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Wiliam Jamells)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时,其能力可以发挥至80%~90%。也就是说,同样一个学生,在通过充分激励后,其所发挥的能力相当于激励之前的3到4倍。因此激励是一种具有感染力的教育,恰当的激励能够促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最大的发挥。  相似文献   

2.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通过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到情感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当他受到情感激励时,其能力可以发挥到80%~90%.也就是说,同样一个人在通过充分情感激励后,所发挥的作用相当于激励前的3~4倍.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在总  相似文献   

3.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通过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到情感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当他受到情感激励时,其能力可以发挥到80~90%.也就是说,同样一个人在通过充分情感激励后,所发挥的作用相当于激励前的3~4倍.情感作为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正>美国哈佛大学詹姆斯教授对人的激励问题作过专题研究,他得出的结论是:如果没有激励,一个人的能力发挥只不过20%~30%,如果施以激励,一个人的能力则可发挥到80%~90%,其间幅度差距达60%。[1]可见激励在个人能力发挥  相似文献   

5.
谈小学课堂教学中的激励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人说得好:"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行为科学"也认为,一个人在没有受到激励的情况下,他的能力仅能发挥20%~30%,如果受到正确而充分的激励,能力就有可能发挥到80%~90%,乃至更多。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师的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这正如激励教学理论告诉我们的:教  相似文献   

6.
进入高三以后,学生的心理负担加重,需要心灵的抚慰和持续的精神激励。 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个人如果没有受到激励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如果受到正确而充分的激励,其能力将发挥80%~90%。我校长期重视对学生的激励教育和研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让高三毕业班的学生拥有自信和对成功的向往,以良好的心态走向高考,获取成功。我们的激励措施是:  相似文献   

7.
古人说得好: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行为科学也认为,一个人在没有受到激励的情况下,他的能力仅能发挥20%~30%,如果受到正确而充分的激励,能力就有可能发挥到80%~90%,以至更多。所有这些都说明了激励是课堂教学中不可轻视的重要  相似文献   

8.
古人说得好:“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行为科学”也认为,一个人在没有受到激励的情况下,他的能力仅能发挥20%~30%,如果受到正确而充分的激励,能力就有可能发挥到80%~90%,以至更多。所有这些都说明了“激励”是课堂教学中不可轻视的重要手段。一、以“需要”激励学生上海师范大学卢家楣教授说得好:“需要是一个人对客观事物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属个性倾向。它是客观事物引起一个人情绪的重要中介物,同样的客体在不同人身上会引起不同情绪反应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与需要有关。学生在课堂上‘需要’的产生,其机理也是如此。”因此,教…  相似文献   

9.
按照行为主义观点,在没有受到激励的情况下,学生的能力可以主动发挥的程度是20%一30%,而如若施以正确充分的激励,则可发挥到80%一90%甚至更多。一般来说,激励的效用="期望值×效价",激励的力量来自效价与期望值的乘积。推动学生去实现目标的力量,是两个变量的乘积。  相似文献   

10.
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詹姆斯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有人还曾经说过:合格的教师,发现孩子的优点,告诉他什么地方行;不合格的教师,发现孩子的缺点,告诉他什么地方不行.  相似文献   

11.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詹姆斯还发现,一个没有受到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发挥出的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因而在学习过程中,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任何学生都需要不断被激励,从而最大程度地挖掘自身潜能。  相似文献   

12.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所谓赏识教育就是充分肯定学生,通过心理暗示,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其不仅有勇于进取的信心,也能有不断进取的动力。因而,赏识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激励。詹姆斯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因而在学习过程中,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任何学生都需要不断地激励。  相似文献   

13.
心理学研究表明“缺乏激励 ,一个人自身潜力只能发挥20 %~30 % ,正确充分的激励则能使人发挥其自身潜力的80 %~90 %” ,教师在对学生反馈评价的教学过程中如能正确地运用激励手段 ,激发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让他们体会成功的喜悦 ,必定能提高学习效率。在这方面 ,我的认识 :一是运用“成功感”进行反馈评价 ,激励学生参与。课堂答问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和掌握程度的信息反馈 ,学生回答问题后 ,教师应客观地进行评价。评价的重点应放在肯定和鼓励上 ,并对不同的学生输出的反馈信息的评价要因人而异。对优生的评价严格要求…  相似文献   

14.
吴冬梅 《考试周刊》2008,(48):115-116
"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的才能加以赏识。"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这样说过。他还发现:一个没有受到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尽量提供机会、条件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其特长,在同学当  相似文献   

15.
古人说得好:“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行为科学”也认为,一个人在没有受到激励的情况下,他的能力仅能发挥20%~30%,如果受到正确而充分的激励,能力就有可能发挥到80%~90%,乃至更多。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师的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这正如激励教学理论告诉我们的:教育的本质是激励。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得好:“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课堂的生命活力需找准突破口,激发学生智慧,启迪学生心灵,给予学生信心,才能唤起学生的力量,我们的课堂才会充满生命的活力。“行为科学”也认为,一个人在没有受到激励的情况下,他的能力仅能发挥20%~30%,如果受到正确而充分的激励,能力就有可能发挥到80%~90%,以至更多。  相似文献   

17.
情感是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和体验。对学生来说,情感伴随着学习的全过程,它直接影响着学习动机、兴趣和效果。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通过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到情感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当他受到情感激励时,其能力可以发挥到80%—90%,也就是说,同样一个人在通过情感激励后,所发挥的作用相当于激励前的3—4倍。因而在教育过程中,情感是一种动力,是一种催化剂,如果没有情感的参与,创造的门户将无法开启。我国教育家夏丏尊也曾把教育与情感的关系,比喻为池塘与水的关系。他认为,池塘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一样,没有情感,没有爱,…  相似文献   

18.
情感激励是指以人际关系感情联系为手段的激励模式.哈佛大学教授威廉·詹姆士的一项调查结果证实:按时计酬的职工需发挥20%~30%的能力,即可保住职业而不被解雇.如果受到充分的情感激励,则能力可以发挥至80%~90%,其中50%~60%的差距是情感激励的作用所致.临床实习是学校教育的延续,是将书本理论向临床实践过渡的桥梁.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后,由于外界环境及新型人际关系的陌生和护理工作较强责任感造成的心理压力,她们更需要关心帮助、尊重和鼓励,我们在临床带教时运用情感激励法,收到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哈佛大学教授威廉·詹姆士研究发现:一个人要是没有受到激励,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如果受到正确而充分的激励,就能发挥到80%-90%,甚至更高。一位优秀的教师懂得如何去激励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20.
激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通过激励,在某种外部刺激的影响下,使个体获得某种内部的推动力,始终保持一个愉快进取的态度。激励理论就是用科学的方法激发人的内在潜力,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工作绩效取决于他们的能力和激励程度。即:工作绩效=工作能力×激励这个公式说明,工作绩效与激励程度成正比。据研究,一个人是否受到激励,其能力发挥程度大小不同,如果没有受到激励,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如果受到正确而充分的激励,就能使潜能发挥到80—95%,甚至更高。在数学教学中,如果能科学地运用激励手段,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