推崇,以至于全民“娱乐至死”、人文精神缺失、道德伦理滑坡等现象的发生和出现,让电视娱乐节目陷入了让人“又爱又恨”的尴尬境地。笔者认为,中国的电视娱乐节目应当肩负起必要的文化责任,在收视率与文化性、娱乐性与社会责任之间寻找平衡点,使电视娱乐节目在充分发挥其娱乐功能的同时,也能满足观众高尚的审美需求和知识需求。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发展较晚,自20世纪80年代起至今经历了一个被归纳为“晚会时代”、“游戏时代”、“益智时代”、“选秀时代”的发展历程.这期间,我国的电视娱乐节目发展浮浮沉沉,一些曾经特别欢迎的综艺节目,如《正大综艺》、《综艺大观》也消失了.之后,新媒体的出现,国内外各种优秀的综艺娱乐节目让观众有了更多的选择,这在很大的程度上对我国的综艺娱乐节目造成了不小的冲击.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我国电视综艺行业首先要看清楚自身存在的缺陷,其次要善于发现和借鉴国外同行业节目的优点.本文以浙江卫视综艺节目《中国好声音》为例,看我国综艺节目发展的新走向.  相似文献   

7.
“单调的繁荣,无序的竞争,资源的浪费”已成为近几年对电视娱乐节目的常用描述语言。最新的一档娱乐节目《舞林大会》看似“星光”闪耀,但也并非娱乐节目发展的长久之计。唯有在现实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实现节目形态的原创性、本土化,构建节目核心竞争力,树立“大品牌”意识,才能真正培养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忠实观众。  相似文献   

8.
十几年来,电视娱乐节目不断融入竞争和对抗元素,并构成一种新的娱乐节目类型——对抗性电视娱乐节目,这一现象引起学术界的关注,本文正式面对这一命题详细论述了对抗性电视娱乐节目的两种分类、三种附加节目特性、五大构成要素以及五种本土化现象,详细论证了对抗性电视娱乐节目的规则、冲突、逻辑与对抗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孙倩 《青年记者》2007,(7):43-44
2006年度“中国最具价值主持人”排行榜,李咏以品牌价值5亿元蝉联冠军,然而一段时间以来,包括李咏在内的一些名娱乐节目主持人由于自身的负面新闻的影响,仿佛一下子由电视娱乐节目主持人,转变成了娱乐事件的制造。早前李咏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也曾坦言自己“已经触到了央视的娱乐底线”。美国化传播学波兹曼撰写的《娱乐至死》一书认为,电视决定我们如何认识世界。一个民族的主流价值观应是积极进取、明荣知耻的,否则这个民族必然走向衰败。①电视起着十分重要的精神引领和化导向作用,正因如此,对于电视娱乐节目主持人应该有所限制。娱乐节目主持人的娱乐底线究竟是什么?应该有着什么样的评判标准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提到中国的电视娱乐节目,人们往往会与“庸俗、低俗、媚俗、恶俗”等词联系在一起。确实,电视娱乐节目被批评为没有化、品位低、太俗,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目前,中国已经涌现出一批电视娱乐节目,持续保持着惊人收视率的同时相对做到了通俗而不庸俗,实现了“叫好又叫座”的良好局面。其中,以《超级访问》为最为典型的代表,它以鲜活的事实有力地证明了中国的电视娱乐节目可以做到通俗而不庸俗,庸俗不是必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电视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娱乐节目的出现更是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2001年以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为代表的娱乐节目刮起了一股“娱乐旋风”,并且随着这两年来其他卫视台的一些节目的开播,这股风越来越泛娱乐化.2011年10月,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俗称“限娱令”),对过度娱乐化的电视娱乐节目实施调控,这一意见的出台再次激起了人们对电视娱乐节目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1990年4月,随着《正大综艺》在中央电视台开播, 主持人杨澜、姜昆的“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顿时通过电视传媒成为家喻户晓的流行语,中国电视娱乐节目也开始走向普通百姓生活。进入21世纪,娱乐节目已经经历了数次形态和内容的变迁,《正大综艺》早已风光不在,《梦想剧场》、《非常6+1》逐渐占据娱乐节目鳌头,“全民娱乐”,“全民作秀”已经成为当今电视媒体追逐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李荣  曹侃 《新闻知识》2007,(7):64-65
2006年“陕西广播影视奖”电视文艺类评奖工作于日前结束,本次奖项设置优秀栏目、综艺节目、娱乐节目、电视歌舞、戏曲曲艺、文艺专题、电视艺术片、文学节目、广告节目、电视动画、音乐电  相似文献   

14.
包书琴 《报刊之友》2012,(11):106-107
新一轮的音乐选秀节目让这个夏天更显炙热,也使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再继《超级女声》之后又迎来了一个新的高潮,其中,《中国好声音》一经播出便引起巨大反响。文章以《中国好声音》为例,通过观察新浪微博中粉丝关于@中国好声音的上万条评论,发现随着节目的播出,粉丝们对其的态度从一致好评转变为多层次声音交织。进而从粉丝对该节目的评论中发现了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存在“照搬”外国电视娱乐节目模式、不完全公开与透明、商业化严重等问题。并提出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应重视学习创新、观众需求的满足和文化内涵的挖掘。  相似文献   

15.
于宝莹 《今传媒》2016,(4):39-41
在全媒体传播环境下,在媒体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格局下,我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承载的社会功能偶有失调现象出现,影响了受众的审美观与价值观.本文分析了我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社会功能与社会功能"失调"的症状,并对我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未来走向做了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16.
古语有言,“道可道,非常道”,近年来层出不穷的电视娱乐节目令人眼花缭乱,作为旁观者,对于其中深奥之“道”已经到了只能意会、无法言说的地步。之所以在此勉为其难,是因为看到2006年大陆电视(尤其是卫星电视娱乐)娱乐格局正在发生的悄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与2005年相比,200  相似文献   

17.
田瑶 《今传媒》2014,(7):166-167
本文通过对2006年至2013发表在新闻传播学术期刊、学报及高校学位论文对关于电视娱乐节目研究的论文进行整理、分析,发现国内学者对娱乐新闻的研究话题主要集中在:电视娱乐节目的问题、创新、未来发展策略;娱乐节目品牌策略;探讨电视娱乐节目文化价值等方面。同时,经过分析得出问题,针对问题提出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8.
司若 《传媒观察》2006,(1):14-15
回顾刚刚结束的2005年,中国电视媒体的竞争格局从内容到传输和落地发生了系统性的变化。平民代替明星成为娱乐节目主角;卫视落地竞争激烈,电视台之间“劫贫济富”的新格局在逐渐形成;数字电视在受到政策支持的同时,遭遇到来自卫星电视、网络电视以及手机电视的三方夹击;而网络电视则处在难以确定模式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9.
王万尧 《东南传播》2012,(9):188-190
针对电视荧屏上娱乐节目的低俗化与同质化现象,国家广电总局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简称“限娱令”),对各卫视台从2012年起在娱乐节目的播放时间、内容和数量上作了严格的规定。针对“限娱令”的生效,不少老牌娱乐节目纷纷做出调整。本文以山东卫视的《闯关》为代表,分析其在“限娱令”背景下,对节目的播出时间、节目形式与节目内容作了相应的调整,以获得更好地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电视体育娱乐节目抓住现场竞争、全民参与、广泛互动等吸引观众的节目特质,成为娱乐节目制作单位的新宠.本文着重分析了引进类电视体育娱乐节目的产生背景、节目现状及管理经营特点,并对引进类体育电视娱乐节目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