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情似纸     
据说人情似纸的"纸"现在不是"秀才情纸半张"的那"纸",而是赵公元帅笔下的那"纸",即通货.由"官本位"向"金本位"转化,值得欢迎.但我更渴望"人本位"、"情本位".社会的物质繁荣据说必须付出精神沦丧的代价.又据说落伍者看来是精神沦丧,而先锋眼中却是可喜的精神瓦解,但先锋们犹未能指出旧精神瓦解后应运诞生的新精神究竟是什么,有的先锋中的先锋则说只需瓦解无需重构:"凤凰涅槃"是可笑的,凤凰只应焚毁,何必重生?  相似文献   

2.
“共情”(empathy)一词原属于心理学范畴的术语,近年来随着传播心理学、新闻心理学理论体系和学科构架的不断发展、成熟,“共情”一词也自然而然地被移植到新闻实践当中,国内一些专家甚至把“共情”的运用能力作为衡量记者及主持人心理素质的重要标准。“共情”一词最早来源于德语。英文中“共情”(empathy)一词实际上是一个不大好译成中文的名词,我国心理学界多把“共情”译为“移情”。按照美国心理学家C.罗杰斯的解释,“共情”一词有“能体验他人精神世界,就好像那是自身的精神世界一样的一种能力”的意思。台…  相似文献   

3.
防不胜防“地沟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商家道德沦丧的行为深恶痛绝时,也不得不看到,目前我国食用油市场的标准低下和监管漏洞,使“地沟油”流回餐桌有了可乘之机。本次地沟油大案的主犯柳立国坦言:“如果说我是道德沦丧的话,那这些监管部门也是一样”  相似文献   

4.
治治高校的“官场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文瑞  胡为 《出版参考》2005,(10):18-19
“官场病”导致学术精神的沦丧。作为学者必备的基本素养,被官场规则消磨得所剩无几;至于学者的道德良知、社会责任,更是被官场染缸改变了颜色。  相似文献   

5.
一、吃透上情和掌握内情的关系 这里的“上情”是指党的方针政策和地方的工作中心,“内情”是记者要去采写的部门、事件和话题。写好经济报道,应吃透“上情”掌握“内情”,两者应有机结合。“上情”是“内情”的精神和指导,“内情”是“上情”的展开和体现。目前的经济报道在处理这两者关系的问题上,主要存在三种问题:一是未吃透“两情”就仓促上阵,草率下笔,使文章内容空泛,不知所云,有时还会帮倒忙。二是对“两情”虽有了解,但不深入“结合”困难,“内情”未充分地体现“上情”,文章缺乏政策的高度和时代性。三是“两情”虽有结合但内情不典型,选材失当,劳而无功,不足以充分说明问题。  相似文献   

6.
宋代大诗人陆游有句名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谈的虽然是写诗,但我觉得它对于新闻采访写作,也许更为适用。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如何摆正“纸上”与“躬行”的关系,这既是一个思想作风问题,又关系到能否写出真实、生动的新闻作品。一些著名的新闻记者之所以在事业上有所成就,都是与他们重视社会实践,具有坚韧不拔的“躬行”精神分不开的。我国新闻界老前辈范长江,当年冒着风险来到大西北采访若没有勇于吃苦的精神,翻山越岭,穿过荒无人迹的原始森林,跨过茫茫的沙海,历尽千辛万苦,就写不出著名的《中国的…  相似文献   

7.
“图情一体化”是图书馆现代化的重大进步,“信息功能唯一论”却是对“图情一体化”的误读和“肢解”。它违背了图书馆的本质精神,与文献价值、读者需求和图书馆功能的多样性相对立,对图书馆乃至国家文献资源保障系统的健康发展具有诸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随尚杰 《大观周刊》2012,(34):377-377
“能震撼人心的,只有两件事情,一个是人类崇高的道德,一个是头顶深邃的星空。”康德看到那庄严而圣洁的星空时充满热爱,感到敬畏。“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温总理看到那壮丽而光辉的星空时心中满怀希望,  相似文献   

9.
乔枫  张敏 《网络传播》2007,(9):60-61
“以前的黑客是雅皮士运动,不以牟利为目的,提倡的是反传统、反商业的文化。但这些文化在中国已经完全沦丧.黑客甚至已经沦落为利益链条的一份子。”8月16日,奇虎公司董事长周鸿伟向记者解释。  相似文献   

10.
摆摊的滋味     
世间有百业,百业有百味。摆摊是个啥滋味,只有耳闻,没有体会,据说美国一作家,要揭开高墙内幕,主动申请去坐监。我没那斗胆,不能妄想。报载国内一记者,为了状写乞丐景况,亲自在乞丐“王国”生活。我受不了那罪,不敢乱为。  相似文献   

11.
世界上很早就有了“纸”,当然根据现代的看法,它们还不是真正的纸。而是原始的“古纸”。这些鲜为人知的“古纸”,主要有中国的“丝絮纸”,墨西哥的“阿玛特纸”和埃及的“莎草纸”。中国的“丝絮纸”:我国早在商周时代,劳动人民在育蚕缫取丝棉的过程中,发现遗留于竹席上的那层残丝漂絮晒干后揭下来,竟是一张可供笔墨书写的“丝  相似文献   

12.
《机关党的工作》是中共陕西省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主办的综合性月刊。栏目设有“党的建设”“政治思想工作”“学习与想考”“党员论坛”“先锋谱”“要论与要情”“三秦瞭望”“精神文明新话”等二十多个。《机关党的工作》力求体裁新颖,形式活泼多  相似文献   

13.
装饰性人生     
同事的老婆,据说漂亮,还特贤惠,是一众老光棍艳羡到流口水的主妇。女人们说起她来,必有一句:“很会收拾家啊。”我对她别的都兴趣不大,就对这个本领仰慕不已。后来有同事去参观过他家,回来被我细细逼问详情。逼供完,脑海里的大致印象是:四处飘着浅粉色的布帘子,过堂风吹过来,一屋子翩然欲飞的情调。还有淡粉色的香气……听起来仿佛是《大明宫词》里的那一套:宽容度极高的背景,既可以情情爱爱,风光旎昵,还可以鬼气森森,阴沉肃杀。  相似文献   

14.
幽默     
《大观周刊》2010,(29):54-54
减肥 早晨,肥妈对瘦爹说:“我要去游泳。据说.这样可以减肥。” 瘦爹淡淡地回答道:“那是骗人的,你瞧瞧鲸鱼。”  相似文献   

15.
在信仰与精神上长久不懈的准备是周灭商的必要前提。利用商国的信仰与精神空白,使其中坚力量思想多元化,进一步瓦解其统治,为植入周国信仰做准备,“散鹿台之财,发巨桥之粟,以振贫弱萌隶”瓦解基层人民的国家信仰。  相似文献   

16.
无悔爬格子     
当我还是个天真无邪的少年时,就希望自己将来能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写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那样的名篇佳作,让读者领悟生命的顽强,人生的真谛。又如罗贯中,伏雄兵百万于笔下,展雄韬大略于纸间,更为小仲马书尽世间心酸事、道尽人间缠绵悱恻情所感叹。少年的梦不是梦,那是我要改变自我生存环境的最初萌动。虽然我是一名普通的战士,但心中那炽热的向往一刻也未曾泯灭。一封封寄出的稿件,同时也播下了一个个新的希望。当见到还散发着油墨香味的作品,喜悦之情也只有自己才能体味。尽管这些“豆腐块”还显得那么稚嫩,但它是我对生活的某种表达,…  相似文献   

17.
北京电视台炮制的《纸做的包子》的假新闻,恐怕是我国新闻史上又一起重大的丑闻了。这一丑闻,引起了国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中央宣传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已向全国发出通报,有关责任人受到了应有的处分。事件已成过去,但留给我们的思考却是久远的。那么,“纸馅包子”事件究竟告诉我们什么呢?那就是,对新闻工作者认真进行一番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8.
"公共领域"在传媒时代存在的可能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公共领域”的概念是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文中率先提出的。哈贝马斯本人对于“公共领域”的发展持悲观态度,原因是他认为在泛传媒时代,“公共领域”的构成要素趋于瓦解。本文从具体的时代背景出发,试图论证在泛传媒时代“公共领域”的构成要素并非如哈贝马斯所说的那样会趋向瓦解。  相似文献   

19.
<正>2021年12月30日下午,沈阳市档案馆(沈阳市文史研究馆)召开馆务会议,学习贯彻市委十四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动员部署会议精神,部署相关工作。会议强调,开展“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一是要做到“四个结合”,即与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市委第十四次党代会、市委十四届二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结合起来,与档案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结合起来,与科学谋划明年工作结合起来,系统思考、统筹布局、找准定位、明确方向,确保专项行动在本馆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20.
网络这东西     
我是个实在人,挺怕什幺“时空隧道”和“虚拟人生”,觉得那是大话.最起码不可思议,然而,随着一张张大网铺天盖地向你套来,你也就老老实实被人网络住了,怕也是他,不怕也是他,你是无法离开“时空隧道”与“虚拟社会”了,网络世界是一个真实的虚拟世界,现在好多号称“新新人类”的人,竟然天天活在“隧道”或“虚拟”的网络社会中,据说还有滋有味,面对这些人和由这些人想成的“新型”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