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文言文是高中语文学习的重点与高考必考的考点,高中文言文教学需要落到实处;而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是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鉴赏能力的前提。本文就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借助"文意理解"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问题进行探讨。一、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提高与思考现阶段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大体情况让人无法乐观。因脱离了课程目标的真实指引,不合理的教学表现为"教学  相似文献   

2.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瑰宝,在传统文言文教学的基础之上,突破传统文言文教学,根据学生特点,通过情景剧式教学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学习文言文.《孟子四则》情景剧式教学法成功的因素离不开以下几个几点:课前准备,打好文言文情景剧式教学基础 ;课堂表演,小组式情景剧表演加深文言文记忆和理解;课后复习,查漏补缺,巩固所学知识.  相似文献   

3.
文言文历史悠久,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然而通过对文言文教学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发现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无效对话。大部分学生对文言文产生逃避、害怕心理,文言文阅读教学更是众多教师教学的难点。本文通过研究对话教学理论,从四个方面针对文言文教学实际情况提出改进策略:正确贯彻理念;创设民主氛围;改善提问方式;开展有效对话。希望在对话中发展学生言语表达能力,激起学生文言文学习的热情,促进文言文的传承与发展,将师生对话落实到实处。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应该引导学生自觉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7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文言文是承载这一任务的重要载体,文言文教学更要肩负起这一重任,教师在教学中要传承传统文化,优化文言文教学。在文言文教学中增加知识积累无可厚非,关键是用什么方法能既积累知识又提高兴趣,从而实现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关于学习的理念给了我很大启发。  相似文献   

5.
从教育的整体情况来看,初中文言文教学仍然是许多老师的教学薄弱点,他们在文言文教学上,花费时间长、耗费精力多、投入感情厚,但是依然收效甚微。初中学生仍然会时不时地将"文言文"和"作文"相提并论,甚至会认为学习文言文比写作文还要难许多。对于初中语文老师而言,这是一种不正常的或者说是错误的心理,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初中文言文教学存在畸形发展或营养不良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古汉语教学首先必须在绪论部分解决古代汉语的概念、性质和对象,以及为什么要学习古代汉语和怎样学习古代汉语这三个问题。朱振家《古代汉语》的绪论部分,讲"古代汉语的性质和对象","为什么要学习文言文"和"怎样学习文言文",其内容和观点都有可以商榷的地方。本文认为:1.古代汉语是古代汉民族的语言,古代汉语的性质主要是语言性,工具性是次要的;古代汉语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文言,但不是文言文;2.朱氏绪论第二、三两个问题讲"为什么要学习文言文"和"怎样学习文言文",将古代汉语等同于文言文,也是不科学的。  相似文献   

7.
正文言文是语文的渊源,是中国文学的瑰宝,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源泉。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笔者觉得文言文学习的经验就是大量的诵读。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谈谈诵读在文言文学习中的作用。一、学会诵读,读准字音,注意停顿,有利于掌握文言文中的生字词文言文中生字词比较多,还有许多生僻字和通假字,学生在学习时容易混淆。这也一直是文言文教学中的重难点。通过反复诵读文章来进行字词教学无疑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把文言词的字音读出来,能够加深印象,这样所取得的效果远远比教师在黑板上标注  相似文献   

8.
褚香 《现代语文》2011,(6):34-35
近几日整理个人材料的时候,偶然发现近两年开设的公开课大多是文言文,如《琵琶行》、《项脊轩志》、《孟子见梁襄王》等等,忽而想起学生们常说的一句话,"学生有三怕,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有些学生甚至戏称文言文为“第二外语”。纵观文言文教学的现状,确实举步维艰,学生的学习倦怠,教师的束手无策,使文言文典范之美离我们越来越远。  相似文献   

9.
文言文是中职语文教育不可或缺的模块。然而,纵观当前的中职语文教育,文言文教学存在明显的"死于章句,废于清议"问题。"死于章句"源于中职语文教师死板僵硬的教学方式,"废于清议"则重在指摒弃文言文本身,任意拓展,肆意解读文言文文本思想的现象,这两种现象的最终结果是导致"文和言"割裂,学生学习文言文愈感索然。对此,本文特地以中职文言文《师说》为例探索循序渐进的"四文"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0.
杨浦 《教师》2014,(10):38-38
正在以往的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曾有一种说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尽管有其偏颇之处,但从一个侧面道出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难处,更道出了教师教授文言文的艰辛。尽管古代文言文和白话文同属汉语语系,但是,古代文言文和现代行文习惯的差别很大。在初中阶段,怎样教授文言文是令许多一线语文教师感到困惑的。于此,笔者根据自己实际教学实践进行了一些探索,并认为:诵读,是解决文言文教学难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文言文是中职语文教育不可或缺的模块.然而,纵观当前的中职语文教育,文言文教学存在明显的"死于章句,废于清议"问题."死于章句"源于中职语文教师死板僵硬的教学方式,"废于清议"则重在指摒弃文言文本身,任意拓展,肆意解读文言文文本思想的现象,这两种现象的最终结果是导致"文和言"割裂,学生学习文言文愈感索然.对此,本文特地以中职文言文《师说》为例探索循序渐进的"四文"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2.
"伯牙绝弦",是交朋结友的千古楷模,它流传至今并给人历久弥新的启迪。教学本文,要让学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文言文大意;积累中华优秀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13.
课堂上,带着"任务"展开教学活动,可增强教学的目标指向性,降低教学过程中的自由散漫和盲目随意。"任务驱动"下的文言文教学,可基于课程标准、学生认知、核心素养设计任务。  相似文献   

14.
文言文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怎样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是广大一线语文教师不断思索的问题。近日,读了吴从伦老师的《用尝试法学文言文》(《中学语文教学》2007.4)一文,深为吴老师敢于"尝试"的精神所感动,但其采用"尝试教学法"进行《促织》一文的教学,笔者却不敢苟同。在此,列叙所疑,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5.
王小妹 《教师》2014,(25):56-56
正"比较阅读"能够帮助学生归纳及整理已学文言文,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最终提高文言文学习效果。本文以初中苏教版中的文言文为例,探讨文言文的比较阅读教学。一、精选比较例文,激发学习兴趣文言文比较是近两年兴起的学习文言文阅读的新方法,通过比较能够使学生认识文言文的本质属性,建立两者之间相互关系。一方面,教师应充分利  相似文献   

16.
文言文长期以来都是教师语文课程教学以及学生学习中的重难点,同时文言文教学也一直是教学工作中比较滞后的模块。结合中考题、个人的教学体验,从"文""言"交相辉映,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巧用联想和想象,助力学生文言文鉴赏;迁移字词释义,乐学文言文三个角度,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以期培养学生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文言文阅读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的"用古"指的是运用文言文促进"非文言文"的教学。朱自清先生说:"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对待文言文,要古为今用,才能继承宝贵遗产,为社会发展服务。语文教学中要让文言文与现代文相得益彰,才能帮助学生了解祖国语言,并促进现代文学习。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文言文常被作为现代文教学的"催化剂"而广泛使用。一、对照原著,感悟经典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学校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上也在不断进行改革。在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内容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文言文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文言文赏析能力和古诗词的理解能力,有助于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但是在文言文教学中,由于教学方式的守旧,再加上考试压力的影响,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并不明显。师生甚至为了应试,只对文言文的字词进行机械解释与记忆,没有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不但教学氛围枯燥,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对文言文的欣赏能力也比较低,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语文素养的提升。本文主要以《三峡》为实际教学案例,对适用教学机智,活跃文言课堂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高中教材中的文言文,多为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本文通过《渔父》教学谈谈如何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20.
郭正全 《考试周刊》2011,(80):48-48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教学要求在不断降低。正因为如此,许多老师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往往就事论事,只注意罗列每课的知识点,很少进行归纳、整理、分类。在现行的初中语文课本(苏教版)中,文言文有29篇(不含诵读欣赏和古诗词部分),比例为16%。按理说学生掌握起来应该不太困难。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现在的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不断降低,加之整个社会对文言文有弱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